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人类视觉21 人类视觉简介了解人类视觉的构成、信息处理过程,对机器视觉研究人员来讲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吸引 力的本章从人眼的基本构造出发,介绍视觉通路、视觉感受野及视觉信息的基本处理过程。 本章的大部分内容取自文献寿 1997。人眼所能看到的光谱范围,只是电磁辐射波范围的很小一部分,其波长范围从 380 纳米到 780 纳米,这段波长称为可见光谱,如图 21 所示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以 不同的色彩感觉,不同强度的光及不同强度分布的光刺激人眼,在人脑中将产生不同的光强, 颜色,形状等视觉信息图 21 电磁辐射波谱和可见波谱211 人眼的构造人眼的构造人的眼睛是一个前后直径大约23 毫米的近似球状体,由眼球壁和眼球构成,如图 22 所示眼球壁的正前方,占整个眼球壁面积的1/6 是一层弹性的透明组织,叫做角 膜角膜具有屈光功能,光线经角膜发生屈折进入眼内眼球壁外层的其余5/6 是白色 的不透明膜,叫做巩膜,它主要起巩固、保护眼球的作用眼球壁的中层包括虹膜、睫状 体和脉络膜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呈黑色,起着吸收外来散光的作用,消除光线 在眼球内部的乱反射虹膜在角膜的后面,位于晶体的前面,虹膜中央的圆孔叫做瞳孔虹膜可以使瞳孔扩大和缩小,睫状体位于虹膜后面,其内部有睫状肌,起调节晶体的 作用眼球壁内层是视网膜 (retina)和视神经乳头视网膜是一种透明薄膜,是眼球的感光 部分视网膜由锥体细胞 (cone cell)和杆体细胞 (rod cell)两种感光细胞组成,其中,锥体 细胞约有 650 万个,杆体细胞约有 1 亿个视网膜可分为以视轴为中心直径约6 毫米的中央区和周边区中央区有一直径约2 毫米(折合 6 度视角)呈黄色区域,称为黄斑黄斑中央有一小凹,叫做中央凹(fovea), 面积约 1 平方毫米人类视觉的中央凹没有杆体细胞,只有锥体细胞,其密度高达每平方 毫米 150,000离开中央凹,锥体细胞急剧减少,而杆体细胞急剧增多,在离开中央凹 20 度的地方,杆体细胞最多中央凹的锥体细胞密度很高,是产生最清晰视觉的地方杆 体细胞主要是在黑暗的条件下起作用,同时还负责察觉物体的运动因此,常将锥体细胞 称为明视觉细胞,将杆体细胞称为暗视觉细胞眼球内包括晶体、房水及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晶体为一扁球形的弹性透明体, 位于玻璃体与虹膜之间,睫状体的收缩可改变晶体的屈光力,使外界的对象能在视网上形 成清楚的影像图 22 眼睛(右眼)解剖图 Wall 1942212 视觉通路视觉通路视觉通路见图 23到达视网膜的光线经杆体和锥体细胞转换为神经信号,并经视 网膜中的神经节细胞 (ganglion cell, GC)加工,传出视网膜经神经节细胞加工的神经信号, 经过视交叉部分地交换神经纤维后,再形成视束,传到中枢的许多部位,其中包括丘脑的 外膝体或外膝核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四叠体上丘、顶盖前区和皮层等上丘 与眼动等视反射有关,顶盖前区与调节反射、瞳孔反射有关,外膝体和视皮层都直接与视 觉知觉有关神经节细胞轴突在外膝体换神经元后,由外膝体神经元直接经放射到视皮层, 这时视束的大部分纤维去向,称为视觉的第一视通路视束的一小部分纤维走向内方,经上丘臂,到达上丘和顶盖前区上丘浅层神经元再透射到丘脑枕换元后,再透射到视皮层, 上丘还有纤维直接透射到视皮层由于这条通路不经过外膝体,故称为第二视通路人们普遍认为,视神经信号主要是通过视觉第一通路到达视皮层,因此,第一视觉通 路在视觉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而第二视觉通路的作用及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如图2.4 所示。