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鹏历史工作室1抗战英雄谱之抗战英雄谱之李宗仁与徐州会战李宗仁与徐州会战李宗仁在台儿庄。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08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0 年(清宣统二年)加入同盟会。1913 年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任南宁广西将校教官。一年后,该所停办,返回桂林,应聘为省立模范小学高级班军训教官。1916 年夏,投护国军第 6 军任排长,参加护国战争,后又参加护法战争,由排长递升至营长。第 6 军改称为粤桂第 1 路边防军后,1921 年 6 月升任统领。7 月,从边防军中率千余人在粤桂边境六万大山自图发展。不久,所部接受粤军改编,任粤桂边防军第 3 路司令。1922 年春,粤军撤离广西。5 月,改所部为广西自治军第 2 路,自任总司令,积极扩大势力范围,先后控制广西郁林(今玉林)、容县等 7 个县。1923 年秋,所部改称定桂军,联合黄绍竑、白崇禧之广西讨贼军消灭盘踞浔江一带的陆云高部,占据西江上游。1924 年 5 月,乘桂系军阀陆荣廷与沈鸿英在桂林交战之际,与广西讨贼军采取联沈攻陆,得手后再歼王鹏历史工作室2沈的策略,于 6 月歼陆荣廷部主力,进占南宁。随即两军合并组成定桂讨贼联军,任总指挥。11 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1 军军长。1925 年初发动讨伐沈鸿英战役。在粤军李济深部协同下先后占领柳州、桂林等地。尔后,回师南宁,击退假道广西企图进攻广东的滇军唐继尧部。7 月,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首领。1926 年两广统一,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7 军,任军长。5 月,派所部第8 旅先期入湘,增援唐生智部。7 月率部入湘参加北伐战争,会同第 4、第 8 军攻占长沙等地。8 月底,参与指挥第 4、第 7 军攻占贺胜桥,直抵武昌城下。在第 8 军攻克汉阳、汉口后率第 7 军入赣,与其他各军协同击溃孙传芳军在赣主力。1927 年 1 月,任中路军江左军总指挥,率部沿长江东下。3 月,攻占安徽安庆。后参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 月下旬任国民党军第 3 路总指挥,指挥所部先后攻克蚌埠、徐州等地。8 月,与何应钦部相策应击败孙传芳军,获龙潭大捷。10 月,南京国民党政府西征讨伐唐生智,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 3 路军总指挥,击败唐部,控制湖北、湖南。1928 年 3 月,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5 月,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所部沿京汉铁路(北京-汉口)北上。6 月,进占天津、北京等地。至此,新桂系已控制南起广西,北达京、津的广大地区,总兵力达 20余万人。新桂系势力的兴起,严重地威胁到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蒋桂矛盾激化。1929 年 3 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兵败后出走香港。11 月,返回广西,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1930 年 3 月, 与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对蒋介石,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第 1 方面军总司令。5 月,蒋冯阎战争爆发,挥军入湘,策应冯、阎军作战,失利后退守广西。 1931 年 5 月,与陈济棠等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在广州成立反蒋的国民政府,改所部为第 4 集团军,自任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宁粤息争,与白崇禧合力治理广西,制定“三自”(自卫、自治、自给)政策和赞同白崇禧提出的“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政策。1935 年 4 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6 年 6 月,与广东陈济棠等发动“两广事变”,反对蒋介石。7 月,与蒋妥协,就任广西绥靖公署主任。1937 年 9 月,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 年 1 月,兼安徽省政府主席。16 月,指挥约 60 万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徐州会战,以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获台儿庄大捷。610 月,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1939 年起,先后王鹏历史工作室3指挥随枣、枣宜、豫南等会战,抗击日军。1945 年 2 月,任军事委员会汉中行营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平行营主任,支持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8 年 4 月,当选为副总统。1949 年 1 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4 月,派代表团到北平(今北京)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和谈破裂后,于 12 月去美国。1955 年 8 月,在美国公开提出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反对,和主张国共两党再度和谈,中国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协商解决。1965 年 7 月,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冲破重重险阻,毅然回归祖国大陆。徐州会战要图。