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量规的优点评价量规的优点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其首要工作是制定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转化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如何让广大教师都能够较好的运用这个“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建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做到目标取向评价与主体取向评价的结合。目标取向评价追求对被评价者的有效控制和改进,努力引导被评价者按照“评价标准”去设计和实施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模式和操作取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阶段,是可以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因为通过量化评估,能够促使教师努力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去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设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换句话说,在目标取向评价的氛围中,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听课者的好评,拿到高分,必须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去做。这就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评价标准,不断加强评价实践,潜心课堂教学研究,从而使融入评价标准中的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理念逐步内化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其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优化。当然,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对于评价的心态往往是被动的。主体取向评价不仅把“人”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内容,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予以一定的尊重,而且强调评价不能光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更需要被评价者对自己的教与学的行为具有反省意识和能力。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它以实践为前提,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是积极心态下的教育反省。因此,我们在研制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设置“教者反思”这一评估要点。其操作方法可以是:课堂教学之后,听课者提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与学生和教者进行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听取教者对所提问题的解答,以及对自己刚才所上一节课的自我评价;然后根据评价标准中的要点,综合听课和对话所获得的信息,对这一课作出量化和质性的评价。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坚持目标取向评价和主体取向评价相结合,能较好地发挥出外因和内因的作用,能够使外部督促评价与自我总结反思形成合力,推动教师不懈地践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设计、实施和反思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做到师生互动评价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师生互动评价大概有三个层面的内含:一是教师对学生或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效果、合作与创新精神等进行评价。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应重视对各个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情况的整体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引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讲实效地安排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二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开展互动评价,让同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学习,互为评价,在互动之中深化学习过程,得到共同提高。三是学生对老师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这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品质。单向的教学评价是不科学、不成功的评价;弱化评价的作用、评价方法呆板的教学一定是不成功的教学。因此,我们在制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时,应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评价策略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作为评价内容,促使教师在课堂上不断优化教学评价行为和效果,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全过程,关注同伴的学习行为,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逐步学会评价,使主体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性教育、愉快教育等落实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之中。三、做到评价标准的相对稳定与不断生成相结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评价标准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评价标准”并非“绝对标准”,但是依靠集体智慧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在某一时期内便成为评价的尺子。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操作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必须具有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能够较好地掌握评价标准各要点的精神实质,付诸实践。在评价实践中,要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做到使用前学习,评价中对照,评价后反思,分析自己掌握和使用评价标准的水平;分析评价标准及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策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作为学科课程重要内容的教学评价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评价标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之后,有可能需要完善;随着各地各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时候,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