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卷 I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卷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50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意。题意。 1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 得胜利的人。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2春秋时期孙武认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千万之师举矣。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 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由此可见,孙武的国防观是A兵民乃胜利之本 B经济是国防命脉C经济军事化 D兵农合一 3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 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4嘉靖八年(1529 年) ,工部尚书刘麟等应诏陈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 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 ”为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工程) ,每匠一名,照旧例每 季纳银一两八钱。 ”该建议的实行A标志着官营手工业的解体 B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作用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表明人身依附关系的废除 5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由 此可见,黄宗羲主张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 6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 特征是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D重血统 7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 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 ”这说明他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 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81900 年,梁启超指出:“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 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 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其主张A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学说 B延续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C突破了“朕即国家”的传统观念 D与顾炎武的“国家观”基本一致 9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 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 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 ,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 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B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C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10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 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 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2下图反映的史实始于A1928 年 B1931 年 C1937 年 D1939 年 13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 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 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 共商国是。 ” “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4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 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 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 整。 ”可见“教训”是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主与法制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15195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 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 1978 年底。 这表明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美国放弃“”的图谋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16苏格拉底说:“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 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 可耻吗?”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A梭伦改革 B雅典民主制衰落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希波战争 17从 1545 年到 1800 年,大约有 60,000 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 购买了价值大约 226 吨白银的货物,这是 1500 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 20 倍之多。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 18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 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 巴黎圣母院 B 战争与和平 C 老人与海 D 等待戈多 19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西方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造前提” 、 “起飞阶段” 、 “成熟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其中的“起飞阶段” 指A手工工场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国家干预经济阶段 D福利国家阶段 201852 年英国修改的专利法,宣布凡属独创性的发明和见解均应受到法律保护并获得奖励,简化 了申请专利的手续。规定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之后必须付诸实施;如果发明人自己不实施或妨 碍他人合法利用,就要强迫实施或取消专利权。该法律的实施A延缓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C违背了自由主义原则 D完善了英国民主政治 211895 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2据新中国五十年资料汇编记录:1968 年和 1971 年我国两次从国际市场增持的 400 万盎司 黄金可兑换 16 亿美元,而 1974 年增持的 380 万盎司黄金可兑换 38 亿美元。造成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 “文革”时期人民币贬值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国霸权政策的调整 23学者亨廷顿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 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 ”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A联合国的成立与壮大 B德国的分裂与统一C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D苏联的建立与解体 241964 年,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 年 3 月,法国正式退出北 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1966 年 6 月,戴高乐访 苏时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设想。这表明A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B欧共体力量的壮大C中苏关系日益恶化 D法国力图突破两极格局 25年 12 月 18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内阁会议,倾听大臣们的讨论。内容包括更改王室 继承顺序相关法律、英国经济的近况等,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或讲话。大约半小时后,女王起 身离开。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分权制衡 B内阁权力膨胀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国家元首统而不治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其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其中 26 题题 16 分,分,27 题题 20 分,分,28 题题 14 分,共分,共 50 分。分。 26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 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 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 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 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 分)材料二 洛克主张的核心是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在这一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得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将三权扩大到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 权必须分立,且必须相互制约。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制定美国宪法时,运用了权力制衡原则,主张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议会参众两院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