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结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东南部,地理 位置为东经 110 36 111 10 , 北纬 24 37 25 17 , 总面积 2149 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 ,年均降雨量 米。恭城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年均径流量 34 亿立方米。全县辖 3 镇 6 乡 117 个村委会,总人口 人,其中瑶族 人,占 。耕地面积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其中水田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旱地 公顷,占 。全县有林面积 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含灌木林) ,植被种类达 1000 多种,野生动物 300 余种。境内有自治区级海洋山水源林保护区和县级银殿山水源林保护区,总面积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 。主要矿产有铅、锌、锡、钨、钽、铌、锰和花岗岩、大理石等,其中钽、铌矿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二)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概况 80 年代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恭城县森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不少村屯都出现了烧柴难、吃水难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县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推广使用沼气过程中,一些群众把沼气建设与养猪和种果结合起来,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县委、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加以总结推广,到 90 年代开始形成“ 养殖 沼气种植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恭城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6 年 2 月,恭城县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根据国家建设试点规范,结合恭城县实际情况,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并通过了自治区组织的专家评审,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正式实施。恭城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是不断丰富“养殖沼气种植”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内涵。 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两手抓的方针,以不断丰富生态农业内涵为核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基本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恭城县开展以“三位一体” 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997 年 10 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恭城召开生态农业现场会并决定在全区推广恭城经验和做法(恭城模式) 。 2000 年 5 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 。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成果 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恭城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至 2000 年,全县有林面积达 公顷,比 1995 年增加 公顷;活立木蓄积总量达 立方米,增加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含灌木林) ,增长 。林业用地绿化率 96% ,道路河流、城乡居民点“四旁” 绿化率均在 95% 以上。种草(改草)面积 2000 公顷。全县生态公益林 公顷,占全县陆地总面积的 ;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治理水土流失 方公里,治理率 。 复垦矿山废弃地 573 公顷,复垦率 。 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城镇单位 耗由 1995 年的 / 万元降到 2000 年的 / 万元;单位 水由 412 立方米 / 万元降到 353 立方米 / 万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率、 “三同时” 执行率、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率、 “十五小 ”企业依法关停率均为 100% ;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率 88% ,比 1995 年提高 23% ;城市气化率 82% ,上升 62% ;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由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 标准,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划标准;县城区域和交通干线环境噪声昼夜平均值分别为 贝,均低于相应标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成绩显著。至 2000 年,全县共建有沼气池 座,比 1995 年增加 座, 沼气入户率为 ;建有省柴节煤炉(灶) 套,占农户总数 ,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秸杆综合利用率达 ,比例提高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率达 ,增加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防治率达 ,提高 ;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 ,提高 ;农药施用强度 斤 / 公顷,农膜回收率达 ;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 公顷,占农田总面积的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提高 。 (二)经济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促进恭城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0 年 ,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元,比 1995 年增长 。生态农业成绩突出,农业总产值 元,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增长 12% ;水果种植面积 公顷,增长 总产量 吨,增长 ;肉类增长 ;水产品增长 2 倍。工业和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工业总产值 元,增长 ;规模工业产值 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 元。财政金融稳定增长,财政收入 6943 万元,增长 ;全社会金融存款余额 元,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元,增长 。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完成省道全(州)沙(子)二级公路恭城段改建,莲同公路实现初通, 9 个乡镇有 8 个铺通油路, 村委会实现通车。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加速新区开发,城中西路、拱辰东路相继建成,信合大厦、民族宾馆、人民会堂先后投入使用,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得到加强。电力事业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电网改造在全国率先完成并获得全国先进县称号;新建银山电站、大山电站等小水电站 18 个,新增装机容量 千瓦。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9 个乡镇全部开通移动通信,寻呼业务覆盖全县,电话装机达到 台, 95% 的村委会开通电话,广播覆盖率为 92% ,电视覆盖率 95% 。人民生活从小康逐步走向富裕, 全县 30% 以上的农户建起了钢筋水泥楼房,彩电、冰箱、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天堂、杨柳井、蚂蝗田、大岭山等村屯几乎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楼房,安上了闭路电视和电话,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四)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和生态建设示范户, 1996 1997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县。全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21 项,其中家用沼气综合技术研究与推广获自治区一等奖,被评为全区“振兴科技先进县”,并成为广西第一个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中考、高考成绩显著,升学率一直名列桂林市 12 县前茅,进入自治区先进行列。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三级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县医院、县中医院进入二甲医院行列,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2000 年自治区在恭城召开了计生优质服务现场会,计划生育率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连续多次被评为自治区计划生育先进县并一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1999 年国务院授予恭城县“ 全国民族团结与进步先进模范集体” 称号, 2000 年全县刑事和治安案件由 1995 年的 200 起和 400 起,减少到 100 起和 210 起,果园、林场无须守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生态农业成效显著恭城县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三位一体” 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大效益突出。一是经济效益好,建一个沼气池每月节柴 200 公斤,按 20 元 /100 公斤计算,年可节约燃料费 480 元;全县 座沼气池,年节约燃料费可达 2000 多万元。同时,用沼液沼渣种果,可降低生产成本 30% 左右,提高产量约 10% 。二是生态效益好,沼气的普遍推广使用,减少了薪炭柴砍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995 年恭城县森林覆盖率为 ,现在达到 。三是社会效益好,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农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社会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四是卫生效益好,农户建好沼气池后,厨房干净整洁,人畜粪便和各种杂草经过沼气池发酵,消灭了各种有害病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逐年降低。五是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每户每月可节约打柴工日 3 4 个,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学习科技知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沼气效益突出, “养殖沼气种植”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能够带来实惠,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由于推广使用沼气,五大效益突出,群众参与沼气建设的热情很高,带动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规模和档次得到不断扩大和提高,对生态示范区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项目及措施 根据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恭城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建设项目及措施是: (一)不断深化完善生态大农业 “养殖 沼气 种植”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恭城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五年来,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大农业内涵,促进恭城县生态大农业上规模、上档次,实现以水果产业为主的绿色经济规模发展。 1 、主要建设内容( 1 )名优特水果生产: 1995 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为 公顷,水果总产量为 吨。至 2000 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为 公顷,增加了 1 万公顷;水果总产量 吨,增加了 吨;人均有果 997 公斤,增加了 518 公斤;水果总产值 元,增加了 元;水果总产量、人均有果、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全区第一。在搞好柑橙、月柿、沙田柚、红花桃四大水果规模生产的同时,改良水果品种,引种名优特品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