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批批 准准 书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对鑫华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修订,现批准发布。自 2011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批准人:鑫华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二 O 一一年二月一日21.1. 总总 则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我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危险化学吕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发生的一切安全生产事故。包括:(1)化学品泄漏事故;(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火灾爆炸事故;(3)其它安全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点,我公司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事故后对人的伤害。3(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负责综合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并指导下级单位进行完善预案和组织演练。各部门和下面的各个岗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预案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4)预防为主,演战结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要加强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2 2 本公司危险性分析本公司危险性分析21 公司概况鑫华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民营煤化工企业。二 OO 三年建成投产,现从业人员 50 人,其中生产一线工人 30 人。主要产品为煤气,年产 4000 万 m3,煤焦油 1200 吨,副产品机兰炭年产 4 万吨。主产品煤气,副产品兰炭,全部销往距公司 300 米处的山阴化肥厂,煤焦油外销。本公司地处山阴县城南 4 公里,西临北同蒲铁路(距岱岳火车站 1 公里)大运二级公路直线距离 1 公里,东距大运高速公路10 公里(最近开口处)交通非常便利。公司占地 4.8 万平方米,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北邻山西金源化肥有限公司(山阴化肥厂)4,东南距两个自然村各两公里。主产品煤气用专用管道直输化肥厂,副产品兰炭大部分供山阴化肥厂。公司道路为水泥路路面与 208 国道相连。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危险目标有:煤气、煤焦油2.2.1 危险特性2.2.1.1 煤气成份主要是 H2、CO、CO2、N2。其中 H2、CO 为易燃气体,含量分别是 H2:1320%,CO:2528%,CO2:911%,CH43-5%,O20.8%,煤气泄漏后可使人中毒,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浓度遇明火可发生燃烧或爆炸。2.2.1.2 煤焦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煤膏,混合物,有害物成分:CASNO65996-93-2;危险类别: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2.2.2 健康危害2.2.2.1 一氧化碳有毒,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深度中毒可致死。2.2.2.2 氢气:有麻醉作用和窒息性。在高浓度时,由于正常氧分压的降低而造成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可出现麻醉作用。2.2.2.3 煤焦油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5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2.2.3 环境危害2.2.3.1 氢气和一氧化碳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2.2.4 燃烧危害2.2.4.1 一氧化碳:易燃,爆炸极限 12.875%,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2.2.4.2 氢气:易燃,爆炸极限 5.087.5%,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体与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2.2.4.3 煤焦油有害燃烧产物 CO2、CO。3 3 组织机构与职责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1.1 应急组织机构名称:山阴鑫华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领导组组 长:祝占君 副组长:贺加权 李海龙 王 有成 员:兰蔚祥 李如金 贺国维 王瑞强 吴继祥 丰建6文 石建坤3.1.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准确掌握事故动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方案;保障人身安全,控制事故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如突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分析与处理及事故登记。3.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3.2.1 组织体系不(如下图):3.3 .2 指挥机构及职责3.3.2.1 总指挥职责(1)组织制定分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安排日常的演练和培训;(2)负责应急救援人员、货源配置、队伍的建立、调动及调整;7(3)确定副总指挥为现场指挥;(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事故后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3.3.2.2 副总指挥职责(1)在总指挥的安排下组织预案的定期演练与培训;(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3)保持在应急状态下与总指挥和指挥中心的联络;(4)事故后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测评,给指挥中心提供应急行动结束的依据;(5)帮助总指挥完善预案。(6)当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之职。