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所知道的麻婆豆腐作者:张永常最近几个月来,海峡两岸、海外侨社的华文报纸,频频报导有关华人食 谱中极为大众化的麻婆豆腐及陈麻婆豆腐 。说起这豆腐,我倒 和它有些渊源,现仅将我所知道的陈麻婆豆腐及麻婆豆腐的一 些轶事写出来,就教於大家。麻婆豆腐是陈姓麻婆(天花後遗症)开的店所烹调的豆腐。因为好 吃出了名,而成为四川的名菜。据我所知,陈麻婆的店是开在成都北门 外的万福桥头。这里我要说明,当时的万福桥不是现今钢筋水泥的万福 桥,而是桥上有木结构屋顶的新万福桥 。我的外公余家就住在万福 桥旁,我家的祖坟也在离万福桥一公里处。所以我对此桥熟悉。万福桥是原成都北门与老西门之间的交通要道,说它是要道,却也勉强, 路不过三公尺左右宽,而桥面上的车道只有两公尺而已。在七、八十年 前,那些店也不过是鸡毛小店而已。那陈麻婆及她的店怎麽会出名呢? 说来也巧,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势力入川之後,在成都北校场办了个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 ,录取的学员多是当时川军整编後的下 级军官,约有一两千人,为了便於训练及野外演习,就在北门及老西门 之间、新万福桥附近开了一个专用的城门,名为存正门 。後来,一 九三七年抗战军兴,国府迁都四川重庆,中央军校也将成都军分校改为 校本部,续招第十四期学生。 存正门出入的人变得更多了,军校员 生假日外出活动,就把万福桥头的市集小吃给活跃起来。那些年轻人不 但把陈麻婆豆腐吃出了名,并且将麻婆豆腐的名声传到成都市内。 抗战胜利後,又传播到全中国,更传播到全世界!这一切,依我的看法, 都是存正门造成的。我的表哥是成都分校学员,我的二哥是军校十四期学生, 陈麻婆及 麻婆豆腐之名,是他们告诉我的。又说陈麻婆那家的生意特好。在 她邻近还有一家宋麻婆豆腐店 ,所做的豆腐味道差不多,但是那老 板娘是不是麻子,就不知道了。麻婆豆腐之所以好吃,第一是客人腹饥,即饥者易为食的缘故;第二是 油多,在当时军校学员们的伙食总是缺点油水;第三麻婆豆腐的基本要 件是麻(花椒) 、辣(辣椒) 、烫。麻和辣好办,要烫则非要油多不可, 所以烹调这味菜的绝招是,将酱汁在锅中烹调好了,将豆腐入锅,将酱 汁烧乾到某一个程度,起锅时豆腐温度刚好。同时用水烧的豆腐会老, 用油烧的豆腐不老。将这些辣与烫的豆腐盛入容器後,撒以花椒铺面, 就是一道闻到就会流口水的佳肴。比较起来,辣椒及花椒不是贵重之物,但在当年,食用油是较贵的,好在万福桥外有几家碾坊,是当年榨油之处,挑油的脚夫们,中午打尖( 吃午饭)常常以物易物,陈麻婆店里不缺油,所以她做的豆腐特别好吃。 麻婆豆腐大多是素的。加肉末的也有,但是不多。据我的记忆,那一盘 送上桌来,只见白白的豆腐,浸在朱红色的油中,上面有些木褐色的花 椒粉,看上去,称得上是色香味俱全。陈麻婆用的辣椒酱是纯的,而不 是掺豆瓣的辣豆瓣。豆腐老嫩程度也是此味菜好坏因素之一。故在家烹 调或开餐馆,只要注意豆腐及辣椒酱的品质,水油比例及烹调时间,试 作两三次,必可烹得令人赞不绝口的豆腐。 麻婆豆腐 用料:豆腐 500 克,牛肉 150 克,青蒜 50 克,郫县豆瓣 40 克,辣椒面 10 克,花椒面 1.5 克,豆豉 20 克,酱油 30 克,料酒 20 克,精盐 5 克,味精 2 克,姜末 3 克,水豆粉 40 克,清油 125 克,清汤 250 克。制作方法:1、豆腐切成 1.3 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锅内,加盐氽透。不要用沸水煮,保持温度即 可。2、牛肉切末。青蒜洗净,切成 1 厘米长的短节。豆瓣、豆豉剁细。3、锅内油烧至六成热,下牛肉末,煸干水分,等酥时烹入料酒,下豆瓣炒出红色, 下辣椒面、姜末、豆豉炒香,加汤,放豆腐、酱油、精盐,用微火将豆腐烧透入味, 待汤略干即下味精、青蒜、水豆粉,轻慢收汗至浓亮油,轻轻装入碗内,撒上花椒面 即成。注意:制作过程中,豆腐下锅烧开后,应用微火慢烧,使内外的味一样。由于豆腐嫩,所以 动作要轻,使成菜后豆腐块仍保持完整。汗要浓,以突出麻辣味厚、咸鲜而香的特色。特点:成菜麻、辣、咸、烫、酥、嫩、鲜,风味独特,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