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 评 价 体 系山东金乡二中英语组 徐本问 周 钰【摘要】本文论述了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阐明了外语教学中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基本理念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另外,又涉及到其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一、构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相关意义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控制。它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量化和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评价体系一方面有其历史合理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又暴露出它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和改造的必要性。目前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还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把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给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教学评价作为教育发展的杠杆,理所当然地要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导向机制,必须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二、外语教学中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外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诸多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学生学会和掌握多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外语课堂教学的首要因素是学生的参与、合作和积极性,以及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语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评价的主体也应是学生。2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学生学习收获如何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在外语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如何作用于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对教师评价的实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从研究 how to teach on the part of the teacher 转向研究 how to learn on the part of the students .3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为学生服务。目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仍有待改善。成功的课不应只是学生“配合”和“呼应”教师的教学,而应当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的一致都应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4两维评价指标教师与学生。师生互动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因此,评价指标应涉及两个维度: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而应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因素的统一。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这里,关键是使他们具有新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而不是要他们时时处处搞发生明创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它建立在“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认识基础上,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崭新的学生观和学习观,无论是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形成,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主观努力而得以实现。自主与创新二者密不可分。自主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基础,因此,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培养终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有以下几个特征:1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学。以往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往往着重考察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举止教态等等。在课堂上,教师成了演员,学生成了观众,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教学活动是否培养了学习兴趣,是否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等等。2学生是教学活动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如何学和学得怎样,要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3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看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更要看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二因素的统一。4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往的那种重视教育和知识,忽略德、体、美、劳等诸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悖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当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学会学习,终生学习是当代社会及未来社会对每一个现代人的要求,必须在价值观、学习观、思维和生活方式,知识和能力,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达到新的水平。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措施,充分发挥好评价机制的指导作用,我们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实际,我们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我们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构想。1树立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的目的观传统教育实施的基本上是选拔教育,其目的是挑选适合应试教育的尖子,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基本上只看分数,无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教育质量观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这样,就要求这一体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不再将评价作为淘汰的工具,而是作为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2)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学生智力兴趣、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同。 (3)确定各学龄学生的基本培养目标,学生达到这个基本目标就算合格,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鼓励冒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外语活动,如英语角、演讲赛、英语剧等。2转移评价对象的重心,既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传统的外语教学评价,把评价对象定在教师的活动中,却忽略了反映教学质量的更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外语教育教学中,应把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即关注教师又关注学生,并观察教师是否通过教育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否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应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主动性的还是被动性的,随着评价对象重心的转移,使学生由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教师从“考官”角色变为“合作者”角色,学生不断反思和自省,形成有效的适应性的学习策略,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而自由、民主等评价氛围更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3评价内容全面而系统,具有广泛性。在评价内容方面,以前的中小学外语教学评价存在明显的片面性,重视智育的评价,忽视德、体、美等的评价,只重视考试分数,忽视语言技能、能力的评价,对语法、词汇及语言技能之间关系评价不当。这种评价内容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使学生难以培养自己的特长,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评价内容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感、兴趣及策略的评价,应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和综合性的学习信息。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角度出发,评价内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突出学生主体精神和情感品质的评价。我国中小学教学多以学科为中心,强调掌握知识而忽视心理因素,个人需要和兴趣,学生虽然逻辑、记忆等方面较为擅长,但在创意、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较差,自主性、激情、意志等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源自内心的激情、求知欲和坚强的毅力是创新的动力源泉。(2)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在考试内容方面,偏重大量的应试技能训练,考试结果追求标准答案,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因此,在考试内容上,要注意尽量能发挥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和盲目从众,要能够考出学生能否从多角度、新角度来解决问题,体现新的技能、运用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自主创新活动的技术动力。4建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关。评价方法要有灵活性、艺术性,传统的教育评价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用评价者认可的某一种“标准”要求学生,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差异。20 世纪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多元主义认为:各种文化、知识以及持有它们的个体之间只有特征的不同,而不存在价值的高低,这种观点反映在教育教学评价领域,就是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标准,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使评价标准实现价值取向多元化,应在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努力。(1)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二者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评比学生在集体内的相对位置,最终表现为排名次,实质上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其后果是教学活动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使教育教学活动走进题海战术和实际硬背的怪圈,导致内部竞争激烈、两极化、自卑、焦虑产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性评价是以检查学生的表现与即定价值标准之间差距为目的,它以某种目标为基础,来看目标达到度,以某种预定的目标为客观标准,能够将集体内容争名次的矛盾转化为集体内成员与外部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它有两个关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客观标准。不同学生可以异步达到客观标准,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是灵活多样,既可以是测试性的,也可以非测试性的,可以观察、谈话、问卷调查,也可以是读书笔记、自评、互评等等,评价结果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表现。总之,学生尽管在达标时间上有所差异,但最终都能产生成功感,增强信心,培养合作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答案或解决办法“应试教育”崇尚标准答案教师,不鼓励甚至压制学生的不同见解,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学生的多方面的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问题性质和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语言学习的特性体现。教师要经常运用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了两种教育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指学生在完成特定学习活动后所接受的特定行为的目标,即学生最终学会了什么。表现性目标指教育际遇,但并不指明学生从环境、问题、任务中学到了什么,表现性目标期待的不是学生反映的同质性,而是多样性,显然,这更易于引发学生的创新行为,由于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和个性的多样性,教育评价不应是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尤其在外语这样的人文学科中,教师宜经常使用表现性目标。5构建把握教育动态过程的教育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结果而轻过程,只重视可测量的外在行为目标,忽视内在情意目标和态度的培养,即看不到成绩背后不同的动机和努力程度,也无法对教学要求和进程作出及时有效的反馈,而外语知识和能力的习得很多是不可测量性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对学生评价就要注意把握教育的动态过程,要使评价方式反映出教育的动态过程,就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这里特别提出个体内容评价法,这种评价法是以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将学生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它益于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语言学习的成功与愉悦,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2)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即注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注重评价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往往过多地站在学科的科学性上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对学生的错误不能理解,从科学性角度来评价是必要的,但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立自主的特有认知方式,注重学习者对待语言错误的态度,注意把握语言输入、输出与语言习得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