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苏中,今年六十一岁,去年他从灵寿县文化馆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人是退休了,可是心仍然在艺术上,甚至比他在工作岗位上时,对艺术更着迷、更孜孜以求。白苏中是个为艺术而生的人,他怎么能离开艺术而生存呢?他现在仍担任石家庄市音乐家协会理事,石家庄市书画家协会理事,灵寿县文联音乐家协会主席,灵寿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他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除做好日常的工作之外,他每周的一、三、五下午开办河北梆子学习班,周六开办京剧学习班。两个学习班的开办为灵寿的戏曲爱好者搭建了很好的学习舞台。他开办的这两个学习班都是免费的,戏曲爱好者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用感性形象的手段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与艺术家思想感情的表现的统一,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把艺术分为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九种形式。在这九种艺术形式中,白苏中就占据了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五席。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1981 年唱腔设计河北梆子半篮苹果获得河北省演出一等奖;1981 年他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戏剧汇演,主拉板胡;1988 年他搜集编写的民间舞蹈高跷马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编集成河北卷,国家级;1988 年获河北省重点科研项目舞蹈集成编研成绩优异奖;1991 年获河北省“自学成才积极分子”称号;1992年歌曲创作说怪不怪获得河北省文艺繁荣奖(包括词、曲);1997 年编剧、作曲、板胡伴奏的河北梆子戏午宴,获河北省汇演“三等奖”、“辅导奖”;1998 年曲艺段子为红旗增光获得河北省“创作二等奖”(与人合作);1984 年至 1999 年创作的歌曲小茶馆嫂子赶集等 20 多首歌曲获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作的舞蹈滹沱颂歌、拔苗助长等 5 个作品获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6 年获石家庄市群文工作终身成就奖;2013 年 5 月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展播小楷作品兰亭序一幅;2013年获河北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楷书大赛“入选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苏中之所以能在艺术的殿堂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和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艰苦努力密不可分的。白苏中,1953 年 6月出生于灵寿县南寨乡南寨村。他的父亲是小学教师,有拉京胡的业余爱好。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上小学时的他,对拉京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让父亲教自己拉京胡不可。就这样,他在父亲的辅导下,学起了拉京胡。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怕影响邻居的生活,在家里学拉京胡时,总是把调子定得很低很低。到了夏天,中午和晚上学拉京胡,他就会跑到村外的河滩上去。乡亲们都夸他是个既懂事又好学的好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他父亲的细心辅导下,到 10 岁的时候,他的京胡就学得有模有样了。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课就不正常了,他成了村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成员。凡到外村或县里演出,13 岁的他都会参加,并把京胡拉得有声有色。南寨村拉京胡的“小不点儿”就这样出名了。1968 年,灵寿县成立文艺宣传队。县文艺宣传队的领导亲自到南寨村请白苏中到县文艺宣传队工作。就这样,他就成了县文艺宣传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他拉的京胡,也随着演出范围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出名了。进入县文艺宣传队后,白苏中有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真正找到了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理想场所。他的好问好学在队中是出了名的。除向京胡老师虚心学习京胡知识外,他对一切与艺术有关的事情都感兴趣,对所有乐器都感兴趣。除京胡外,板胡、二胡、笛子、笙等等,他都用心去学,并且都学得有模有样;他对音乐理论、戏曲创作、舞蹈编排都感兴趣,并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请教他人。这一切都为他后来在艺术的多个领域创造出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拜著名琴师魏少平先生学习京胡;拜刘木更、刘惠同学习吹笙;拜河北省艺术学校著名琴师罗福玉先生学习板胡;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与艺术有关的大量图书供自己学习使用。1969 年 5 月,灵寿县成立剧团,他主拉京胡、板胡。白苏中对艺术的学习与追求是不遗余力的,简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无论学习哪门艺术,只要学起来,就会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要是在他学习的时候你问他什么问题,他一定是答非所问;你让他把手中的活儿放下,让他吃饭或休息,他一定会置之不理。因为他的整个心思都在他正在做的那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他都是不管不顾的。苟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用心一”和“用心躁”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白苏中之所以能在艺术的天地里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和他对艺术的“用心一”分不开的。白苏中的文化底子是很薄的,只是个高小毕业生。但是,他虚心好学,虚心请教,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在孜孜追求艺术上的道路上。除了前面所提及的逢人便问,购书求知,拜师求艺之外,他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了“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的专科学习。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获得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大专文凭。这三年的专业学习,使白苏中如虎添翼,在自己已有丰富的音乐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丰厚的音乐理论知识,他变得来越强大了。在获得“音乐教育”的专业知识后,他利用节假日和星期日在灵寿县创办了“音乐知识培训班”。这时他已到灵寿县文化馆工作。从此,灵寿县喜好音乐的孩子有业余学习的机会,在他那里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有 120 多名学生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河北省交响乐团的李会俭,河北省文化厅的郑婷,河北省辛集中学的武国良,石家庄市三十五中的何新文等等,都是他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工作之余,他除了开办音乐培训班为喜好音乐的孩子们传授音乐知识之外,还无私地帮助一些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学习音乐、戏剧知识。