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唐代出现传播媒介 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邸报:中国古代官报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刊登 皇帝的谕旨 、臣僚的奏折、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没有分栏、标题、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题材的 分野,只是 一个又一个材料的堆砌。 也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 写在帛上、纸上或印成单张, 并无定型) 发行和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有朝廷或其他官方机构发布, 由水陆驿站传递, 不是由馆 馆出版发行)2、唐代“开元杂报”、 “归义军进奏院状”的辨别。 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是呈递给主官(节度使) 的文书。内容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 而 是进奏院的官员收集、 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 这类状发出前、 传递过程 中、主官收到后、 都有可能被抄录、 传阅,因而它实际发挥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 用。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 、小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邸报的内容: ()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 ()封建皇朝的法令、公报; ()官吏的升降、任免、赏罚、调动; ()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批示等;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京报: 、中国明清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报纸,始于明末, 盛于清代, 最早出现于 京都,故名京 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 、京报经政府允许, 由民间报房经营。 清朝民间报房源于“提塘” 这一官方机 构。 、 特点:()公开发行,接受常年订阅,读者范围广泛,主要是官僚、士 绅、商人。()2 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制发行机构。()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存在了400 多年,在古代报 业世上有很大影响。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 古代报纸的印刷:手抄为主;明代中后刻印 古代报纸的发行:邸报:邮驿发往各地小报:自发京报:自发老师点的重点: 1、定本制度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 999 年)起,实行定本制度, 办法是:进奏院将所编报 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这种制度一直实施 到南宋末年,期间也有短期松动或取消)2、唐代报与状的区别 报:朝廷发布状:进奏院(将朝廷公文和有关情报通向地方当局的是进奏 院状)3、读 开元杂报 (孙樵经纬集 里的一篇文章)邸报不准刊登的, 列举 出 4、宋代小报 小报: 、中国古代非法报纸, 最早出现于北宋, 盛行于南宋, 最早见于周麟之 海陵 集中的论禁 小报。 、小报较以前出现的邸报更具新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愿 望。我国新闻史 上将“新闻”一词与报业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赵升朝野类要。 、小报由邸吏与书肆主人非法经营,连续发行,传播较广,宋明清屡禁不止。 、小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的终结,是民间 办报历史的开端。自己记的其他: 宋朝的邸报与小报邸报:宋代始称 小报民间、内容引人注目,及时便捷第二章 中国新式报纸的产生思考题 一、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 占据垄断地位? 1860s后,随着对华贸易的增长,英国比其他国家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3 锁的大门,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 为了打破清政 府闭关自守的局面, 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 英国率先采用传教、 办学、行医以及 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侵略。二、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 万国公报、 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 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和特点。鸦片战争前 (18151839):清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 传教士只能在南洋或香 港、澳门、广州等地创办报刊, 宣传基督教教义, 共创办六家中文报刊, 八家外 文 报刊。 、中文报刊影响较大的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简称察世俗):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个中文报刊。1815(1821停 刊)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 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 为教义之辅。 特点:尊重读者心理, 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写作 文体丰富多 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 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 除中国人敌视心 理;: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 内容。 特点: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 按”;:刊载 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 、外文报刊中较重要的有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 最大)、广州纪 录报(商业性质报刊) 、广州周报(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张号外)。 ()、 1822 年:中国境内第一张外文报纸:葡萄牙文蜜蜂华报在澳门创 刊。 ()、 1827 年:中国境内第一张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 ()、1831 年:中国境内第一份美国商人报纸: 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 (广 州)。 外文报刊创办者主要为商人, 读者对象为在华的外国人, 其宗旨主要是为西方殖 民者提供有关中 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为侵略中国搜集情报、摇旗呐喊。 客观上,为当时 国人了解外人意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林则徐、魏源等组织编译外文报刊。 、鸦片战争后( 184219 世纪末): 外人获得任意办报的权利, 数量激增, 先后达 170 多种,逐渐形成了以香港、 上4 海为中心的外 报网络;传教士办报依然活跃, 以中文报刊为主, 且宗教内容退居其次, 影响最 大的是万国公 报;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 取代传教士报刊主导地位, 成为这一时期报业发展 的重要特点,六 十年代后中文商业报刊崛起,申报、 新闻报影响颇大;外文报刊最具代 表性的是字林西 报。 