图 23 人类视觉通路 Nieuwenhuys1979213 视觉信息处理过程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基本视觉信息包括:亮度,形状,运动,颜色,深度知觉等,其中亮度是最基本的视 觉信息,因为没有亮度就谈不上什么形状、运动、颜色等视知觉亮度是一种外界辐射的 物理量在我们视觉中反映出来的心理物理量物体的形状主要是由物体在视觉空间上的亮 度分布,颜色分布或运动状态不同而显示出来的雪地上一张白纸,荒野中潜伏的狼,都 比较难以觉察相反,雪地上一张彩纸,绿草地上等一朵红花,荒野中奔跑的狼,都比较 容易发现,这是由于物体形状因亮度、颜色、运动等因素而突显出来,易于被人眼分辨出 来视觉系统对运动目标十分敏感,特别是低等动物更是如此,如蛙类的视网膜对运动特 别敏锐,而对静止的目标却视而不见颜色知觉是一种主观感觉,目前只在感受器细胞水 平和心理物理的宏观水平上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图 2.4 视觉通路简化模型 (Lindsay&Norman1972)Wald1964,猴和人的视网膜中,含有三种不同的锥体细胞,每一种锥体细胞对不同的光谱, 其敏感性也是不同的三种锥体细胞对光谱的敏感峰值分别在430 纳米,540 纳米和 570 纳米这三个峰值段正对应着光谱中的红、绿、蓝区域实验进一步表明,当三种颜 色按一定比例同时刺激人眼时,会产生各种颜色感觉其中有一种比例会使得颜色感觉完 全消失,只有亮度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色觉三变量性(tri-variance of color vision ),说明 颜色只取决于三个基本的输入量,这也是色觉三基色原理的基础图 2.5 三种感受器的光谱敏感示意图 Wald 1964人类的视觉不仅要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而且要随时地作用于物体,例如,伸手拿 一本书,躲开汽车或障碍物,把足球踢入球门等,这一切活动都需要判断我们与被作用物 体的距离立体知觉就是指这种判断物体距离或深度的感觉正常的双眼视觉都可以提供 高度的立体感外界目标在视网膜上的象是二维的,而且同一物体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的 成像有着微小的差异,比如,用你的手轮流遮挡你的左、右眼,会发现同一个物体在左右 眼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实际上,这种不同为立体视觉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视差 (disparity)Julesz 1960首次使用随机点立体图对作为刺激研究了立体视知觉,如图2.4 所示,这种刺激图形排除了所有单眼视觉引入的第二视觉线索,而只保留了视差信息。受 试者在观察随机立体图对时,用左右眼分别观看其中一个图几秒钟,当两个图融合后,便 会感受到有一个方形平面从背景中突显出来。除了双眼视差提供深度信息外,还有许多单 眼的信息可以产生深度信息的估计,如物体的重叠、透视(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近 亮远暗)、明暗、纹理及运动当然这种深度估计在质量和感觉上仍无法与视差立体知觉的 深度相比图 2.6 立体视觉测试图 Julesz 196022 感受野感受野在视觉通路上,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 (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 )通过接受光并将它转换 为输出神经信号而来影响许多神经节细胞、外膝状体细胞以及视觉皮层中的神经细胞反 过来,任何一种神经细胞 (除起支持和营养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外 )的输出都依赖于视网 膜上的许多光感受器我们称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特定神经细胞的光感受器细胞的全体为 该特定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receptive field)1953 年 Kuffler 首次阐明猫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GC)的感受野在反应敏感性的空间 分布是一个同心圆 Kuffler 1953,即感受野一般是由中心的兴奋区域和周边的抑制区域构 成的同心圆结构,称为 On型感受野,还有一类感受野是由中心抑制和周边兴奋区域的 同心圆构成,称为 Off型感受野图 25 所示的是猫视网膜 GC 的感受野及其反应形 式,其中(a)为 On型感受野, (f)为 Off型感受野, (b)为小光点单独刺激 