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路径探析摘要: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数学教 育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小学 教师的教学技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些该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是 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技能 发展路径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教师的发展,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教育,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素养的关键。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是新世纪数 学教育的重要标志,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也必然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一 个重要课题。 一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认识的不足在当前教师教学技能发展过程中,社会普遍认为数学教师的技能发展在教师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群体教学技能的发展,社会在认识上却存在不足,普遍认为:小学数学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限,从事小学数学教师门槛较低。与初高中数学教师相 比,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相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远低于初高 中教师的学历要求等。这些看法弱化了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似乎只要能 看懂小学数学教材,把教材知识告诉小学生,就能充任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了。这种普遍的 社会偏见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小学数学教育难以吸纳 到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1.2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不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也是教师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素养不高很难说能将 数学教学搞好,因此数学素养的高低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技能的发展。 1.3 小学数学教师思维固化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师中,大部分存在着固化思维的现象。缺乏专业数学教育方面的系 统理论知识,不能深入地掌握学生在数学中的真正思维活动; 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考 虑问题,不能认识到儿童的学习心理与情感活动。应当认识到,即使是十分初等的题材, 也可能包含相当复杂的思维发展过程。 1.4 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旧化小学数学教师中知识结构陈旧,难以理解数学新课程教学知识。由于缺乏对数学学科知 识的深层理解,不能很好地从教学的角度或者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学科知识,即不善于从作 为学科知识向作为教学的内容知识的转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该从哪些发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二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路径 2.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预侧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依此规划自己的教学行 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是一种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也 可以说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与学的活动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是 一个分析、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评价、修改和使之优化的过 程;是一个把现代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如何进行计划?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整合计划” 模式;另一种是“目标一手段详细计划”棋式。第一种模式是教师在头脑中有一个宽泛的意图或要求后,在考虑具体的学生与情景的基础上,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教师在阐述课的“教学意图或要求”时,往往会 写自己要做的事,或列举教学进程中所要涉及的课题、概念、原理或其他内容、要求。第 二种模式的思路则不同,这是一种技术性、策略性的取向。它是把宽泛的目的一步步地分 解为具体的目标,然后根据详细解说的目标,选择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 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详细的教学计划,即教案,如图 1:图 1 教案产生过程示意图 2.1.1 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设计应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一堂数学课的设计,从选择教学内容、方式、 方法、结构和手段,到反馈矫正等都离不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 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因此,搞好 教学目标的决策,是完成整个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既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又是我们完成总体和具体教学任务的目的和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 学的依据。教师要在学习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儿童的认知水平、个 性差异,结合“双基”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恰当渗透德育与非智力因素等要求,分别制 定出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课堂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便于操作,以保证教学方向。 2.1.2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大 纲和本节课的目的要求,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找准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 目的要求的实现。一节好课应该是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切忌在教学中均分力量。这就要 求教师在备课中细心钻研,以免在教学中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一堂课是有时间规定和教 学要求的。如果面面俱到就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2.1.3 教学行为的选择 教学行为要有效,就必须把握好“适度”两个字。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 得法。 ”选择教学行为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情景因素”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目标或意图与 所用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征、学习环境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与素质。 每个教师都有一套独特的个人经验、背景知识、教学技能和个性品质。这些使他运用 某种方式比其他方式更加自如和有效。在熟练掌握各种方式之前,教师最好采用比较适合 自身特长的方式。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培养自己熟练地运用不同方式的能力, 依据教学意图或目标科目、学生的特征、可获得的材料和教学时间等条件灵活地设计教学 行为,并熟练地把各种方式结合成一个富有个性的教学策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避免 陷人教学定式。 2.1.4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结合方式。基本的课 堂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全班组织型式,二是分组组织形式,三是个别组织型式。要 学会运用各种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如全班教学需考虑班级规模, 分班的灵活性等;分组教学需考虑学生特点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组数、小组的人数以及分 组的灵活性等;而个别学习需要教师去寻求和创作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及学习环境。教学教学目标的 确定教学内容的 处理教学行为的 选择组织形式的 设计教案的产生空间的设计应该使环境构造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中所要求的灵活性相符合专门的活动要求 专门设计的空间。只有通过经验和时间,教师才能知道某一安排是否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和 自己的学生的需要。 2.1.5 教案的编写教案是备课的记录,也是上课的依据。一个完整的教案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明确教学 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用具;设计教学过程(即教学步骤)。教学过程规定了教师 从上课到下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是教案的主要部分。教学步孩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因此,课堂教学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课堂教 学类型(简称课型),教学步骤也不完全相同。但是课堂教学还是有其基本环节的:基本训 练导人新课揭示课题新课展开尝试练习课堂衔接,一环套一环。结构安排要求 前后衔接,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转折自然,必须考虑课堂结构的最优化。因此,我们在 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板块式可灵活操作的教学方案。教师可 根据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先设计的方案。如一年级 20 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可 省去基本训练的环节,直奔主题,重在指导算理。又如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导人新课可 让会说的学生将教材内容中的基本知识直接以复习方式整理一遍,如果大多数学生已经掌 握,教案中应设计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读一读几点差几分或几点多几分的一些时间,重 在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体会一分钟有多长,知道一节课有多长时间。 2.2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 言应该是通俗简洁,使学生易位,留下间隙,便于学生思考,生动形象,以引起学生兴趣; 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科学性、教育 性、启发性、针对性、直观性与情感性,并注意正确使用数学术语。尤为重要的是教育语 言的启发性,教师的教学主要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 要求教学语言应当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不露,达到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为了激 发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如“谁能试一试,自己来 解决?”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 “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 “着谁想出的解法最多” 等等。教师应该注意把握疟发的火候,做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抓住时机启发诱导, 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 2.3 板书设计的能力 板书是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它与语言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补 充对小学数学教师板书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工整,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而且书写时要有一 定的速度要求。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板书规范工整外,还应该注意作图(线段图、几何 图形等)规范、清晰,图中各部分比例适当,给学生以美感。好的板书是规开学生智惫之门 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炼和浓缩。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精华,应该条理清楚,设 计新颖而讲究艺术,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构建知识网络。 2.4 指导学生操作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使用学具实验操作,帮助他们理解、 掌握知识,并能进一步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明白计算法则、公式及数量间的关系。为了 让学生使用好学具,教师要给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操作程序,并养成使用学具的良 好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获得概念,掌握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典型性和 变式,取决于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于操作,动手摆一摆,量 一量,剪一剪,折一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 ,教师组织学生用小刀切萝卜切下第一刀时,引导学生感知“面”竖着切下第二刀时,引导学生发现两面相交的边“棱” ,再切第 三刀后,出现三条棱相交的点“顶点” 。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要素“面、棱、顶点” 的概念,在引导学生操作中建立起来,并自然地展开新课。 2.5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环境(或情景)创造,创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即所谓教学 模式,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教学环境,使教与 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开始进人课堂,教学影视片也将发挥越来越 大的作用。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 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活泼的获取信息的氛围。诱发学生独立、深刻、由浅人深地去 思维,驱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思维活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 t 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优势,增加了课堂密度,强化学生思维的整合度,促使学 生对所获取 的知识信息产生内在的迁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例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 , 运用课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在 声画并茂,直观形象的情景演示下有利于学生建立深刻的表象,从而使学生获取相遇应用 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及制作简单投影片、课 件等软件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学 方法手段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应用媒体时,要做到适时、适量,抓住小学生心 理特点,使电教手段与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和谐,以便学生能在轻松自然、情趣盎 然的气氛中学习。 三 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