3.3.2.3 通讯队职责(1)在平时要注意维护通讯设施,保证有关人员的通讯设施工具常处于良好状态;(2)在事故处理时要力求各专业队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讯畅通,及时将总指挥的指令传达到位;(3)保证对外(相邻企业及政府机关)的联络;(4)按总指挥的决定来负责事故中、后的消息发布。3.3.2.4 保卫科的职责(1)在平时负责厂区的治安;8(2)发生事故时负责设立警戒区域;(3)按事故的发展形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4)应急结束后,负责组织恢复现场秩序,并协助其它部门人员工作。3.3.2.5 消防科职责(1)对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性的地点进行监控和保护;(2)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任务;(3)要严密监视火势及泄漏情况,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4)应急结束后,要负责现场的处理,使之恢复。3.3.2.6 抢险抢修队职责(1)在平时抢险人员进行演练,熟悉事故现场的地形、设备、工艺等;(2)在事故状态下,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扩大。3.3.2.7 医疗救护队职责(1)日常工作中提高急诊处理水平,为事故救护提供经验;(2)保持应急能力,如灾后的帐篷、药品等的配备;(3)发生事故时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9(4)应急结束后,继续观察受害人员的病情,并对伤害情况做出结论。3.3.2.8 供应科职责(1)对分公司的运输道路要熟悉,并维护本队所有运输工具使之完好;(2)在事故中负责应急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资的供应;(3)事故抢险结束后要负责将器材等可重复利用的设备归位。(4)在发生地震或洪水灾害时,要进行通路等的应急工作。3.3.2.9 防化队职责(1)平时熟悉防化服、防毒护具的使用,及解救受害人员的方法;(2)在有毒物质泄漏或火灾中产生毒烟场所的事故中,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3)在事故中心区域抢救未能自行脱离现场的人员;(4)帮助抢险抢修队对事故结束后的现场进行处理;(5)监控震后或洪水过后的危房情况,紧急情况下组织避险,避免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3.3.2.10 监测站职责(1)对本公司内部的毒物分析要熟练掌握;(2)事故状态下快速检测样品,确定毒物种类,包括有毒物质的分解产物,有毒杂质等,为中毒人员的急救、事故现场的应10急处理方案以及染毒水、食物和土壤的处理提供依据;(3)在事故现场周围一定范围内检测有毒或可燃物质的含量;(4)监测结果即时报告指挥中心帮助总指挥作决定;(5)事故结束后对周边环境要进行检测,确定事故影响后果。4 4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检测公司生产处于高温,所使用的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煤焦油是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工艺管线长,设备容量大,生产高度连续,且这些特点对安全生产都构成不利因素,必须加强检测采取必要控制措施。42 生产过程检测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各车间工段岗位设仪表控制室、气体液体分析化验室,工艺管线、主要设备、设有取样点,重点部位设自动分析、自动报警、自动联锁装置。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液体成份每半小时进行检测一次,分析化验室外设有机械通风柜,检测人员在柜中作业,防止中毒、有害气体散失影响操作人员健康。43 事故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措施。抢险救援采取岗位自救、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救助三种方式。其方法是根据现场工艺特点、设备状况、道路、通风等情况采取11切断气源、卸压、降温、断电、清洗置换等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定的技术措施。事故救援人员必须戴防腐蚀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进入高浓度作业区应戴防毒面具、氧呼吸器等防护用具。现场作业必须两人以上,一人监护、一人作业。坚决禁止非岗位、非专业人员进入现场。4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及撤离条件、方法应急救援队伍调动由现场指挥统一调动。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撤离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无法控制事故蔓延,无法推进救援工作。(2)周围人员设备不受威胁影响。(3)现场与周围相关设备管道隔离。撤离方法是:A、集体从逃生通道撤离。B、分散从不同通道撤离。45 预警行动一旦值班经理对预警、现场应急、全体应急做出最初的分级后,调度指挥中心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应急的类型和位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事故现场采取专项应急行动,在总指挥的指挥下,通讯负责人向厂外组织和政府机构做出最初的通报。46 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办公室。12外线电话:03497098866外部应急通讯方式:(1)发生火灾不能立即扑灭时,拨打火警 119 报警,并同时报告火情、着火设备、着火地点。(2)供电系统出现异常时,与供电公司联系请求援助。(3)人员伤亡严重时,拨打急救 120。发生事故时,由总指挥判断事故的程度来进行事故上报。5 5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51 危险区的分级(1)易燃、易爆区:萝茨鼓风机、机焦炉、焦油池(2)高温作业区:机焦炉(3)有毒气体作业区:萝茨鼓风机、机焦炉(4)粉尘作业区:煤场、卷扬机。52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现场隔离区划定方式、方法按照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性质、状态、数量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的大小来划分。(1)第一类:气体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A、Q1 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危险性混合物的场所。B、Q2 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13C、Q3 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性较小的场所。(2)第二类:火灾危险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及焦油、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气、液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