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Sociology 课程编号:0212310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先修课程:哲学、人类学 后续课程:社会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 总学分: 4 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有着广阔的研究领 域和丰富的研究内容,具有庞大的学科体系。本课程旨在系统讲授社会学知识,使学生掌握 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激发对于社会学的兴趣,为进一步 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打下基础;学会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认识社会 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并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 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讲授 实验讲授 实验1 第一章 绪 论48 第八章 社会组织62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49 第九章 社会分层63 第三章 社会610 第十章 社区44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611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65 第五章 社会角色412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66 第六章 社会互动413 第十三章 社会控制67 第七章 社会群体614 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4第一章 绪 论(4 学时)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争论的情形;争论的原因。探索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途径。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和综合性;广泛性与开放性;现实性与实证性 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学的社会作用一、社会学的理论作用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二、社会学的实践作用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本章重点与难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4 学时)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一、西方社会学创立的背景客观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来源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孔德和斯宾塞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等人为社会学的学科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二节 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一、现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交换理论、象征互动理论等等二、现代社会学发展的特点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社会学在旧中国的发展二、社会学在新中国的发展三、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本章重点和难点: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教学基本要求:理解 第三章 社 会(6 课时)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一、社会的涵义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观点二、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三、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血缘、地缘和业 缘的角度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的概念二、社会结构研究的内容第三节 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的涵义二、自然环境与社会运行的关系三、生态平衡与社会现代化 第四节 人口一、人口的涵义和内容二、人口与社会运行的关系三、我国的人口问题 第五节 社会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文化的涵义与特性 二、文化的区分三、文化的结构四、文化的运行规律五、文化的功能本章重点:文化的运行规律难点:文化的区分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6 课时) 第一节 个人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涵义二、社会化的扩展初次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一、个人生物基础条件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具有特殊的学习能力;人类具有语言能力;人的需要二、外部社会环境条件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等。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一、社会化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学习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确立培养自我观念和人生目 标,促进个性的形成;培养社会角色。 第四节 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 三、代沟问题 四、网络的冲击 本章重点: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难点: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第五章 社会角色(4 课时)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涵义二、社会角色理论的重要来源米德的角色理论;林顿的规范论;社会戏剧论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与扮演 一、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 社会角色的确定;社会角色的表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一、角色冲突二、角色不清三、角色中断四、角色失败本章重点:社会角色的扮演难点:社会角色的失调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 社会互动(4 课时) 第一节 社会互动理论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 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二、社会互动的过程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三、社会互动的类型竞争;冲突;强制;顺从;合作四、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社会交换论;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集群行为一、集群行为的一般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去个性化;暂时性二、集群行为的条件环境和场所;失范;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相对剥夺;权力斗争三、时尚时尚的特点。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的功能。本章重点和难点:社会互动的理论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七章 社会群体(6 课时)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社会群体的概念二、社会群体的类型根据维系群体成员的纽带的性质进行划分;根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进行划分;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三、初级社会群体 第二节 家庭一、研究家庭的意义与独特角度二、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三、家庭的结构与功能按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四、家庭关系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间接的婚姻、血缘关系五、家庭问题六、家庭的未来爱情是男女结合的真正基础和标准;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男女之间将实现完全的平等; 家庭功能简单化本章重点: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难点:家庭问题教学基本要求:理解 第八章 社会组织(6 课时)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类型一、社会组织的涵义与构成要素二、社会组织的性质与分类一般的组织分类原则。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三、社会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和手段一、组织目标的意义与分类二、组织目标实现程度与评估评估标准:有效性、效率、人道主义三、社会组织的手段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一、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二、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自身的影响。三、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组织结构社会转型期我国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调整组织结构的基本任务。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一、社会组织管理的涵义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家长制管理方式及其特征;科层制管理方式及其特征四、社会组织的冲突与协调重点与难点: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九章 社会分层(6 课时)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的涵义社会学的分层标准一般有两类:客观法和主观法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论。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论。 第二节 我国社会分层状况一、社会主义社会分层与资本主义社会分层的本质区别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分层的原因三、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状况分层标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 当代中国十大社会阶层。四、社会分层分化趋势预测 第三节 关于中产阶级的研究一、中产阶级的含义马克思的观点。西方学者的看法。划分标准。二、当代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构成进行了描述三、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1978 年后的中国,新老中产阶级几乎同时出现,呈现为共时空发展的景观。四、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条件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与 1978 年后出现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 联系。五、中国中产阶级的特点消费前卫,政治后卫。六、中产阶级对社会的稳定作用一般地,在任何社会中,中产阶级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七、中国中产阶级成长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含义二、社会流动的种类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际流动,一生中的流动,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四、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保持量的合理性,争取质的合理性。五、社会流动的社会作用本章重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难点:中产阶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章 社区(4 课时) 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的概念及其构成二、社区的分类按照社区发挥的功能划分。按社区发展程度划分。按社区结构及其综合表现划分。三、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理论。社区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社区发展一、农村社区的特性与变革农村社区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城市社区的加速发展与现代化概念和特点。城市化。逆城市化。城中村问题。城市化的未预期后果。三、城乡协调发展本章重点:社区发展难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6 学时)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类型从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区分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从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区分进步的社 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从社会变迁的方式角度,可区分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 的社会变迁。二、社会变迁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环境、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文化的传播。三、社会变迁的动力与机制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对社会现代化的理解社会现代化的涵义。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的内容。二、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单一模式、多维模式、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三、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基本特点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一、西方社会学关于全球化的理论二、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三、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本章重点:社会现代化的理论难点: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6 学时)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涵义广义与狭义的社会问题内涵。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一、社会整合论二、文化失调论三、社会解组论四、价值冲突论五、心理学的解释六、越轨行为论七、标签论 第三节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一、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二、两达类型的社会问题三、正确认识转型社会中的社会问题本章重点: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难点:正确认识转型社会中的社会问题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第十三章 社会控制(6 学时)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一、社会控制的概念二、社会控制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三、社会控制的功能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行为与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维系社会正常 秩序。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一、社会控制手段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二、社会控制的维度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二、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第三节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一、越轨行为的涵义及类型积极的越轨行为、消极的越轨行为、价值中立的越轨行为。二、越轨行为的控制引导、教育、惩罚三、关于越轨行为产生原因的多种解释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社会学解释 第四节 网络社会中的社会控制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