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林业课程论文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姓名:杨娟娟班级:12 级林学一班学号: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摘要: 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节点,对于改善城 市生态环境和游憩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目前城市森 林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 则,并就城市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分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规划; 设计; 森林公园; 城市 近年来,生态城市、森林城市1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 森林公园随着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得到快速发展, 是城市森林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成为城市“绿肺”和“环城绿带” 的重要组成部分2。城市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 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按法定程序批准,供人们 游憩、健身或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城市森林,属于城 市森林体系中风景游憩林类下的森林公园亚类3。还有许多学者 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但到目前为止其定义尚未统一。 笔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内部或者近郊,以较高的森林 覆盖率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游憩为主要功能,兼顾度假、观 赏、教育、科研和生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由美国 SASAKI 公 司设计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方案“通向自然的轴线”将城 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 大森林、休憩大自然作为规划设计的目标,以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 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 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生态休闲乐土,成为城市森林公园开 发和建设的典范4。上海市的共青团森林公园为改善城市生态效 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密集的城市群中为公众提供了一块难 得的亲近自然的场所。广州5等城市都计划建设大量的城市森林 公园,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游憩环境改善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 城市中公众放松身心以及和自然进行对话的场所。 1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值得思考的问题 1.1 场所选择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是伴随着人们对森林景观偏好的加强和认识的深入而迅速发展的。城市森林公园具有其他类型公园所不 具有的独特魅力,许多城市将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列入了规划建设 的日程表。然而,许多建设者为了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在高密度 城市中进行场地拆除建设城市森林公园,造成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 会问题。结合城市化进程在现有城市郊区进行森林公园建设进而演 变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是较为合理的建设方法。 1.2 景观特质 森林景观的魅力是由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所发挥出来的。这需要 森林专家、生态专家、景观专家和旅游专家共同参与设计。然而, 许多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则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植树造林, 忽略了城市森林公园为大众服务的具体要求,使城市森林公园失去 吸引力。 1.3 游憩活动 远离喧闹是许多公众选择休闲场所所考虑的要素之一。随着城 市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活动场所的增加和活动设施的改善,人们更多 的是需要在一个静谧、安宁的环境中使身心得以放松。许多城市森 林公园将喧闹的游憩活动引入园中,打破了自然安逸的环境氛围, 从而也丧失了其独特魅力。 1.4 教育功能 城市森林公园担负着城市中许多青少年儿童的生态教育重任。 在西方发达国家,“郊野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城市森 林公园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森林科普知识的 教育,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功能也能开拓更加广泛的客源市场。 1.5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对当地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城市居民、城市园林绿地 系统、城市土壤、城市水系造成较大的影响7。一些城市为了迅 速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制定了增加植物种类的措施,引种是主要 采用的方法8。这固然使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快的提高,但是 也使生物入侵风险程度增加。另外,由于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建设 需要大量的苗木,在本地苗圃无法满足需求时,大量的异地苗木被 补充进来,苗木的转运也使异地的入侵生物被带入城市森林公园中。 因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应首先立足于本地植物资源的驯化、 开发利用。 2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景观生态学则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研究森林景观的 结构、功能和变化。景观生态学分析对大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规 划极为重要,通过分析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景观功能分区边界和大小 并对景观的演变做出整体判断。 2.2 景观规划预案设计 景观规划预案设计是景观规划中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重点解决对 未来各种可能性的探索并寻求解决的途经9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具 有生态维持和旅游观光两种主要功能,但是每种功能所占比例的大 小则应根据基址条件、城市绿地现状和特色塑造要求等具体要求进 行设置,预案设计可以采用对每种功能在既定条件下造成的正负效 应进行预案分析,进而综合形成可持续发展方案。 2.3 景观结构组成多样化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结构的组成上应遵循以下利用方式不应使 森林成为园区唯一的景观类型,必须至少保留 30的土地留作他用; 应该在园中保留或者营造 30的面积作为天然或者近天然生境, 限制游人进入;尽量避免同一森林类型大的连片,即便是无法避 免,也要使占优势的森林类型本身要多样化;建设多种生境类型, 通过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来提高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稳定性和美学观 赏性。 2.4 植物物种和空间组合多样化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 公园的植物物种和组合多样化应遵循:以当地资源为主,除了常 用的乡土树种、绿化树种外,还应大力开发当地野生植物资源,加 强引种驯化;植物配置总体上以混交林为主,纯林为辅的建设方 式;在开展游憩的重点区域采用园林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应首先 调查当地年代较长的公园绿地,总结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应用; 对森林植被的林相进行规划,增加色彩美学感受;建立珍稀植 物园供科研和观赏; 2.5 建筑自然化生态化 建筑设施在城市森林公园中是必不可少也无法避免的。因此, 为了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建筑应侧重自然生态化的设计方 式10:首先建筑应满足功能必要性原则,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数量。建筑的选址应恰当、布局上应结合地形地势进行建造,并应尽 量融入周围的森林环境之中;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材质应 和环境相协调;建筑设计还应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既能符合现 代审美要求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3.1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功能定位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应以建设优质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休闲 和游憩为主要目标,以城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将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和其所属大区域范围内的景观联系起来,成为城 市景观的重要节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提倡与森 林有关的休闲娱乐活动,发展生态旅游;进行科学研究,加强公众 教育的同时探索城市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营造模式,创造出具复 合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景观系统。 3.2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分区构建及其特色 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园区的资源现状、景观特色 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景观分区不应和城市综合公园有太多雷同,应 充分发掘城市森林公园独具的景观潜力。应将城市森林公园做以下 景观分区:科普教育区、科学研究区、生态旅游区、森林景观观赏 区、森林公园管理区等,并结合景观分区功能和特色要求进行景点 建设。 4 展望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化进程中,既要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又要增加公众户外游憩环境,还要防止城市无限 制地扩张,森林公园的景观特质表明森林公园能满足上述要求。因 此,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成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我国,尽 管城市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无成熟的理论可以 借鉴,但是,随着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理论水平、管 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和其它学科的逐渐融合,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将步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城市森林公园的 建设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的游憩环境,相信随着城 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和蓬勃发展,必将对改善人居环境发挥重要的作 用。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孙铁珩.建设森林城市 提高沈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81-219. 2张建军,赵辉,邹莹,等.沈阳森林城市绿地规划J.中国城 市林业,2005,3(4):13-14. 3何兴元,刘常富,陈玮,等.城市森林分类探讨J.生态学杂 志,2004,23(5):175-178. 4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 计综述J.中国园林,2006,22(6):1-7. 5文道.2010 年前广州市将再建 9 个森林公园J.中国林业 产业,2005(10):5. 6孙志立,长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思考J.中南林业 调查规划,2005,24(3):43-45. 7王丽红,周青.生物入侵对城镇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及防治 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151-153. 8胡运骅.开创上海绿化新局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园林, 2000,16(2):19-21. 9李晓文,肖笃宁,胡远满.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预 案设计及实施措施的确定J.生态学报,2001,21(3):353-364 10乔丽芳,张毅川,陈亮明.南方山地型森林公园建筑的自然 生态化设计J.森林工程,2004,20(5):5-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