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论我走了我走了中的循环式主题结构中的循环式主题结构周别文学研究一-论我走了中的循环式主题结构戴秋霞张新木内容提要:法国当代小说家艾什诺兹的我走了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费雷在事业和生活上的种种冒险经历,揭示并阐释了构成循环式结构的消失,遗弃,位移,厌倦四个主题,深刻描绘了当代法国人的精神生活,折射了人类彷徨与孤独的心境.关键词:艾什诺兹我走了主题形象作者简介:戴秋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与文学.张新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符号学与文学研究.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thematicanalysisofanovelnamedImGonewrittenbyJeanEchenoz,acontemporaryFrenchwriter.Thepaperconsidersthecyclicstructureofthefourthemes:disappearance,abandonment,displacementandennui,whichtightlyconnectwitheachother.Itisshownthatthewriterrevealsperplexityandlonelinessofhumanbeings.ItindicatesthatmodernWesternersareinvagrancyandcanhardlyfindaspiritualhomestead.Keywords:Echenoz,ImGonem,themes,imagesAuthors:DaiQiuxiadaiqiuxia625sohu.comisaPh.D.candidateinFrenchatNanjingUniversity,Nanjing,China(210093).ZhangXinmuxmzhang56yahoo.eom.cnisprofessorofFrenchandPh.D.supervisoratNanjingUniversity.Nanjing,China(210093),specializinginFrenchliteratureandsemioticstudies.在当代法国文坛上,让?艾什诺兹以其作品的怪异风格和独特魅力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实验小说的先驱,艾什诺兹对文学领域内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让?艾什诺兹也许是当代小说家中最懂得将环?156?境,符号,语言这些我们时代的特点化为艺术的一个了让?艾什诺兹所开辟的领域,承载着我们周围的所有符号,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快能让人进入的.但一旦进入现场,读者就会在其中发现一台惊人的机器,一个真论我走了中的循环式主陶正的意义加速器.“(勒布伦 7)艾什诺兹的小说我走了于 1999 年出版,荣膺当年龚古尔文学奖的桂冠.小说的主人公费雷经营一家画廊,销售现代艺术品,然而画廊的生意每况愈下.为了找寻出路,费雷离开妻子苏珊娜,几经周折,在北极寻得宝物.回到巴黎后,费雷又遭遇了宝物被窃,财政赤字,心脏病发等接二连三的意外和打击.之后,当他以为一切已经好转,并决定与埃莱娜结婚时,却又被婉拒.一年的漂?自与历险过后,费雷依旧孑然一身.除夕之夜,身心俱疲的他回到过去与妻子共同居住的地方,怎料苏珊娜早已搬家.费雷懊悔绝望,别无他法,惟有再度离开.龚古尔奖评委认为,这本小说用令人难以置信的简洁语言刻画了主人公在事业,性生活,情感生活上的冒险,成功,挫折和彷徨,是当代法国人精神生活的写照.而小说中展示的四大主题及其相互承接,则是这部作品的隐性叙述逻辑.总体而言,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通过在文本中的不断复现而得以确定.主题近似于一种原型,不过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具体可感的.加斯东?巴什拉无疑是主题分析的先驱.古希腊人认为,世间万物主要由火,土,水,气四种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繁衍的家园地球.