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摘要摘要:法定代表人在当今法制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它代表企业对外履行责任及承担义 务,另外一方面,它也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合法权益。而法定代表人由于自身或 外在的各种原因其行为往往超越自身的权限,那么其效力到底如何呢?这要分 不同情况予以分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人将结合司法实践案例和法理及现 行法律法规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予以论述:一、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具体表 现及效力,二、影响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的几大因素。 关键词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越权行为及效力 善意第三人 引言引言: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及其表现,再根据法理及法律 法规分析越权行为在具体不同情况和条件下的效力。主要的目的是全面、科学 的研究越权行为的效力状况。1、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及表现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及表现公司作为法律技术的产物,其行为必须通过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来完成由于法定代表人、代理人与公司利益不完全吻合等诸多原因,法定代表人或代 理人超越权限从事行为在所难免。其表现形式和形态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讨 论的是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即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超越自己所具有的权限所为的行为。 在实践中,法定代表人越权的行为分的形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情形是超越 法律规定;第二种情形超越章程的规定;第三种情形超越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 决议及其他公司内部限制。以上三种情形又可以具体细分下来且表现形式多种 多样,比如第二种情形中就有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合同,第三种情形中法定代 表人越权修改公司重大事项或者做出重大决定或投资行为。第一中情形之中有 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比如法定代表人以公司 名义进行黑幕交易和洗钱。以上三种情形之中在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中也会同 时出现,有的是交替出现。所以对于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界定也主要是根据 其越权的表现形式和形态做出判断。但不管怎么说,其形态主要表现都可以归 结我以上三种。下面的谈谈之中我还是会进行详细的分析。二、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分析二、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分析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将结合以上三种情形分别举 例予以分析。此外,本文还将重点讨论影响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效力的几个主 要因素。 (一)(一)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合同的效力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合同的效力甲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为扩大经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未经股东 会决议,自行决定以公司名义同乙公司签订了增资入股合同并加盖了公司 印章,合同约定乙公司出资 2000 万元加入甲公司,甲公司负责办理增资入股手续。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但甲公司股东会在讨论乙公司 增资入股事宜时,未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合同无法继 续履行。现乙公司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按约定承担违 约责任。甲公司抗辩认为,增资事宜未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决议通过,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其不应承担违约责任。1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未经股东会决议对外签订的增资入股 合同的效力问题。 首先,公司因市场交易需要而对外签订合同的行为,应受合同法的调整;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之债权债务关系只有依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发生时,才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甲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其作出对外交易(吸收乙公司的增资入股)的意思表示只能由法人机关作出。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对于增资入股事项有权作出决定的法人机关只能是是股东会(或股东大会) 。所 以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行使了法律赋予股东 会的职权,构成越权代表行为。该越权代表行为对合同效力有何影响,公司法 未作规定,应参酌合同法中有关越权代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而依据我 国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 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 有效。 ” 可见,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所签合同的效力判断,首先应考量交易相 对方的主观状况的善恶情况。 当相对人为善意时,合同有效。因为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就是对交易秩序 和交易安全的保护,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准则,应当予以优先保护。此种 情况下,公司或其他股东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应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 条、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五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等规定由实施越权代表 的行为人承担。 当相对人为恶意时,对合同效力的判断,应参照合同法关于越权代理的 规定,由被越权的公司斟酌决定:如甲公司股东会事后予以追认,则该增资入 股合同有效;如甲公司股东会事后不予追认,则该增资入股合同对甲公司不生效力,由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其次,既然交易相对人是影响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所签合同效力的首要因素, 那么如何判断相对方对于越权代表行为的主观状态呢?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权对公司增资事项作出决定的只能是 是股东会(股东大会) ,这是一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任何调整对象均负有知晓并遵守的法定义务。本案中,有权对甲公司增资事项作出决议的是甲公司的股东会,乙公司对此 应当是知道的。因此,乙公司应负有对甲公司股东会是否就签约事项形成决议 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而乙公司怠于履行该义务,其主观上存在过错,乙公司 知道或应当知道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属于越权代表行为,推定乙公司主 观上存在恶意,属于合同法第五十条的除外情形,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越 权代表行为应认定为效力待定。