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生产管理学 中级培训教材 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一、 生产运作的含义 (一)生产运作的概念 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传统观念认为生产是把一定原材料转化为特定产品的活动,即物资资料生产。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概念得到了扩展。现代观念认为,生产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这里的“财富”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服务等无形产品。搬运工、邮递员、售货员的劳动一般都不创造有形产品,他们付出的劳动仅仅是使有形产品实现其使用价值,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样也创造了财富,他们从事的也是生产活动。因此,现代生产概念把物质型生产活动和服务型生产活动统一起来,统称为生产运作,或者生产。我们在本章中对二者将不作严格区分。 (二)生产运作的过程 生产运作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组将输入转达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构成的,而产品则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具体来说,生产运作是将生产要素输入到转化过程,通过转换后输出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这个转化过程构成了企业生产系统。见图 8.1。 从表面上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生产运作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如果将这两类企业的运作方式的特征加以归纳,可以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转换过程。在制造业企业,输入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资金等被转换成最终产品。在服务业企业,输入的仍然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和资金的某种组合,输出的是服务。因此这两类企业生产运作都是服从输入转换输出这样一个基本过程的。 当然,两类企业的生产运作也有其特殊性。有形产品通常是先生产后消费,因此制造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与其营销过程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服务业则是生产消费同时进行。服务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服务产品的消费过程。因此,服务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与营销过程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表 8.1 是不同企业的生产运作的构成。 表表 8.1 不同企业生产运作构成举例不同企业生产运作构成举例 企 业 主要输 入 转化过程构成 主要输 出 制造企业 土地、设备、劳力、原辅材料、能源、动力、时间、信息等 制造技术制造技术:设备、工具、工装、工艺; 制造设施制造设施:厂房、布置、运输、服务; 制造规模制造规模:能力安排;加工深度;任务安排、协调;物资、物流控制;质量检验保证;人员作业规定与培训 产品及售后服务 零售企业 土地、房屋、劳力、货物、能源、动力、时间、资金、信息 商业技术商业技术:货架布置、营销及作业规范;设施:运输、仓储; 商品规模商品规模:服务深度、工作时间安排、货物与服务质量控制、 员工素质培养、 激励、选点与布局策略 商品与服务;使用指导宣传;选择咨询、导购 咨询企业 人员、时间、资金、信息、能源、设备 咨询技术咨询技术:理论、方法、技巧; 服务内容服务内容:规模、进度、效果控制、咨询人员培训 咨询意见、方案、战略、改进措施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实现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企业生产运作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生产运作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 狭义的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以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的编制、生产作业核算、生产控制与生产调度等。 2. 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是针对生产系统所进行的全部活动的管理。即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具体内容除狭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生产方向和规模的确定、工厂布置、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流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 本章所讨论的生产运作管理主要是狭义的生产运作管理。 企业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生产系统是其中重要的子系统。由图 8.2 可见,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经营决策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开发、生产系统、营销系统处于执行地位。研究开发是生产运作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系统的技术保证和后盾;生产系统又是营销系统的物质保证和后盾,而营销系统又要为生产系统和研究开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保证生整个生产适应市场需要。因此,生产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 由此可知,企业生产系统不能孤立存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目标。因此,生产管理必须按企业经营目标去实现产品在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必须把资源合理利用放在重要位置,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必须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灵活、快速的应变能力。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由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可知,广义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运行、生产系统维护,具体内容见图 8.3,在企业初建和重大发展时期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内容。 如果企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生产系统已形成,产品战略基本稳定,生产系统设计和维护工作大大简化,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相对集中在系统运行方面。所以,狭义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将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高效、低耗、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优质服务,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生产准备和组织 生产准备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方面的准备,人力准备,物料、能源的准备,设备完好运转方面的准备。