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原因及对策的分析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原因及对策的分析摘要审计期望差可分为合理审计期望差和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是一个动态的自我弥合过程,而对于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则需要审计职业届和公众共同努力。本文从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原因入手,分析了解决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得出重点在完善审计报告在连接审计师和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 作用。关键词 不合理审计期望差 审计报告 有效沟通审计期望差距一直是审计职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审计期望不合理差距的有效解决对于审计职业界是一大福音,对于社会公众也是一大利好消息,审计期望差距是源于报告使用人对审计业务的期望与审计师实际执业之间的差异。1998 年麦克唐纳委员会有关审计期望差构成要素的研究报告认为,审计期望差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在的准则之间的差距;现在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的差距;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可能的准则之间的差距;现在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认识之间的差距。其中,前两个差距被认为是合理的期望差,后两个差距被认为是不合理的期望差。对于合理的期望差距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审计师职业水平的提高,审计技术的完善,审计实务对审计准则反馈作用而不断缩小的。故审计界需要考虑的主要是缩小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距。一一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的原因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的原因1.公众的误解:对审计职能期望过高。随着俩全分离,经营者和所有者权责越来越清晰,股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企业经营业务量剧增,会计处理的环境有趋向复杂的变化,审计的主要目标由差错防弊转向了对外部提供财务心心的鉴证。公众认为只要是审计师发表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绝对保证故当这些企业财务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责任人就是审计师,其一重要原因在于公众对审计职能的高度预期,同时也存在大众专业知识水平与审计师之间的巨大差距。2.审计师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审计存在着过度需求。从供求角度看审计师存在着供需的买方市场,审计行业被大众神秘化。但由于审计师与公众之间就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导2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不合理期望的存在。3.审计职业界存在的问题。审计师在实际的审计实务中很少发现有重大错报漏报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于差错防弊的一种拒绝,这是导致审计不合理差距存在的导火索,因为大众最后的投资决策时在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基础上决定的。二、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弥合的对策二、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弥合的对策审计期望差与审计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它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审计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弥合审计期望差一直是执业界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合理审计期望差的弥合,应扩大审计师对欺诈、舞弊(Humphrey et al.,1992、Sikka et al.,1992)和非法行为(MacDonald Commission,1988)的责任;加强审计师实质性的独立(Moizer,1991、Sikka et al.,1992) ;修订和完善现行执业准则(胡继荣,2001、章立军,2005) ;提高执业质量标准和水平、改进审计执业模式(赵丽芳,2007)等,很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对如何缩小和弥合不合理审计期望差的研究鲜见。本文试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解决。1.审计师在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保持高度职业道德同时加强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审计师在审计实务界对会计报告发表的一些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使得报表使用人对审计业绩存在重大的怀疑从而导致其预期应用的审计业绩有很大差距。所以审计师要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客观、公众的对待需要的审计业务。不合理的审计期望差根源于社会公众与审计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对审计师执业水平的误解。在提高审计执业水平,完善审计准则对公众合理期望的回应条款设计的同时,执业界不应忽视与报告使用人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是弥合不合理审计期望差的良方。在沟通过程中使得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一般的审计程序,其必须遵循的审计准则规范,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使得公众对现有的审计准则和审计业绩有一个客观合理的正确认识。2.最为核心的是要加强审计报告的中间纽带桥梁作用。英国审计研究基金会早在 1989 年就指出,审计报告是缩小报告使用人期望差基本的问题之一,这种观点也得到了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1992)的认可,认为审计师与报告使用人之间的误解和不信任可以通过更加充分信息的审计报告来解决。33沟通是指双方为特定目的而相互通连交换彼此的信息。审计报告是审计师表达专业意见的信息载体,也是审计师与报告使用人进行审计沟通的媒介,具有沟通功能。审计报告的沟通功能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早期的审计报告没有标准的格式和内容,审计意见的表达方式由审计师自己确定,审计报告仅仅是审计师发表意见的方式,不具备沟通的功能。在由非标准审计报告发展到标准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审计报告的沟通功能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和具体。沟通的内容从审计意见扩展到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过程的说明、审计师责任以及管理当局责任的界定。在审计报告中与社会公众进行审计范围、审计过程、审计师与管理当局双方责任的沟通,其目的是为了缩小社会公众与审计师之间的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充分发挥审计师的鉴证职能,更好地满足报告使用者的要求,服务于社会公众。审计是一个专业性、业务性非常强的职业,审计师与审计报告使用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期望差,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有关调查(朱锦余,2003)表明,有 16.4%的审计报告使用人尚未完全理解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责任的明确区分,对审计性质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合理保证”和“重要”等一系列术语的使用,可以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即审计只能降低报表信息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这一风险。通过对审计报告进行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加强对审计功能和审计性质的了解,对审计所提供的保证程度产生合理的期望,从而有助于弥合不合理审计期望差距。在审计报告中适当反映审计责任是审计师充分发挥审计鉴证职能与合理规避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两者之间艰难抉择的结果。当前审计报告不仅是审计师表达专业意见的载体,审计意见不是四种简单的标识(无保留、保留、否定和无法表示意见) ,审计报告还向报告使用人传递了其他的重要信息,还是审计师与报告使用人进行其他信息沟通的载体。审计报告承担了审计师与报告使用人进行沟通的功能以及教育审计报告使用人正确认识审计作用的功能。参考文献董佳.关于审计期望差距问题的探讨J交通财会,2009, (7)赵丽芳.审计期望差距、差距弥合与治理基础审计审计责任的历史还原4或重塑J.审计研究.2007(2):69-74朱锦余.关于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与评价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3(7):28-3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