徐州会战,是 1938 年 1 月至 5 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 ,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徐州会战 1937 年 12 月,侵略王鹏历史工作室4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 13 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 2 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 8 个师另 3 个旅、2 个支队(相当于旅)约 24 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 年 2 月 18 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 64 个师另 3 个旅约 60 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徐州以南地区作战徐州以南地区作战徐州会战 1938 年 1 月 26 日,日军第 13 师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 集团军第 31 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至 2月 3 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910 日,日军第 13 师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 51 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 59 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 51 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 集团军第 48 军固守炉桥地区,第 7 军协同第 31 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 13 师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 59、第 51 军乘势反攻,至 3 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第 21 集团军和第 31 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中国军队高射机枪阵地。徐州以北地区作战徐州以北地区作战王鹏历史工作室5徐州会战 2 月下旬,日军第 2 集团军开始分路南犯。东路第 5 师从山东潍县(今潍坊)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第 3 军团第 40 军等部节节抵抗。第 59 军奉命驰援,3 月 12 日到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协同第 40 军实施反击,激战 5 昼夜,重创日军,迫其向莒县撤退。西路日军第 10 师长濑支队(相当于旅)从济宁地区西渡运河,向嘉祥进攻,遭第 3 集团军顽强抵抗,进攻受挫;濑谷支队(相当于旅)沿津浦铁路南进,3 月 14 日由邹县(今邹城)以南的两下店进攻滕县(今滕州)。守军第 22 集团军第 41 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 日,该军守城的第 122 师师长王铭章殉国,滕县失守。台儿庄地区作战台儿庄地区作战徐州会战 3 月 20 日,日军第 10 师濑谷支队南进连陷临城(今薛城)、枣庄、韩庄后,不顾第 5 师和第 10 师长濑支队在其两侧进攻受阻,孤军深入,向台儿庄突进,企图一举攻占徐州。李宗仁以第 2 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 20 军团军团长汤恩伯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3 月 23 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24 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守军第 2 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第五战区以第 20 军团主力向台儿庄机动,拊敌侧背,与第 2 集团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并令第 3集团军进至临城、枣庄以北,断敌后路。日军为解台儿庄正面之危,速以第 5师坂本支队(相当于团)从临沂驰援,进至兰陵北面的秋湖地区,即被第 20 军团第52 军卷击包围。4 月 3 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濑谷支队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万余人。其余日军残部于 7 日向峄城、枣庄撤退。参加徐州会战的日军装甲部队。徐州附近地区作战徐州附近地区作战王鹏历史工作室6徐州会战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令第五战区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准备再次聚歼日军。日军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对方,主力向西迂回,企图从侧后包围徐州,歼灭第五战区主力。4 月 18 日,日军第 10、第 5 师分别从山东峄城(今属枣庄)和临沂西北的义堂地区南进,对守军第 2 集团军和第 20、第 3 军团及第27 军团第 59 军实施牵制性进攻。守军顽强抗击,至月底,将日军阻止在韩庄、邳县(今邳州)和郯城一线。5 月 5 日,日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面向徐州西侧迂回包围。在南面,第 9、第 13 师从蚌埠地区分别沿北淝河、涡河西岸北进,至 13日,陷蒙城、永城(属河南)后,向江苏萧县、砀山(今均属安徽)进攻;第 3 师由蚌埠进入大营集地区,向宿县(今宿州)进攻。在北面,第 16 师由山东济宁渡运河,至 14 日,连陷郓城、单县、金乡、鱼台后,向江苏丰县、砀山推进;第14 师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陷山东菏泽、曹县后,直插河南兰封(今兰考);同时,第 10 师将韩庄、台儿庄地区的作战交由第 114 师接替后,在夏镇附近渡过微山湖,向沛县(属江苏)进攻。由于日军已形成对徐州的四面合围态势,5 月15 日,中国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16 日,第五战区命令各部队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19 日徐州陷落。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6 月 6 日占领开封。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 9 日下令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附近炸开黄河大堤,河水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日军被迫向黄泛区以东地区撤退。会战结束。徐州会战要图此役,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战役评论此战,日军动用 8 个师、5 个旅约 30 万人,中国参战部队前后有 70 个师约 100 万人,历时 5 个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王鹏历史工作室7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战赢得了时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