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6页
第2页 / 共166页
第3页 / 共166页
第4页 / 共166页
第5页 / 共166页
第6页 / 共166页
第7页 / 共166页
第8页 / 共166页
第9页 / 共166页
第10页 / 共16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文类学一、有关文类的几个问题 (一)何谓文类?文类即文 章的体式、类型、样式、体 裁等。文类学古代又叫文章 流别论,文体学等等。明代 徐师曾认为:夫文章之有体 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 之有法式也。为堂必敞,为 室必奥,为台必四方而高, 为楼必狭而修曲,为筥( 音 ju ,圆形竹筐 ) 必圜,为篚必 方,为簠(音 fu ,古代盛谷2 物的器皿)必外方而内圜, 为簋(音gui ,古代盛食物 的器皿)必外圜而内方,夫 固各有当也。苟舍制度法式, 而率意为之,其不见笑于识 者鲜矣,况文章乎?美国列 文认为 , 文类就像一座教堂 , 一所大学 , 一个国家 , 不仅有 特定的外在形式, 而且有内 在的制度。威勒克认为,文 类是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 (二)文类的包容性。英国 凯姆斯说,文学类型互相包 容,就像颜色一样,往往你3 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 很难区分彼此。十分正确。 例如,我国的古典小说受到 佛教影响之后,往往把诗歌 融进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西 游记 ,每一回都有诗歌, 或 者是描写风景,或者是描写 人物,不一而足。词,诗之 余也。从另一种意义理解, 它是诗歌的变体,所以又叫 长短句。其实,还是诗歌与 散文的结合,或者说诗歌的 散文化。 (三)文类与创作的关系。4 法国伏尔泰认为:几乎一切 的艺术都受到法则所累,这 些 法则 多 半 是 无益 而 错 误 的。克罗齐也与伏尔泰一样, 激烈反对文学分类。(参阅 教材第 69 页)我们认为, 文 学可以分类,尽管它们有交 叉。犹如马与骡子,还是可 以分的。非马非驴是骡子, 动物中有四不像。 二、 西方对文体的分类。 (一) 柏拉图最早。在理想国 卷三,以说故事的叙述方式 作为分类标准, 即单纯叙述,5 模仿叙述和混合叙述三种。 合唱队的颂歌是单纯叙述, 喜剧和悲剧是模仿叙述,而 史诗则是混合叙述。亚里斯 多德在诗学中,给文学 分类的标准是模仿的媒介、 所取的对象、所采用的方式 等。但是实质与柏拉图相同, 而 且还 少 了 单 纯叙 述 和 颂 歌,可能是因为颂歌只是悲 剧 中的 成 分 而 非单 独 的 文 体。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们 谈论的文类多,但是理论建 树少。 (二) 17 世纪法国的6 巴托神父,对柏拉图和亚里 士 多德 的 理 论 进行 改 头 换 面,提出了抒情诗、史诗和 剧体诗三分法。之后,其基 本内核一直延续。如弗施 莱格尔:史诗客观诗,抒 情诗主观诗,戏剧客观 诗- 主观诗。歌德亦如此。 他 认为文学有三种形式,清晰 叙述,充满激情和个性活跃, 并对应与三种文体, 即史诗, 抒情诗和戏剧。黑格尔亦如 此。在美学中,把文学 分为三大类。1、 象征型艺术,7 出现的时间最早,是艺术前 的艺术。特征:物质的外在 形式,压倒了精神内容。如 龙,凤,金字塔等等。 2、古 典型艺术。特征是:内容与 形式完美的统一,如古希腊 艺术等。 3、浪漫型艺术。特 征是: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 形式。表现的是绝对的内心 生活。之后,宗教和哲学取 代了艺术。(三) 19 世纪, 西方终于小说,戏剧和诗歌 三分法,取代了史诗,剧体 诗和抒情诗。 (四)比较8 文学兴起之后,梵第根在 比较文学论中辟专章“文 体与作风”讨论文体,并命 名为“体类学”。 维斯坦因 在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中也辟专章讨论体裁。威勒 克和沃伦合著的 文学理论 中,用三章的篇幅讨论文体。 (参阅教材第70 页) 三、中国对文体的分类。( 参阅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 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45 万字) (一) 诗经分为风、雅、9 颂。 (二)东汉班固的汉书艺 文志中,把赋分“屈原赋”, “陆贾赋”等 12 类。 (三)曹丕在典论论文 中,第一次使用了“体”字, 把文体分为四科八类:“夫 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 雅,书信宜理,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 能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备其 体。 ” 内容与形式的认识已经 具备。 (四)陆机在文赋中,10 则分为十类: “诗缘情而绮 靡, (诗因情而发, 故要求华 美细致)赋体物而浏亮,(赋 描述事物,要写得清明)碑 披文以相质, (碑以事实为根 据,要写出文采)诔缠绵而 凄怆, (诔陈述悲哀的事件, 要写得缠绵凄惨)铭博约而 温润, (铭记述事情广博, 但 文学要简约,要写得含蓄蕴 藉)箴顿挫而清壮,(箴言要 写得音节抑扬跌宕,清晰有 力)颂优游以彬蔚,(颂要写 得辞气从容,辞采华盛)论11 精微而朗畅, (论要写得精确 深入,明朗畅达)奏平彻以 闲雅, (奏要写得平和透彻, 从 容而 典 雅 ) 说炜 晔 而 谲 诳。 ” (说要写得明显,风格 上要出言奇诡, 具有煽惑性) (五)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开 山之作挚虞的文章流 别集 41 卷和文章流别志 论2 卷。可惜已亡佚。 (六)文体论的周详体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讨论文 体的四部曲:原始以表末。 即首先对每种文体的起源、12 演变进行说明;释名以章 义。即解释文章各体的名称 含义,从命名上来表明这种 文体的性质;选文以定篇。 即在每一种文体中挑选出有 代表性的名家名作,加以论 列评述;敷理以举统。即 阐明每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道理,说明它的规格要求和 标准风格。(34 类) (七)明以前文体论的集大 成者。徐师曾的文体明辨 (127 类) (八)清代姚鼐的古文辞13 类篡 ,75 卷,将文体分为 13 类。 (九)现当代,分为三类或 者四类。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文 体学比西方的内容要周详丰 富。不足之处:把文化与文 学等同。 四、 文类学的研究范围。 (一) 分类研究 1、两分法 2、三分 法(抒情、戏剧、散文) 、 (再 现、表现、表意) 3、四分法 (二)类别研究,即对某种 具体的文类进行研究,或者14 叫体裁研究。其中缺类研究 最引人注目。 朱光潜: “悲剧 这种形式和这个术语,都起 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几 乎在各大民族都没有,无论 中国人,印度人。或者希伯 来人,都没有产生过一部严 格意义的悲剧。 悲剧心理 学当代学者提出批评,西 方中心主义。但是,有一定 道理。 (三)文类理论批评研究, 即研究某种文类理论本身的 成就与不足等。例如关于小15 说的界定,究竟有几个特征, 等等。关于中西悲剧理论的 比较。乔德文在中西悲剧 观中认为,西方悲剧理 论一般是反对悲喜混杂的, 即使悲剧中有喜剧因素,也 只是起调剂作用。例如哈 姆雷特中掘墓人的调侃。 而中国悲剧理论却一贯重视 悲 剧的 喜 剧 因 素与 演 出 效 果。 例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 送友,结拜等场,包含喜剧 性情节。西方悲剧人物必 须出身高贵,或者王公贵族,16 或者英雄神灵, 而非普通人。 而中国悲剧的人物则没有选 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民族英雄,市井俚人,都可 以入戏。在西方悲剧中,甚 至有野心家、暴君等,如麦 克白等。中国悲剧中此类人 物较少。西方悲剧结局是 巨大苦难,伟人死亡。中国 悲剧则是大团圆。莎士比亚 的悲剧结局,几乎都是悲惨 的结局。而中国悲剧则不然, 几乎都是大团圆。一是我们 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例如17 赵氏孤儿、 窦娥冤等 等。二是期望伸张正义。如 岳飞传 ,死后掌管南天 门,亲自审问秦桧, 后索命。 白蛇传中的母亲彻底失 败,而儿子却考中状元前来 祭塔,母子相会。宝莲灯 最终以劈山救母告终等等。 “情通理不通。” (四)文类实用批评研究, 研究某种文类理论的实际运 用。例如西方关于流浪汉小 说的研究,就是典型的文类 实用批评研究。 (参阅陈惇18 第 183-185 页)第一,流浪 汉小说的基本特征。人物 形象,是流浪汉或者流浪女, 出身微贱,父母不在,成为 孤儿,或被人收养,或投靠 主人。他们往往幽默诙谐, 因此能应付各种环境,化险 为夷,成为不倒翁式的人物。 或者机智聪明,与昏庸无能 的主人形成对比。之后,人 生往往成功。情节结构: 以一个流浪汉(女)的一生 经历贯穿始终, 单线条发展, 描写的事件多,之间的有机19 联系不够,较为松散。大都 采用第一人称。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暴露社会的腐败、 不合理。发展过程:大致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6 世纪前后,以小癞子 为代表,随后产生一批仿作。 