后又因甲公司股东会对增资入股合同不予追认,故该增资入股合同对甲公司不生效,乙公司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 约责任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但乙公司可以不当得利为由另行向甲公司主张返 还出资,并要求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根据过错分担相应的损失。 上述案件就是典型的超越法律法规和超越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授权的越权行 为。在本案中结合前面所谈的三种情形和本案之中的善意第三人所作出的综合 判断,其行为是无效的。 (二)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的赠与行为的效力(二)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的赠与行为的效力 王某为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非甲公司职工人员)为王某朋友,因张某 曾经为王某出谋划策提供了许多管理方案帮助王某公司业绩上升,王某为感谢 张某,代表公司赠予张某价值一万元人民币的笔记本电脑。公司章程对此没有 做出明确限制,公司股东大会知道此事后表示不同意并要求张某归还笔记本。 张某不服,认为自己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且为王某代表公司所赠,赠予行为是 合法有效,不同意归还。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是王某的赠予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法定代表人的权力受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的限制。如 果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对某一特定的权力没有做出限制, 法定代表人行使这一权力是否就不构成超越公司权限?例如本案之中的赠与行 为。 一般认为公司是企业法人,以营利为目的,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应以企业资产 增值为目的,而不能像基金会那样,从事公益活动,除非得到股东会的特别授 权。所以,即使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对法定代表人代表公 司的赠与行为没有限制,法定代表人也不具有擅自决定代表公司赠与的权力,其赠与行为必须得到股东会的授权。怎样断定法定代表人的赠与是否与公司的经营相关,是否为经营所需?有人 主张,法定代表人的一切赠与行为都需得到股东会的授权,但有人认为,一些 赠与行为具有改善公司社会形象、开拓公司经营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 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和提高公司商誉的目的和效果,表面上是无偿的赠与、实质 上有无形的收益。这种赠与行为当属公司正常的经营事务,不应笼统地视为法 定代表人权限范围之外的行为,但可以予以一定的赠与数额的限制。对于此类 赠与行为,如果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法定代表人应具 有这种权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法定代表人的权力除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董事会 股东会决议的明确限制外,还应受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公司的营利性原则的 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对法定代表人 的某一特别的权力没有限制,法定代表人行使这一权力仍应受公司营利性原则 的限制,违背公司营利性原则的行为仍为越权,除非其得到了股东会的特别授 权。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王某的赠予行为是合法有效的。理由如下:第一,张 某的赠予行为没有受到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明确的限制;第二,王某为公司经 营的确做出重大贡献,张某代表公司赠予王某笔记本电脑的行为是合法合理的, 符合公司营利性原则。(三)(三)影响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效力的因素影响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效力的因素1、第三人善意还是恶意 关于这一方面虽然前面已有提到,但是我还是想予以详细总结概况和分析。 首先何谓善意?应如何判断“应当知道”?参考比较法上的观察,可从两个方 面来理解: 第一,相对人对法定代表人是否超越权限不负调查义务。在法人行为能力 机构说下,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即为法人自身的行为,这是社会公众对法人行 为方式的正常期待,也是法定代表人相对于意定代理人易取信于社会大众的根 本原因。它实际上得到了法人治理制度中分权制衡原则的强力支持。因此,在 与法定代表人订立合同时,相对人不负调查法定代表人权限的义务。即使法律 明确规定法人的某一项特别交易(如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 ,必 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如公司法第 16 条第 2 款) ,才能由法定代表人对外实施。3原因在于,即使相对人知道某项交易的代表权实际上受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之决议的严格限制,但是,法定代表人实施交易之时, 实际上是否已取得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同意或批准,仍然属于法人的 内部事务,企求相对人对此予以调查,会严重阻滞交易、损害交易安全。 第二,应当知道之判断应采取因重大过失不知的标准。商事交易不仅需保 护相对人的交易安全,而且有促进交易顺畅进行的政策需求,故不应使相对人 负担过重的注意义务。至于如何判断重大过失的不知,不妨借鉴德国法上判断 代理权滥用时的滥用之明显性。即是说,对相对人而言,根据其所知悉的一切 情形,法定代表人的超越权限是如此显而易见,只要不是熟视无睹,不可能不 知法定代表人超越了权限。相对人知悉的一切情形,不仅包括特定交易的具体 情况,如交易性质、金额、重要性等,而且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惯常做法、关于 某种交易的特别交易习惯或交易行规等。 至此我想起了我国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 人善意转让给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一般有权取得原物的所有权,所有权人也 不得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善意取得,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不 同的效果:第一、如果第三人是无偿从无权转让该财产的占有人处取得该财产 的,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向该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第二、如果第三人 是有偿并善意地从占有人处取得财产的,即他支付了适当的价金,并且也不知 道或者不可能知道占有人无转让财产的权利,这种情况下要区分占有人的占有 是否基于所有人的意思取得。如果占有人(如财产保管人或承租人)是基于所有 人的意思取得的,那么其处分其无权处分的财产,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该财产 的所有权;如果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占有,而是赃物或者遗失物等,善意第三 人不得取得该财产,除非善意第三人是从出卖同类商品的公共市场上买得的赃 物或者遗失物,这种情况下所有人无权要求第三人返还原物。善意取得制度是 本着既要保护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稳定 交易市场流转的原则,来决定是否适用返还原物,从而有效保护了交易安全。 在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中,特别是在签订和履行合同中第三人是否主观上善意 和是否存在善意取得的情况对法定代表人行为的效力有重大影响。2、法定代表人的权限范围 法定代表人的权限范围受到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法定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