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4 页浅议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浅议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何贤勇随着时间的转移和学习探讨的深入, “创新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引入先进教学媒体辅助教育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目共睹,随之被大多数中小学所接受。小学生虽然具备对未知事物感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积极地开动脑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转移性大,为学生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挖掘内在兴趣,逾越思维障碍,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而教具的使用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第一,对于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我们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根据课题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之以渔”必将“终身受用” ,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二,儿童在校生活单调、枯燥,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再加上课业负担重,造成了解现在的“高分低能”现象。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仅仅依靠“高分”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是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利于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儿童的学校生活,对在孩子们面前展示一个五彩斑斓的知识与智慧的世界有重要作用。把学校建设成孩子们幸福的乐园,使他们从小充分体验到追求未知世界的无穷乐趣。第 2 页 共 4 页第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是一个把课本知识溶入实际生活的过程,是教材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所以它是教师加强学习的一个过程。只有多看书,扩大阅读面, “多一只眼睛,多一份留意” ,多做积累,才能客观正确的认识自然、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做出合格的教具并正确使用它。教具在教学中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利于师生共创学习气氛,动手又动脑。但制作教具仍是关键一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具以生活为基础教材来源于生活,它捕捉了生活的一个小场景,是生活中的“小火花” 。而就生活而言其自身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它是对课本教材的诠释,也是课本教材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例如:根据热能转化为动能的物理原理,可以制成简易蒸汽机,从而证明真理的正确性。主要材料为肥皂的非机动肥皂军舰,即是根据表面张力原理制作而成,使表面张力这一不易觉察的物理现象得以直观再现。因此,制作这样的教具,是以生活经验为前提,取决于生活。一句话“生活即教材,教材即生活” 。二、教具必须具备直观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从具体形象为主要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结合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性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程度。此类教具在化学实验中表现比较突出,尤其在变色问题上更具有说服力。第 3 页 共 4 页三、教具要有启发性教学实践证明:教具是学生的“溶栓胶囊” 。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 。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和掌握现象规律的前提下相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其思路的“通车” 。譬如,小学数学上的相向问题和相对问题是一个重难点,在解决这一问题是假如是凭空讲解即费时又不会取得效果。倘若用两只由玩具组装的动力装置模型,即可把相向与相对问题分别展示于学生面前,即有路程的测量,又有时间的计算,身临其境,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使学生顺利通过逻辑思维强的“险关” 。四、教具要有新颖性创新教育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探索,它包括课堂组织、课堂气氛,引入相应教学媒体等诸多方面。教具作为教学媒体对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积极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可靠途径。我觉得这里教具的“新颖性”重点指“一些违背生活常规的事实中,如生活中水火不容,但根据乙磷遇水产生大量热量,达到蜡烛着火点,点燃了蜡烛。这一铁证事实,就易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打开思维的闸门,从而提高了教学成功的机率。五、教具要有安全性有些教具有一定危险性,主要来源于药品的腐蚀性等,所以在操作时要注意按照操作程序,正确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第 4 页 共 4 页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多媒体的深入开发,远程教学等先进设备的介入,加入教具自身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限制,使教具的粗俗性容易暴露。但它仍以取料方便、制作简便、易操作的优势决定了在我国教育现况下不可取代,反而地位会得到相应提高。着力抓好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落实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这一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创新教育铺设出一条更为平坦的道路。四川省珙县孝儿镇中心学校 何贤勇2001 年 6 月作于宜宾第二师范学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