On型感受 野中心时,细胞发放频率增加,小光点单独刺激Off型感受野周边时, GC 发放频率受 到抑制而变低的示意图 (c)表明当用面积正好覆盖 On型感受野中心的光斑刺激感受野 中心时,可以得到 GC 的最大兴奋型反应 (d)表示当用面积正好覆盖 On型感受野周 边的光斑刺激周边时,得到 GC 的抑制型反应 (e)表示当用大面的弥散光照射 On型 GC 时,它们倾向于彼此抵消,得到较弱的兴奋型反应Rodieck 于 1965 年提出了同心 圆拮抗式(homocentric opponent)感受野的数学模型,如图 26 所示,它由一个兴奋作用 强的中心机制和一个作用较弱但面积更大的抑制性周边机制构成Rodieck 1965这两个 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机制,都具有高斯分布的性质,但中心机制具有更高的峰敏感度,而 且彼此方向相反,故称相减关系,又称高斯差模型(Difference of Gaussians,DOG)神经节细胞对落入其感受野内的对比度有选择性的敏感性要比落入整个感受野上的总 光强的信息更加敏感图 27 为一个对比边刺激物位于 On型感受野不同位置时,其 GC 反应放电频率变化图 2.7(b)表明,当刺激物从左移到感受野的中心区域边界且没有 覆盖中心区域时, GC 对这一位置的对比边缘反应要比同样光强的弥散光覆盖整个感受野 (图 2.7(a)所引起的反应更强 GC 感受野的这种对明暗对比边缘特别敏感的性质,可以解 释心理物理学中著名的马赫带效应 (Mach Band)马赫是 19 世纪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 他在观察一个亮度渐变的边缘时,发现主观感觉在亮度的一端呈现一个特别亮的亮带,在 暗的一端呈现一个特别暗的暗带,如图28 所示,这就是马赫带图 28 的上方给出 了 On型感受野的位置示意图,位置3 的 GC 反应最为强烈,它对应于图 27(b)的位 置,位置 4 相当于图 26(a)的位置,因此,强度仍然较强,但不是最强烈的反应,位置2 对应于图 27(c)的位置,反应最小,且是抑制性的,即低于黑暗中无刺激时的GC 自发 放电水平位置 1 整个 GC 感受野处于黑暗中,因此只有GC 本身的自发放电水平,但 比位置 2 的放电水平要强一些图 27 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 野及其反应形式图 28 Rodieck 的视网膜感受野神经节细胞数学模型图 29 亮暗刺激物位于 On型感受野不同位置时,其 GC 反应放电频率图Levine 1981图 210 马赫带现象及其生理基础在视觉皮层中,除了同心圆状的感受野外,还有更复杂的感受野响应特性 ,它们 对其感受野中的特定方向的线段敏感所有视觉通道上的神经细胞,按其感受野在一个视网膜或两个视网膜上,可分为单眼神经细胞和双眼神经细胞所有神经节细胞、外膝体细 胞和简单细胞都是单眼的,复杂细胞约有半数为单眼,半数为双眼双眼细胞又可进一步 分为右眼主导、左眼主导和双眼均衡的三种 23 视觉信息的多层次并行处理视觉信息的多层次并行处理许多神经科学家对视觉信息的并行分块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谓的并行分块处理 是指不同视觉性质的视觉信息成分按不同的神经通道预处理并输入视皮层,由不同性质的 皮层细胞分别进行分析处理以英国科学家Zeki 为代表的神经科学家认为,人类视觉系 统使用更加精巧的策略或办法来统一不同性质的信息,即在几个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来多 级地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达到感知周围多彩生动的视觉世界Zeki 1993231 视觉信息的多层串行处理机制视觉信息的多层串行处理机制Hubel 和 Wiesel 首先提出视觉信息是多级串行处理的 Hubel 1959由视觉通路可 以看到,视网膜、外膝体、视皮层构成对视觉信息处理的多级串行处理,特别是视皮层, 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多级分层视网膜由三层细胞组成从最外到最内为感受器细胞层(receptor cell, RC),双极细 胞层(bipolar cell, BC)和神经节细胞层 (GC),GC 的轴突形成视神经这三层的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