、中文报刊: ()、 万国公报 : 传教士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 其前身是 1868 年于上海由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 教会新报创刊时为宗教性报刊,1874 年更名为万国公报,实际上演 变成为以时事报道 和评述为主的综合性刊物,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 内容有三方面: :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 鼓吹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大 力介绍西学,鼓 吹中国变法;:其目的是将中国完全置于西方控制之下。 (另一教会报刊 1853 年创办于香港的遐迩其珍首次运用插图,首辟广告专 版。) ()、 申报 : 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标志着外人在华办报进入高潮。 1872 年于上海由英上美查等合资创办,以盈利为目的,其特点是由中国人担 任主笔以吸引读 者;采用廉价纸张,降低成本,赢得市场。 内容上涵盖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基本成熟:中言论 且新闻量多面广, 注重时效性,看法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新闻专电); :主义刊载 文艺作品和广告, 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 瀛寰琐记; :第一个刊登新 闻画。 另外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1882 年创刊于上海的 字林沪报(附 出的消闲录 是中文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893 年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纸。 、外文报刊: 字林西报 : ()、近代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外文报纸。 ()、 1850 年在上海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前身叫北华捷报。 ()、政治倾向明显,充当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仇视中国 革命运动。 ()、新闻来源广泛,以消息灵通著称,首家采用路透社电讯稿。 三、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为。(无论中文、外文报刊,无论宗教、商 业报刊,其主办 者无论传教士、 商人、政客,从实质上来说, 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5 都是为维护外 人在华利益服务的。) 、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就客观而言, 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 识,对开阔国人 眼界,启迪国人心智,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尤其对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产 生了重大影响,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 、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发展。()报刊观念方面:将言论、出版自 由等西方近代报 刊观念引入中国;()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设置方面分工明细;() 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有线电报等。四、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五、简要评述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王韬和循环日报王韬( 18281897年),影响最大的三件事:上书太平军、游历英法、主 编循环日报。1862年 2月,他在回乡探亲期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民政长 官刘肇钧,为太平天国攻取上海出谋划策。3 月,清军攻破太平军,获王韬所书 条陈,遂下令通缉。王韬得英国领事庇护, 化装逃往香港, 开始长期的流亡生活。 1867年后他游历了英、法、俄等欧洲国家,获得了大量有关资本主义政治、经 济、文化与科学技术方面的感性认识,成为我国最早了解西方世界的人之一。这 对他改良思想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1870 年回到香港,次年2 月,循环 日报创刊,王韬主持笔政10 年。循环日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中文日报。它代表和体现了王韬 在我国新闻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循环日报自创办到1884 年,一直由王韬任主编,宣传“变法自强”式 该报得基本任务。 该报有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选录京报内容。循环日报 的最大特点是每天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一篇政论文章。这些文章大多由王韬执 笔。循环日报 因重视政论而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王 韬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作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王韬在他的政论文章中集中宣传了资产阶级 改良思想。首先是呼吁政治改良, 提出改变封建专制政体的主张。 王韬以英国政体为楷 模,极力推崇君主立宪制。他在重民下一文中说:“泰西立国有三:一曰君 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 一曰君民共主之国。 ”他认为君主专制民主政体都不适 宜于中国。对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十分推崇,“惟君主共治,上下相通,民6 隐得以上达, 君惠亦得以下逮” 。他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 提出了“重民”思想, 强调“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也”。他提醒当局“勿以 民为弱”、 “勿以民为贱” 、 “勿以民为愚” 。他的政论文章, 总是贯串一个 “变” 字,认为“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 但在变与不变的关系中, 又体现出其作为 改良派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王韬的政治改革主张, 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有重 大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中,明显带有王韬政论思想的痕迹。其次,提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王韬强调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 技术,“以其为长,夺其所恃”。并主张走“恃商为国本”的道路。对中国几千 年以来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大胆提出异议。此外,他还主张大力开发矿藏, 修筑 铁路,发展贸易,扶持民族工商业,以实现国富民强。 第三,对国内外时政大事进行论述。 循环日报 创办时间, 正值西方列强 向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之时,英、法、俄、日等国对我国掀起“割地狂潮”。 日本进攻台湾、 法国人入侵越南、 英国人侵占缅甸等, 王韬在循环日报 上严 厉痛斥了侵略者的侵略行径,指出他们的险恶用心 “志在兼并” 。王韬还对欧洲 政局、国内鸦片贸易,洋务运动等一些大事进行评论。 王韬的政论风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