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迁西下洪寨,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迁西下洪寨,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文/环渤海财经网总编李杨林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3.39724852人,其中有接近6亿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总基调下,农民收入的增加、地区的安定、生存、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动、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社会和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学者料言,对于中国过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推动消费、支撑增长的下一个或长期的源泉。从一定意义来讲,解决好了三农问题,找到了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或路径。就是解决了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或路径,我们称之为现代版的新农村建设。汉儿庄乡下洪寨村鸟瞰图迁西县汉儿庄乡下洪寨村,地处迁西北部山区,全村共102户,340口人,2010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19596元,2011年村集体收入215万,人均纯收入达到25100万元。曾先后获得“唐山市市级卫生村” “唐山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示范村” 、“文明生态村建设保成果,创精品先进村” 、 “新民居建设先进村” 第二届“唐山最美乡村”等荣誉。荣誉的背后是数字,数字曾是包袱,现在不仅是动力,而且是持续的动力,下洪寨的村民带有哲理的说。发展与共同致富发展与共同致富汉儿庄乡下洪寨村村民服务中心沿着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笔者走进汉儿庄乡下洪寨村,只见银杏黄杨风中摇曳,仿长城垛口别致整齐,片片绿地芳草如茵。沿村内景观大道前行,规划一致、用白色马赛克装饰的栋栋新民居敞亮气派。村内新建的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中荷花竞艳,水色里游船嬉戏。在水面上造型古朴的休闲亭榭里,几位老人正围桌而弈。与人工湖隔道而邻,是3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各种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灯光篮球场上,几个小伙闪转腾挪;卡拉OK 舞台前,一群孩童正在村妇看护下学歌好一派幸福和谐的新农村场景。下洪寨,一个102户人家、340口人的小山村,短短几年之间,竟演绎了人均年收入近3万余元的致富神话,这究竟是怎样的嬗变过程?“要说村这几年的变化,那完全得益于他们念的是共同致富经” 。2001年,迁西县铁矿开采蓬勃兴旺,下洪寨村人也坐不住了。一些人纷纷向村里提出承包开采的申请。面对此情此景,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统一思想,“致富路上一个不能少”成为他们的共同理念。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他们以“大河涨水小河满”的道理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确立了全体村民参股,按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集体开矿富民的思路,大家攥成一个拳头,共同砸开致富路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为确保村集体企业经营的公开透明,村里安排了3名村公选代表进驻村办矿山、选厂,直接参与管理监督;同时,实行重大事宜村民集体决策制。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吃苦在先,奉献在前:启动资金出现缺口,村班子就利用个人关系先行垫资100万元;1500元的入股股金,有人犹豫观望,党员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甚至为其代缴;为节省每一分钱,在跑办手续和具体经营过程中,两委干部们连公家的烟都舍不得抽,兜里总揣着自备的“廉价烟”真诚的付出加上科学的管理换来了村民们的巨大支持,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经过几年的发展,而今在下洪寨村,光是村集体矿山一年的分红,每个村民就能分得18500元,村办选厂还能分得几千元,加上村民们在矿山、选厂上班所得和种植板栗等农副业收入,该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要说大款,我们村没几个,但要说谁都富裕,那下洪寨村得说是这个!”村民们淳朴的脸上满是自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富裕不光是物质层面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走集体办矿之路,下洪寨村从根本上避免了在其他地方经常出现的诸如征地、占道、搬迁、干群关系等一系列矛盾纠纷,村民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了,近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例上访告状的。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下洪寨村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推动村集体公益事业实现跨越发展,迅速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几年之内,村集体就完成了对矿区40多户村民的整体搬迁任务,补贴每户农家1万元建成了标准较高、规划一致的红瓦、白墙、绿树新农居;为每家每户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民防疫接种费用也由村集体全部负责;全村80岁以上老人每人可以定期拿到养老补贴,考上大学的学生们每人都能收到村里敲锣打鼓送到的2000元奖学金;安排专门的清洁工负责村内全天保洁,有专门的村民负责组织每天晚上的卡拉 OK 等村民自娱自乐活动近年来,又筹资300余万元翻新了5.4公里的村内景观主路,投资50万元完成了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投资80万元建设了休闲广场,投资100万元建成了村内公园,筹资800万元进行滦河河道治理,投资300万元完成矿山、选厂标准化建设文化与环境文化与环境“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2010年12月31日傍晚,迁西县汉儿庄乡下洪寨村举办的元旦晚会在该村小公园里举行,100多名村民聚在一起,欣赏花灯舞、品尝栗子鸡,现场气氛热烈。就在不久前,又有40户村民告别了低矮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民居。时任迁西县委领导也赶来参加晚会,还抽空参观了村民们的新居。“我们村的鼓乐队、秧歌队那都是专业水平!”村委会主任半打趣地“炫耀” , “2010年,县电视台在我们村拍的文艺专题片新民居里闹新春 ,还获得了全国第三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最佳作品奖呢”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起,依托矿山开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为迁西县首先富起来的村之一。虽然富了,可多数村民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居住条件简陋。新民居建设为村民们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良机。 “就像是一场梦。 ”村民一边领着迁西县领导参观自家的新居一边说:“住这么好的房子,真是想不到。 ”一排排漂亮的小别墅这是一栋面积达280平方米的小别墅,上下两层,布局合理。在宽敞整洁的新居里,液晶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电脑、暖气、燃气灶等一应俱全。前不久,还购置了一辆小汽车。“这房子的成本价是每平方米800元,而我们280平方米的大房子只花了12万元,剩下的部分都是村集体补贴的。 ”花不多的钱就能住上这样的大房子,村民们感到格外高兴。 “以前村里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乱扔。现在各家门口就有垃圾桶,大家都自觉不乱扔了。以前村里没人敢在家里铺地板,因为很容易踩脏。现在我家铺上了地板,几天不擦也没事。 ”对比今昔生活变化,村民崔秀兰很是感慨。宽敞整洁的新居内据村委会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这几年村里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广场、公园,修通了道路,还先后投资1450万元分两期进行新民居建设,大多数村民都住进了新房,其中二期一共有小别墅40栋。看到村民们搬进新家后不仅日子过得舒畅,而且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县领导从心眼里替村民们高兴,并表示,随着全县新民居建设的稳步推进,今年全县将有更多村民住上现代、实用的新民居,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民主与和谐民主与和谐下洪寨村宽敞干净的街道近日,笔者再次走进下洪寨村时,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暖暖的气息窗明几净的村舍是暖暖的,村民们的笑容是暖暖的上世纪90年代,下洪寨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 “住土屋,喝沫子,兜里没有钱票子。”村民这样自嘲。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矿产开发政策的放开,迁西县铁矿开采全面升温,下洪寨村丰富的铁矿资源吸引了各方目光。 “再也不能守着金山受穷了!”2001年初,村党委提出了开发铁矿的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党员和村民代表甚至村两委班子成员各持己见。 “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开还是不开;一个是如果开,归谁开。 ”如果把铁矿承包出去,只会富了少数人,加之矿体大多埋在村民住宅下面,征地征树、村民搬迁,必会引发纠纷;如果集体开采,虽可减少矛盾,但过去乡镇企业失败的教训,人们记忆犹新。“铁矿是村集体的,要让人人都当矿山的主人,走共同致富之路。 ”2001年6月,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反复论证的情况下,村两委决定村民集资入股,共同开发铁矿。按当时全村人口数,每人每股1500元,筹集资金135万元。为保障集体收入,村集体占一定比例的股份。2001年10月,下洪寨铁矿开采终于动工。2002年年底,每个村民分红1500元,收回了股本;到2004年年底,每股分红达到4600元;2011年年底,每股分红高达1.8万元。今年2月,笔者到下洪寨村采访时,村民中心门口一张大红选民榜十分引人注目,全村249名选民的姓名赫然在列。“今年是换届年,我这个老支书也是新支书。 ”刚刚连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付庆泉感慨地说, “干了20多年,还能全票当选,乡亲们待我不薄啊!”“大伙儿之所以一直愿意让现在的两委班子说了算 ,就是因为他们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让大伙说了算 。 ”村民张海涛的话发人深省。“我们村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村民当家做主,人人都是下洪寨村的主人。 ”付庆泉如此“点评”自己的治村法宝。2011年6月,下洪寨村要投资20万元建一个村幼儿园。像这种好事儿,放在别的村,村干部也许一拍脑袋就定了。然而在下洪寨村却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议,再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然后由村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进行决议。同时,乡里还要对表决结果备案,并公开决策结果和执行结果据笔者了解,下洪寨村明文规定:凡村集体重大资产购置和处置,集体矿山企业发包或租赁经营,国家、集体、个人项目建设地树征占,村址搬迁、新民居建设等群众最关心的18类事项必须通过“四步决策法”才能实施,即:必须经过支部或村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等四项程序,确保决策民主、公开、透明。村委会负责人告诉我们,依靠集体办矿的财富积累,下洪寨村从2005年开始新民居建设,采取集体补贴和村民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按照红顶白墙、四正四围北方传统民居样式,第一期投资350万建设35套、172平方米的新民居之后,2010年底,投资1100万元建设的第二期34栋、78套200平方米的乡村别墅又交付使用,水电暖一应俱全。休闲广场与新民居建设同步,下洪寨村又实施了“美丽乡村”工程,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标志性景观路、公园和休闲广场,建设了高标准的村民中心、幼儿园和卫生所,同时聘用3名专职卫生保洁员,随时清理,保持环境整洁。公园一角为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下洪寨村为群众免费安装了数字电视,支付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和村民防疫接种费用,80岁以上老人可定期拿到养老补贴,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能拿到2000元奖学金。笔者几次到下洪寨村调研、采访;几次都有新的感受和新的变化。村民发自内心的喜愉、自豪是笔者在农村里不多见的。的确,下洪寨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已走到了迁西、唐山甚至是河北省的前列。这已是事实,然而,我们要探讨的是曾经的穷山村,为何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能够人均分红收入达(这个人均是真正的收入,而非贫富间的平均)15000之多 ;为什么没有农村常见的上访户;为什么村集体拿出大量资金投资公共设施和村公益事业而无人装入自己的腰包,这些为什么和没有保证了下洪寨村的发展、和谐、文明;这些为什么和没有奠定了下洪寨村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共同致富;村民真正当家作主;村党委、村干部是真正的村民利益的代表;和谐优美的环境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等可能解释几个为什么和没有。这也是很重要的经验。下洪寨的经验应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唯有不同的是铁矿和板栗种植的收入其他地区可能不能复制。但幅员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内,各地肯定都有自己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未曾开发的和未被市场认识的产品或产业,走集约化的路径,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参考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去走,这对于县、乡、村三级政府的领导不是难事;关键是观的转变和决策者对自己的定位。下一个十年或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除了调结构、转型、寻找新路径外,新农村建设的快慢,城镇化的进程将起着决定性的巨大作用。解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