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之友 2 0 1 2年第 2 4期 解 索 一类等比数列问题的探究 由一道课本 习题所想到的 岳昌庆 刘玉铭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1 0 0 8 7 5 ) ( j E 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1 0 0 8 7 5 ) L 1 中7 3 题 2 3 B第 2题 : 例 1在 数 列 口 中 , n = , 口 + 8 川= ( n=1 , 2 , ) , 求此数列前 7 , 项和 S 的公式 分析与略解: 由已知可分别求出: 口 : =() = ( ) 。 ,a = ( ) , 可 猜测 数列 口 是以 为 首项, 为 公比的 等 , 1 、 比 数 列 , 即o = ) 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 ) 所 以 s : -= 二 : _ 。 一 ( 了1 ) 】 一5。 由于学生在高一阶段没学过数学归纳法 , 即使 到了高二、 高三, 文科学生也不要求掌握数学归纳 法, 所以 2 中的正式参考答案中, 没有( ) 式这一 步 虽符合初中, 甚至从小学就已开始的“ 找规律” , 但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例 1 中, 口 + a 川 = 旦 2 5f t 5I 数列 口 +口 + 。 是 以 砉 为 首 项 , 为 公 比 的 等 比 数 列 , 则 数 列 l a n 是 以 为 首 项 , 为 公 比 的 等 比 数 列 通 过 例1 , 自 然让人产生联想 : 例 2 若 数 列 a +a + 是 等 比数 列 ( 已知 a ) , 那么数列 a 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回答是: 不一定 请看 以下解析 : 由已知可设 n +a n + l =幻 , , q , a 。 为已知定 常数 , 仍用上述“ 猜想 +数学归纳法证 明” 的模式 , 可以求得数列 a 的通项公式 由于 a + 1 = k q “ 一 一 n , 所以 ( z 2 = 一a 1 , 。 = k ( q 一 1 ) : 寻 , 幻 一 k q -k q+l = 也 q+ l , 。 =幻。 一。 = k q 3 - k q+l +。 =j q+ l +口。 , 可猜得 a : 一(一1 ) “ 口 用数学归纳法证 明所求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此 处略) , 所 以数列 a 不 一定是等 比数列 若数列 n 是等比数列 , 则 a = a n - l n n + = 翌 +(一1 ) “ n , =尼 +( _1 ) 所 以 * 一 ( 一 | ) n a 1 = 望 + ( 一 1 ) 。 【 望 二 二 + ( 1 ) 口 】 化简, 得(一1 ) q 一a ( q +1 ) : 0 所 以 =a 1 ( q +1 ) 即若数列 a +a + 。 是 以 a ( q+1 ) 为首项 , q 为公 比的等比数列( 已知 a ) , 那么数列 a 一定是 等 比数列 对 于 例 l , n = , q = 1 , 则 = n ( q + 1 ) = 1 ( 1 + 1 ) = 丢故 例 l 恰 满 足 此 条 件 , 所 以 。 是 等 比数列 很 自然地, 我们有以下命题: 例 3 若数列 a + (E + a + 是以a ( q + q +1 ) 为首项 , q为公 比的等 比数列 ( 已知 n 。 , a := a g ) , 那么数列 a 一定是等比数列 并依次推广至 m个的和的情况 : 侈 4 4若数歹 4 n +a + I +a + 2 + +a 一 】 是以 0 1 ( q 一 + + q +q+1 ) 为 项 , ( 下转 第 8 9页) 数学之友 2 0 1 2 年第 2 4期 =5 4 0。 又 由于 + + y=1 8 0 。 , 所 以 1 +L2-4 - 3+4+L5+L6= 5 4 0 。 一 1 8 0。=36 0。 ( 6 ) 如图 1 O , 将三角形 纸片 A B C折叠 3次后 , 使 3 个顶点并不重合 于纸片内 同一点 P 那么在上题 中关 , 于 “ l+L2+L3+ 4 : 一 +L5+6 ”的结论 是 否 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G H C 图 1 O 通过第4 题的结果, = ( 1 -4- 6 ) 我们知道在本题中 1 + 6= 2 LA, 2+ 3= 2 B, 4+ 5= 2 LC , 所以 1 + 2+ 3+ 4+ 5 ( 7 ) 如 图 是 长方形 纸带 , LD E F= 2 3 。 , 将纸带 l = l 沿 E F折 叠 成 图 , 再 沿 C FE c2 中的 的度数 此 题 为 次 折 纸 问 一 眚 A 二 二 c 己 尝 试 着 折 叠 几 次,再解 ( 上接第 8 6页) q为公 比的等 比数列 ( 已知 口 l , 。 2:a 1 q , 口 3=a 1 g , , =C t I q 一 ) , 那么数列 。 一定是等比数列 证明类似例 2 , 有兴趣的读者可 自己完成 由例 4可直接 得 到今 年 ( 2 0 1 2年 ) 湖南 省 高考 理 科第 1 9题 : 已知数列 。 的各项均为正数 , 记 A( 7 1, )= n l + 0 2 + + , 日( n )= 0 2+ n 3 + +C I, 十 1 , C( 乃 )= 口 3+ 口 3+ + + 2 , n=1 , 2 , ( 1 ) 若 =1 , o : 5 , 且对任意 r t N , 三个数 A ( n ) , B( 1 1 , ) , C ( n ) 组成等差数列 , 求数列 o 的通 项公式 ( 2 ) 证明 : 数列 n 是公 比为 q的等 比数列 的 充分必要条件是 : 对任意 r l, N , 三个数 A( 1 2 , ) , B ( 7 1, ) , C ( r t ) 组成公比为 9的等 比数列 通过已知图是长方形纸带, _ D E F= 2 3 。 , 我 们利用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 , 内错角相等) 可 以得到 LE F B=2 3 。 , 利用平行线 的性质 : 两直线平 行 , 同旁 内角互补 , 我们可 以得到: LE F C=1 8 0 。一 Z D E F=1 5 7 。 接 下来 , LE F C沿 着 E F折 叠成 图 , 再沿 B F折叠成图 , 相 当于 _ E F C连续减去了 2个 D E F, 才得出 C F E, 所 以 C 阳 = E F C一 2 D E F=1 5 7 。 一 2 2 3 。 =1 1 1 。 得到解决 教学 中, 经常会发现学生思考这类问题时, 思路 不清晰 , 对于简单的折叠问题 , 大部分学生能从平行 线的性质, 折叠的知识出发 , 去解决此类 问题 , 但是 遇到类似第( 4 ) , ( 5 ) , ( 6 ) , ( 7 ) 题 的时候 , 就会 出现 一系列的问题 , 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 , 有些只能思考 到一半 , 结果 由于知识不连贯 , 卡住 了, 同样不能解 决问题 所 以建议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 , 多动脑思 考 , 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 多动手去尝试 经过 自己认真 思考 , 日后遇 到这类 问题 会 得心应 手 的 参考文献 : 1 支美 凤 对 初 中数 学 有效 教学 的思考 J 数学之友 , 2 0 1 2, ( 1 6 ) : 2 4 2 5 2 林少杰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抽象概括 的思 维障碍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 2 0 1 2 , 2 1 ( 4 ) : 8 7 9 1 本文 旨在一道课本 习题 与一道高考题之间架起 桥梁 , 一窥命题思路, 说明高考命题不神秘 : 确系源 于课本 、 高于课本 参考文献 : 1 编写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 数学 B版必 修 5 北京 :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2 0 0 7 , 4 ( 2 ) : P 5 2习题 2 3 A第 6题 , 习题 2 3 B第 2题 2 编写组 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 书 数学 B版必修 5教师教学用 书 北京 : 人民教育 出 版社 , 2 0 0 7 , 5 ( 2 ) : 6 3 3 单蹲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J 数学通报 , 2 001, 6 4 涂荣豹 数学解题 的有意 义学 习 J 数 学教育学报 , 2 0 0 1 , 1 0 ( 4 ) : 1 5 8 9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