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小柯论文网通 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篇 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 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 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应重在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 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任课教师应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词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提高 综合素质多年来,思想政治课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里面,一些 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政治课,因为政治课跟专业挂不上钩,学那些东西没用。 其实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开设这些课程,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书中的一些条条框框, 然后去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此,任课教师就不能千篇一律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而应根 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 法和做法。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传统教学偏重于“教”,轻视学生的“学”,极大地制约了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造成学生缺乏灵活性、创造性,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 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获得的 知识和技能。这两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者无 论对学生的现在或是将来都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上学到 的。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一个人只有具 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掌握不断更新的知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自 学能力,是他们在学习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这 笔宝贵的财富呢?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是:先跟学生说明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着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如在学习“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这一内容时,我给他们 10 分钟的时间,要求他们一边快速阅读课文一边思考:要掌 握这个知识点,用哪种方法比较好?同时作好笔记。10 分钟后,我再简单的解释生产力的 含义,并配合图示把生产力的构成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比较:自己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是 否一致?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学的内容不一样用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像“生产力的构成” 这个内容用图示的方法就比用大标号小标号一层层列出来容易记。而如果要我们记住两个 比较相近的概念时,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用表格的方式就比较合适。这种教学 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比较、概括 的思维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二、合理安排讨论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 多方面的能力有些教学内容,理论性并不强,但要学生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它付诸 实践,光靠教师讲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安排讨论课。让他们各抒 己见,联系自己身边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把全班同学 分为四大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组 长做好记录。讨论完后,四个组长分别代表本组的同学上台作总结发言,看哪组的同学总 结得最好,并把它和平时成绩挂钩。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争相发表自己的 观点。当时第三组的组长是这样总结的“生活消费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的消费行为,跟别人 和社会无关,实际上健康、合理、文明的个人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我们宿舍就有这么一个同学,家里每个月给 300 块作 为她的生活费。每个月初拿到这笔钱时,她就跑去超市买回一大堆零食,然后就去网吧玩 通宵,两三天后就把这笔钱花完了。后面的日子怎么过呢?刚开始时四处借,可是久而久 之,同学们了解这个情况后,都不愿借钱给她了,对她唯恐避之而不及。有时候看见她由 于没钱吃饭躺在宿舍里喝白开水,觉得既可怜又无奈。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里时,难道 还认为个人生活消费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像她这样消费,不但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也影响了同学的关系。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树立积极合理的消 费观。 ”她的总结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认为从这位同学的总结中,可以看出通过讨 论她们不但理解了书本上讲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认识到“我为什么 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做?”这样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平时与学生相处中,我还发现有的 同学,当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可要他在陌生人或是人多 的地方讲话,他就结结巴巴,词不达意。通过采用讨论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锻炼了他们 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学会了怎样和别人合作、沟通。这些能力的获得 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将受益非浅。三、坚持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去上学,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 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 的重要手段,也是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十分 明显的。具体要求是一方面教师要把书本上的理论教给学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把 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由 “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 就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价值、价格、供求这三者的关系。于是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怎样?(2)供求关系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它们分别对价格有什么 影响?(3)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有何影响?供求关系是否决定商品价格?然后结合实际例 子进一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为什么我们去商店买商品,有的贵有的便宜,同样的商 品为什么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价格不一样?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价值、价格、供 求的关系: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教学方法, 既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的难题,又启发了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在以后的学习 中,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分解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 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教 师在教学中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医专附属卫生学校)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