巴什拉借助这一四元素说,提出了一种四元素诗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想象亦是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作家的想象力常常倾向于一种元素.可以看出,在巴什拉的主题分析中,四要素构成的球体结构的中心,便是人类的物质想象.人类经由这四种要素,衍生出无尽的想象.不过巴什拉很快发现这种分类的局限性,难以用于分析纷繁复杂的种种想象,因此写了五本书(火的精神分析,水与梦,空气与幻想,土地与意志的梦想,土地与休息的梦想)来分析这四种元素,并指出每种元素的双重性.在他看来,每个形象并非由于自身而获得价值,其价值源于它所辐射的意义网.(参见 BergezlO3107)“从巴士拉尔开始,不可能再谈论意识的非物质性了,也很难不通过相迭的形象层来感知意识了.在他之后,意识的世界,随之而来的诗的,文学的世界,都不再是先前那副模样了 O99(布莱150)受巴什拉四元素诗学研究的启发,我们可以在小说我走了中发现一种循环式主题结构,四个主题不断出现并贯穿于整部小说:即消失,遗弃,位移,厌倦:消失遗弁储四个主题借由因果关系前后串联成环状,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式主题结构.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一环状结构看作关涉世间万物的球体主题结构具体投射在我走了这部小说中,甚至是在当代法国社会这一平面上形成的二维图像.在这一循环式主题结构中,每个主题都通过一些具体形象凸显出来.对这些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构成及所展示的内涵,我们可以从深层把握这一动态主题结构,探寻其成因,细细品味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消失:逃避无情的现实消失是我走了中揭示的第一个主题.小说中讲述了主人公及一些次要人物的消失:费雷,德拉艾,薇克图娃,苏珊娜,蓓琅瑞尔,鲽鱼等等.首先,叙述者预述了费雷,德拉艾和薇克图娃的消失:而要是有人还明示他,今晚相聚于他家中的三个人,每一个都将在月底之?157?当代外国文学 No.1,2009前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消失,当然包括他在内,那么,他的不安无疑还会更添三分.(23)费雷即将在巴黎消失六个月,出发前往北极寻宝.这段时间内,他在巴黎的消失似乎并未带来任何影响.没有人注意到费雷的消失,仿佛这与任何人都毫无关系,唯有一堆信件可以证明他的存在.但是,一旦付清账单,再丢弃无用的传单,广告等信件后,就只剩一纸法院的传票,告知他三个月后与苏珊娜办理离婚手续.德拉艾也以自己的方式消失不见.按其妻所言,德拉艾独自一人死于家中.然而,在德拉艾葬礼上,舞动的圣水刷不慎飞砸在棺材上,发出空空的声响.读者不禁会对此产生疑问.他果真去世了吗?倘若没有,人又在何处?在后面的情节中,德拉艾将以新的身份再次出现:本加特内尔.薇克图娃在费雷出发去北极之前就人间蒸发了.费雷在一次睡梦中突发心脏病.当他苏醒后,就发现薇克图娃不见了.不过在读者眼中,薇克图娃的消失并不显得十分突兀.自她搬到费雷住所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有一种预感,她随时都会离开.她来时并没有带多少东西,仅仅只有一个小旅行箱,一个背包,进门后放在门口,仿佛就在火车站的寄存处只放一个小时.(28)薇克图娃为何消失?我们可以在作者的上一部小说一年中找到答案.早晨醒来时,薇克图娃发现菲利克斯(费雷的全名为菲利克斯?费雷)没了气息,当即决定逃亡.在大约一年的时间中,她四处流浪,直至与她以为早已不在人世的菲利克斯重逢.由此,我们在作家的另一部小说中找到了薇克图娃消失的谜底.此外,蓓琅瑞尔和苏珊娜搬家.158.后也不知所踪,而鲽鱼永远消逝了,他被冻死在一辆小型冷藏卡车中.为了表达“消失“这一主题,作家运用了两种形象:气息和交通工具.人们呼出的气息通常是无法看见的.不过在极地世界里,气息成为一种可以看见和触摸的物体,因而它也可能消失:但是,话语一旦从口中传出,响得实在也太短暂了,很快就凝固住了:由于它们在空气中一瞬间里就被冻僵了,你只消随后伸出一只手去,就可以让词语零散地从空中落下,词语慢慢地融化在你的手指头上,然后喃喃呢呢地消失.(38)气息在空气中瞬间凝结,似乎成了有生命的物体,不过生命十分短暂,很快就在指问融化消失了.它的呢喃自语仿佛是在为自己转瞬即逝的生命哀伤叹息.