生产组织是生产过程组织和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生产过程组织主要是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衔接的问题;劳动过程组织主要处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 2.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 3. 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指围绕完成生产计划所进行的各种检查、监督、调整等工作,包括实施生产作业计划、产品及半成品的进度控制、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生产现场管理等。 三、生产类型 (一)生产分类 人类生产活动错综复杂、种类繁多,虽然任何生产都遵循相同的原理,但不同的生产类型特点各不相同,管理规律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类型划分。通常可按性质把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劳动服务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对这两类生产划分出更具体 的生产类型,如图 8.4 所示。 (二)物质生产的生产类型 物质生产的生产类型划分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可通过产品品种、产量、生产重复性等因素来衡量。产品品种越多,同一品种的产量越少,生产的重复性越低,则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低;反之则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可按照工作地担负的工序数目的多少来具体判断,工作地担负的工序数目越少,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按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生产类型可分为三种生产类型: 1. 大量生产。产品品种少,同种产品的产量大,产品和生产条件都稳定,生产的重复性高。 2. 成批生产。这种生产类型的产品品种较多且相对稳定,产量较大,生产条件比较稳定,各种计划期内进行成批轮番生产。根据产量的大小,又可将成批产品分为大批、中批和小批生产。 3. 单件生产。产品品种多,产量很少或是单件,生产很不稳定,不重复或偶尔重复生产。 由于大量生产与大批生产之间、小批生产与单件生产之间在经济效果和对生产组织的要求方面都是接近的,故在实际中又将生产类型分为大量大批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点如表 8.2 所示。生产与社会需求相关联,当社会需求稳定时,大批大量生产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生产形式;当社会需求出现多样化、多变性状况时,大批大量生产由于缺乏适应性而难以见效,生产运作管理就要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面寻找出路。 表表 8.2 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 生产类型 特征 项目 大量大批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 产品品种 产品产量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工艺装备 生产设备 设备利用率 劳动分工 要求工人技术水平 劳动生产率 计划管理工作 生产控制 产品成本 品种变换 少而稳定 很大 高 专用、高效 广泛采用专用设备 高 细 低 高 较简单 容易 低 难 较多、较稳定 较大 较高 部分专用 专用、通用设备并存 较高 较细 较高 较高 较复杂 难 较高 一般 多而不稳定 单个或少量 低 通用 通用设备 低 粗 很高 低 复杂多变 很难 高 易 (三)劳动服务的生产类型 1. 服务的定义及特点 服务是服务企业提供或同物质产品销售一起提供的、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一切活动和利益。服务是企业与顾客在接触中发生的活动,是无形的,不涉及实体所有权。同有形的物质产品相比,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1)无形性,即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无法计算和度量服务。(2)不可分割性,即服务的生产(服务提供)与消费过程几乎同时存在而无法分割。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也是顾客消费服务之时。如顾客购买理发服务的过程,就是理发服务的生产过程。(3)异质性,即服务的提供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因此服务的构成与服务的水平难以保持一致。(4)不可储存性,服务的无形性以及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使服务不可能像有形产品一样被储存起来,以备将来出售和消费。(5)无所有权,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实体的所有权的转移。 上述几个特征中,无形性是服务的基本特征。 2. 服务业生产的特点: 按经济学对产业的分类,服务业属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分销业、保险、银行服务、教育服务、公共行政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服务。服务企业是提供劳动服务的企业,但也有些服务企业从事制造性生产,只不过制造性生产处于从属地位,如餐馆中制作各种食品。与制造业相比,服务性生产的特点为:生产一般有顾客直接介入,生产过程是在与顾客的接触中进行的;生产过程没有产成品库存;生产过程相对分散,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质量难以测定。 3. 劳动服务生产类型的划分 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纯劳动服务和一般劳动服务两种。纯劳动服务型生产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如咨询、培训、指导等。一般劳动服务则提供有形产品,如批发、零售、运输、邮政等。 按照与顾客直接接触的程度,分为三种类型:纯服务型、准制造型、混合型。其中纯服务型是指那些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报务;准制造型是指不接触顾客,仅从事信息处理等劳动服务;混合型介于二者之间,实际工作中往往视为纯服务型进行管理。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界限。见图 8.5。 按劳动密集程度、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可将劳动服务生产分为四种类型:工厂型服务、作坊型服务、大量型服务和专职型服务。见图 8.6。工厂型与作坊型服务以及大量型与专业型服务的差异在于用户参与的程度不同,前者由于用户介入较少,服务过程较规范,服务系统也有较明确的前、后台。前台与用户直接打交道,后台则与用户没有直接联系而与制造型相近似;后者则是用户紧密介入的,前后台很难区分,服务性更鲜明。而工厂型与大量型、作坊型与专职型服务的区别则在于人员与设施装备的比例关系,前者技术装备可能起着更大的作用,而后者人员素质作用更大。 与顾客接触程度 低 高 工厂型服务 航空公司、运输公司、饭店、娱乐业、旅游、电讯公司 作坊型服务 医院、诊所、汽车修理站、其它修理行业 劳 低 动 密 集 程 度 高 大量型服务 零售行业、批发业、学校、政府行政机构 专业型服务 律师事务所、私人医生、心理咨询、建筑设计、公证处、各类职业咨询公司 图图 8.6 按二因素划分的劳动服务生产类型按二因素划分的劳动服务生产类型 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生产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生产系统的运行是在生产过程组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基础。 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技术准备至产出成品的全过程。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原材料投入生产至产出产品的全过程。 制造业中常见的产品生产过程有两类不同形式:一是流程式生产过程,指的是从工作开始一端投入原料,然后按顺序经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