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五年高考考点归纳与命题趋向分析二、重难点梳理1. 非洲自然地理特征(1)北非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北非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本区居民在当地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其中,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2)非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非洲是世界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和主要出口地区之一。其中, 油棕、橡胶、可可、咖啡要求典型的低地热带雨林气候,多分布于几内亚湾狭窄的沿海平原地带。葡萄、油橄榄是典型的地中海型作物,因而集中分布于非洲西北部地中海沿岸狭长的滨海平原及丘陵,南非好望角也是葡萄的重要产区。非洲中西部热带草原生产棉花、花生、芝麻,埃及和苏丹是非洲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国。非洲东部和东北部热带草原盛产咖啡、棉花、剑麻、腰果。非洲东南沿海地带及岛屿(盛产甘蔗、香料、腰果)是世界香料产地之一。(3)非洲局部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考生应从自然(地形、土壤、气候、水源)和人文(市场、交通、劳力、技术)两方面入手,并寻求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用整体性的观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现举例如下。埃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出口地区。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线及其三角洲地区,因其内在品质好, 在世界上久负盛名, 被誉为“白金”。 分析说明埃及长绒棉生产的区位优势。点拨:气候条件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棉花单产高,品质好。水源条件靠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条件尼罗河定期泛滥,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堆积,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等。三、典例点评例 1 (2013 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十六题)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解析】该题以南非地形地势示意图、南非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为载体,从地理位置、渔场成因、 农业地域类型、 耕地分布等四个角度考查考生对南非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并侧重考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调用知识能力的考查。第( 1)题,考生需要明确南非在非洲大陆上的方位及其相邻海洋的名称才能准确作答。第(2)题,本题考查南非沿海洋流分布及其对渔场的影响。根据图示洋流流向,调用渔场成因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该题。第(3)题,甲地为地中海气候,进而可推知该地为地中海型农业。调用地中海型农业生产的特征即可作答。第( 4)题,根据图2 中耕地分布位置及降水量信息较易解答该题。【答案】( 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劣:绕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3)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 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例 2 (2013 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7 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 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 世纪 50 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tpyy10.tif,bp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解析】该题综合考查了维多利亚湖的鲈鱼由无到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以及鲈鱼引进对湖泊生态、 沿岸经济的影响,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第( 1)题,读图可知通道单一和瀑布阻隔是鲈鱼不能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第(2)题,根据文字材料即可分析和解答。维多利亚湖能够满足鲈鱼生长所需的水域条件和食物条件。第(3) (4)题为拓展型试题,考查探究能力。联系文字材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就容易解答了。【答案】 (1) (维多利亚湖) 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四、强化练习下图为“某大陆南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 题。3. 图示乙、丙两地的自然景观分别为()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d. 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北京某游客2 月中旬在非洲旅游时的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镇出发后, 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道里都是沙子。很多地方都能捡到湖盐的结晶体好看的沙漠玫瑰。 ”读下图,回答45 题。tpyy12.tif,bp# 4. 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该游客在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5. 回到北京后,该游客查阅非洲的相关资料,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xcyy35.tif表示向南,落帆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这样设计的主要依据是()a. 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b. 河流流向和盛行风向c. 地形特征与河流流向d. 气候特征和盛行风向6. 下面图甲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图乙是沿图甲中ab 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 30 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该国首都内罗毕是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总部以及其他联合国机构的驻地。肯尼亚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是其重要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1)维多利亚湖盆与坦噶尼喀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坦噶尼喀湖面积的变动趋势如何?(2)图中 p 地降水量远高于周边其他地区,其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肯尼亚的鲜花产业发展很快,鲜花出口量约占欧盟市场的三分之一。试分析肯尼亚的鲜花种植业有何优势条件。(4)内罗毕虽然地处热带,但气候终年温和,为什么?内罗毕与蒙巴萨工业结构有何差异?试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7. 读下面某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tpyy15.tif,bp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描述图中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图中 r 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请予以说明。jz 参考答案与解析1.d 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特点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非洲南部。甲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并受(本格拉)寒流影响。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位于夏季风(东南风)迎风坡,且受到东岸暖流的影响。2.b 丙地(位于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冬季(68 月)多雨。3.d 地中海气候区(丙地)发育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区(乙地)发育有热带稀树草原。4.a 据文字描述可知该旅游线路应是由雨林区至草原、沙漠区,图中甲、丁符合。2 月中旬,南半球草原茂盛,北半球草原枯黄,故甲线符合“枯黄的草木”的描述。5.b 古埃及帆船在尼罗河中航行时,受东北信风和自南向北的水流影响,向南航行时扬帆是要借助风力,而向北航行时落帆是要利用水流的冲力。6.( 1)原因:维多利亚湖盆是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向斜(向斜构造)盆地;坦噶尼喀湖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变动趋势:坦噶尼喀湖未来将不断扩大。(2)来自印度洋的暖湿偏东风经过维多利亚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区对流旺盛,多对流雨等。(3)气候终年温和,花卉生长期长;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花卉生产成本低;航空运输业发达等。(4)内罗毕纬度低, 但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 故夏季不热、 冬季不冷, 终年气候温和。工业结构差异:内罗毕以轻工业为主,蒙巴萨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原因:肯尼亚缺乏石油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蒙巴萨拥有海港,海运便利;蒙巴萨位于沿海,环境承载力较大等。7. ( 1)差异: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原因: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有离岸风,且乙地海拔比甲地高)。(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沿海平原狭窄。(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雨)季时,水源补给量大,沼泽水位上涨,从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从而分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