许多原来连简谱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的老同志,硬是在他的耐心辅导下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原灵寿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刘兵锡,从工作岗上退下来以后,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想找点事情干。这时有人向他建议:找县文化馆的白苏中学习拉二胡。在别人的介绍下,他来到县文化馆找白苏中学习拉二胡。介绍人原本觉得他俩一定认识,起码白苏中得认识刘兵锡,因为县劳动人事局局长在灵寿县城可算得上知名人物。但是,出乎预料的是,不仅刘兵锡不认识白苏中,白苏中也不认识刘兵锡,因为他俩都是忙于工作而不善交际的人。听到刘兵锡向他学习二胡的请求后,白苏中一口答应了下来,并向介绍人保证:半年之内,要让刘兵锡局长学得有模有样。就这样,白苏中不厌其烦地认真教,刘兵锡认认真真地努力学。果然不出白苏中所料,半年后,刘兵锡的二胡真的学得有模有样了。到现在,刘兵锡已经跟着白苏中学习拉二胡十多年了,他拉的二胡,在灵寿县已是小有名气了。在白苏中的耐心辅导下,现在的刘兵锡,不仅二胡拉得好,还对音乐、戏曲的乐理知识有了较好 的掌握,能够熟练地识谱、用谱了。除了刘兵锡以外,他还帮助许多从原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学到了一技之长,使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快乐。白苏中在艺术的学习和追求方面,是个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人。他在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等方面做了显著成绩后,又把自己的目标瞄向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书法。他要在书法方面一显身手,做出个样子来给人看。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他 40 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书法,要把书法练好谈何容易。然而,他坚信:路是走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不做,什么也不会有。为了学好书法,他购买了大量有关书法的书籍,并对着字帖认认真真地临模起来。他初学书法时,看好他的人少,说风凉话的人多。但他不在乎这些,硬是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走自己的书法路。有播种就有收获。慢慢地,白苏中在书法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了:2004 年获全国首届书画分科赛“楷书类”国手提名奖(二等奖);2005 年获人民日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书法大赛”作品入选奖;2005年获文化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奖;2004 年至 2013 年,获石家庄市书法大赛一、二、三等奖 20 余次。白苏中学习书法,既有遵从更有发展。楷书,先学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后学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fu);小楷学习明代的著名书法家王宠、祝允明(祝枝山)。他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学书自成家说中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白苏中正是按照“自成一家之体”的要求来学习书法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书。”白苏中也正是按照“书必有神、气、骨、肉、血”的要求学习书法的。可以说白苏中学习书法,学到了点子上。在已经学习并掌握楷书的基础上,2008 年,他又拜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松龄为师,学习隶书。六年来,在张松龄先生的指导下,白苏中的隶书也已是学有所成,连张松龄先生都说:“白苏中隶书进步神速,临我的字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孜孜追求艺术的白苏中身上,有三个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特点:一是不修边幅而修德。他平常的衣着非常随便,从来不讲究,只要冬暖夏凉就可以了。不知道他的人,见到他之后的第一印象是决不会同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道德的要求上,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他的学生都相当严厉。有违道德的事情,自己不会去做,也要求他的学生同样不能去做。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白苏中就是这样要求自己和他的学生的。他告诉他的学生:“艺术没有半点虚假,人生必须完全真实。”“少在乎结果,多享受过程。”二是言语随便而作风严谨。他平时说话非常随便、随和,和什么样的人都能说上话,一点儿艺术家的架子也没有。可是一到了艺术的一亩三分地上,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就会变得异常严肃起来。他不论是学习音乐、戏剧、舞蹈、曲艺,还是学习书法,都会一样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学生授课时,更是严肃得出奇。对学习时不严肃认真、不好好听讲的学生,他一定会给予严厉的批评,不留一点情面。但是授完课之后,他一定会找自己批评了的学生谈心,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学习。学生说他是“三严老师”严肃、严厉、严谨。正是靠着这“三严”才培养出了许多艺术的好苗子,让他们有机会跨入艺术的殿堂。三是敬畏艺术而不畏权力。他对艺术充满敬畏之情,不管是哪门艺术,他只要学,就怀着敬畏心去学,学不深、学不透、学不出个所以然来,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但是,他却对跟着自己学艺术的当领导的人和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人,与其他学生一个标准对待,该怎样严格要求照样怎样严格要求,一点也不留情面。在他的眼中只有学生,没有权力不权力之分。正是他的这样一种教学态度,才使得找他学习艺术的领导者或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人,得以专心致志地学习艺术。白苏中说:“只要找我学习艺术的,都是我的学生。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分你高他低。把艺术传授给学生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我都不管不顾。”正是白苏中有这样三个特点,才使得他显得与别人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三个特点,别人才愿意跟着他学习艺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孜孜追求艺术的白苏中,对自己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从不沾沾自喜,也从不向他人夸耀。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却通过他周围的人,特别是他那些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学生告诉了他们熟知的人;他们熟知的人又把自己知道的白苏中的骄人成绩告诉了自己熟知的人。就这样,白苏中在灵寿县内成了有名的艺术家,他就是在石家庄市艺术圈里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白苏中说:“时间就是功夫。”他还说:“树老有余韵,年高多雅清。”在文章结束的时候,我们引用白苏中的这两句话以共勉。白苏中与他的部分获奖证书、奖杯白苏中和员们在排练节目白苏中书法作品(本文作者 赵守国)2014 年 8 月 5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