第二个阶段,18 世纪,法国、 德国、英国的作品多。第三 个阶段, 19 世纪,如马克吐 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乔 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演变的轨迹:第一阶段, 主人公质朴单纯,干坏事迫20 不得已,而第二阶段则圆滑, 干坏事有相当的自觉性。 第一阶段,主人公干坏事没 有犯罪感,而第二阶段则有 了犯罪感,并愿意忏悔。 第一阶段,主人公形象缺乏 立体感,而第二阶段则比较 丰满,复杂。第一阶段, 情节结构较为简单,而第二 阶段则较为复杂。第一阶 段,主人公出身贫寒,而第 二阶段则身份有所提高。如 吉尔布拉斯的父亲是 退伍军人。第三个阶段,21 流浪汉小说的一些基本因素 大都丧失,只是在结构上还 保留了一些因素。 此外,关于十四行诗的 研究 , 也是典型的文类实用 批评。(参阅陈惇第186 页) (五)文学风格研究。什么 是文学风格?作家在作品中 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包 括文学形象塑造的特征,文 学情节的特征,文学语言的 特征,等等。 五、中外文类比较研究实例22 选介。内容十分丰富,如中 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神话等等的比较。 (一)中西神话比较。 “神” 与“神话” 。神是中国古典文 学中一个最高级的概念。“神 韵” 、 “神气” 、 “神思”等等。 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神” , 从示,从申。古文中, “申” 字通“电” 。也就是说古人对 下雨出现雷电这种现象无法 解释,认为它是“神” , 所以, “神”代指一种神秘的不 可知的雷电的力量。之后,23 又用神来泛指一切不可知 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 哲学著作中, 最先应用“神” 这一观念的是 周易和 管 子 。 易经系辞云:阴 阳不测之谓 “神” 。这里的阴 阳是指事物相反相成的两个 方面。男为阳,女为阴;前 为阳,后为阴;山为阳,水 为阴等等。“阴阳不测”,即 任何矛盾着的事物相互向对 立面转化,其变化的形状、 原因等不能够说明、认识, 这就叫“神”。所以,神在24 这里又等同于事物发展变化 的客观规律。同时,神又 是人的最大智慧, 人的灵气。 有了神,就能够“明”,即洞 察一切的本领。淮南子 曰 “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 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 则以视无不见也,以听无不 闻也,以为无不成也。”这是 最大最高的智慧。神的观念 进入文学艺术领域,最早是 庄子形神论。之后, 淮南子 又进一步提出,形、气、神。 “夫形者, 生之舍也; 气者,25 生之充也;神者, 生之制也。” 形 体是 人 的 生 命所 居 之 舍 (地方) ; 气是人的生命的原 质;而神,则主宰人的“生 命” 。在文学艺术领域, 中国 古代要求作品要形神兼备, 要传神。这个神就是作品 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所以, 神由中国文化的概念转变为 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最高级 的概念。 神话,是关于神的传说 和故事。这个“神”,可以看 作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26 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神化和解 释,是形象化的解释,也是 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例如,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中国神话解释:共工与颛顼 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 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 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淮 南子天文训。又例如,希 腊神话对四季变换的解释, 农神得墨忒尔与女儿布拉派 式茵的故事。又例如,表现 不屈的抗争精神。精卫填海27 的神话。炎帝的女儿女娃, 游于东海溺水而死,变为精 卫鸟,以弱小之躯,衔两山 之木填海。这种意志令人唏 嘘不已。希腊西绪福斯的神 话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