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书画,是收藏界不容小视的一大领域。与油画等相比,国画收藏入手 要求高了许多。首当其冲的,就是相关技法的了解和意境的体会,而最常听到 的术语非“三远”莫属。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透视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 思观念。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就已提到“高远”、“深远”、 “平远”的所谓“三远”,而他的早春图则综合体现了传统山水的创作理 念。“高远”,并不是拘泥于字面的“居高望远”。郭熙说:“自山下而仰山 巅,谓之高远。”也有一种说法叫作“虫视”,倒有些故意把自己放在低处的 意思,看什么都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视平线也基本上处在画面的下端,用 来描摹崇山峻岭再合适不过了。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运用高远法的 典型佳作。“深远”按照郭熙的说法,则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说白了就是借给观众一双千里眼,看得到万水千山,丘丘壑壑都浓缩在画面的 尺寸之间。至于视平线则多处于画作的上端,类似于现在说的“鸟瞰”。元代 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一派群山莽莽、溪涧迴转的无限风光,无疑都是拜 深远法所赐。“平远”的视平线则处在画面的中间或者是中部偏上的位置。郭 熙给它的定义是“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元代倪瓒的作品多呈现出这 样的视觉效果,像他的渔庄秋霁图,三段式构图,表现出太湖的云水朦胧, 精致悠闲的小景山水。平远的优势正在于能把南方山水的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 搬到画面上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