或许它也尝试过反抗,然而是徒劳,它无法摆脱自己的宿命,别无选择,唯有等待自己的消失.交通工具则是表达“消失“主题的另一种形象.作者在小说中描写了多种交通工具:破冰船,汽车,飞机等.费雷脚踏在实地上后,看到醋栗号破碎在这一片迷雾中,它庞大的船体溶解在轮廓中,然后,那些轮廓线本身也溶解在它们的交叉点中,而最后,那些点终于也消失殆尽.(36)破冰船如同极地世界的幽灵,在幻觉世界的迷雾中晃荡,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模糊淡出.我们几乎可以怀疑它是否真正存在过.冷藏小货车也在行驶中瞬间消失在远处.“有两个年轻女人她们后面的一辆冷藏小货车则飞也似的驶远了.“(94)宽阔的马路一直延伸向远处的地平线,只看见远论我走了中的循环式主题结构处一片汽车尾气的迷雾.这是汽车留下的痕迹,它证实了汽车曾经的出现和现在的消失.飞机迅速滑过天空,一眨眼就消失不见,却在空中留下了痕迹,“划出一道鲜亮的玫瑰色直线“(142),构成一幅迷人而又凄凉的画面.飞机在落日余辉中划出的鲜亮直线,使人联想到流星.它在黑夜的苍穹中发出强烈的光芒,如此眩目耀眼,却如昙花一现,瞬间便消失于天际.在当今时代,消失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上演.这一主题揭示了个体在信息爆炸,人口膨胀的现代社会中渺小的地位.个体的消失并不引人注意,对社会不会造成影响.不过,消失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个体可能会选择消失,以积极的行动来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二,遗弃:追寻全新的生活小说似乎还寓示,人们为了摆脱现状,会选择放弃目前拥有的一切,去创造全新的生活.费雷在经营画廊时,发现人种艺术逐渐兴起,就“悄悄地放弃了塑型艺术家“(20).他的感情生活也如死水般沉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便毅然选择离开妻子,出发前往北极.除对家庭的遗弃之外,费雷始终不断地寻找和遗弃女性,有时也是被遗弃的对象.众多女性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苏珊娜,萝兰丝,若丝琳,薇克图娃,蓓琅瑞尔,极地姑娘,索妮娅,埃莱娜等等.妻子苏珊娜性格暴躁,夫妻生活枯燥无味,压力很大.情妇萝兰丝住在一间小公寓里,那里的生活同样单调乏味.在驶向北极的破冰船上,费雷结识了护士兼图书管理员若丝琳,但在下船后便离开了她.薇克图娃内向拘谨,她抛下费雷,人间蒸发了.女邻居蓓琅瑞尔的香水令人迷惑,她在费雷去北极期间搬了家,连同刺鼻的香水味一同消失.极地姑娘热情好客,但费雷只是在镭锭港与她共同生活了几天.在一次业务会面中,费雷认识了索妮娅,她的歇斯底里和纠缠不休令费雷厌倦.埃莱娜则美丽,冷艳,性感.费雷与她的第一次见面是因为心脏病发入院.埃莱娜常常来医院探望.尽管她美艳无比,“费雷从见到她的第一秒钟起,就感觉到在他们之间事情是不会成的“(109).几经周折终于走到一起后,费雷买了一套大公寓准备结婚,然而却遭到埃莱娜的婉拒.费雷不知如何与埃莱娜相处.显然,他对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除夕之夜,埃莱娜宁愿与一个富有的艺术家一同度过,这与我们所了解的埃莱娜完全不符.“所有与埃莱娜有关的事情都混合了惊奇她的外貌与苦涩不可捉摸的性格.“(Rochlitz2oo)费雷再次被遗弃,在感情生活上又重新回到原点.小说对相互遗弃的特征也作了展示.这些女性从未向费雷敞开过心扉.他们存在内心交流的障碍,彼此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沉默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显着特点,尤其是埃莱娜.费雷将追寻女性看作捕获性猎物,其中不包含真情实感.小说中的爱情被性欲化了,只剩下身体的欲望与激情.“情爱甚至性爱这些字眼在先锋文艺家那里都显得那么荒唐,只有生理的欲望,肉体的迷醉,形而下的消受贯穿于先锋文本之中.“(王洪岳 107)除女性外,小说中还描写了另一类被遗弃的社会“废物“.吸毒者鲽鱼是被边缘化了的人物.十二区的街道上还游荡着一些第三世界的移民和上了年纪的侨民.这些人被社会所遗弃,作者借助作品重新将他们推人我们的视野.艾什诺兹还运用一些事物形象来体现“遗弃“主题.拉布拉多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