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立、完善建立、完善“2+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体系的思考控体系的思考付付韧韧、 、冯冯桂桂艳艳、梁、梁宽宽正正(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034)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等方面的内容。教学管理方面的监控内容,体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与标准。在落实教学质量要求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方面进行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教学过程方面的监控内容,反映了教师教学工作上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导方面。在教学质量形成的主导方面进行监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对象方面的监控内容,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体现了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对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进行监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建立一、建立“2+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体系的意控体系的意义义(一)是(一)是进进一步落一步落实实教育部教育部“质质量工程量工程”的要求的要求随着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重视过程监控。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职教育的人才不仅要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而且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将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等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能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因此建立和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是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要求(二)是落(二)是落实实工厂化工厂化办办学理念的要求学理念的要求针对“2+1”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监控体系,是落实工厂化办学理念,对保证“2+1”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有重要作用。按照工厂化办学理念的要求,通过学校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院根据“工厂化办学”理念要求,研究、探索了“2+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是落实“工厂化办学,办工厂化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1”教学模式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类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都体现了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借鉴了国内外成功职教模式,教学计划体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2+1”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了职业教育技能、实训为核心的主题。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强调在技能训练中获取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建设上,强调建设以实训为特征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三)是巩固和(三)是巩固和发发展展“2+1”教学模式成果的需要教学模式成果的需要建立针对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模式和体系,完善监控机制和保障机制,强化检查与评价,对“2+1”教学模式稳定实施,教学成果的巩固与应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实行“2+1”教学模式成果已非常显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制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计划已体现在各系的教学计划中;“2+1”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目前贯彻的“6+2”课改原则体现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了职业教育技能,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以教师职教能力测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使师对自己承担的课程的性质、地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考核方案时体现了能力培养这个重点,贯彻了“6+2”课改原则。进一步深化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了以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落实了“工厂化办学、办工厂化大学”的办学理念。“2+1” 教学模式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已经形成了建立了专职顶岗实习管理人员队伍,加强了顶岗实习的教学和指导,制订和实施了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强化了顶岗实习实地检查力度和信息沟通,顶岗实习取得明显的效果。二、目前教学二、目前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的控的现现状和存在的状和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现状学院建院以来,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和监控体系建设,学校制定和下发了有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文件;初步形成了监控体系和人员队伍;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控控制度和措施;开展有关工作。教学实践证明,进一步建立的学院领导、教务处、教学督导处、实施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监控,各系系主任、教学副主任监控所属教学研究室的教学工作,各教学研究室主任监控本室教师、教师之间互相监控教学工作的层级质量监控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级各类人员定期深入课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听课,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学生实习的企业单位,全面了解教学和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检查和评价;加强了教务处宏观管理、目标管理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强化了各系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实施具体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二)存在的问题由于在认识、人员、制度、方式手段、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不足,使教学质量监控存在很多弊端。1.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认知不足,监控目的难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重视不够,制订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和实施,缺少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投入和关注,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无法实现。2.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教学质量监控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监控评价,监控评价过程中较少或没有注重吸收社会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缺乏引入社会的评价监控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全面性,反馈的信息较为片面。3.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监控的手段和方法缺乏。教学过程监控不够均衡,对学校教学秩序监控严格,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还重视的不够;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较重视,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采取的方法和激励措施还不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较重视,而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测评缺乏有效的办法。 三、建立完善三、建立完善“2+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体系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在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障的需要,建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的规范有机整体,是一个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多层级、全方位,校内监控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立体监控系统。(一)(一)实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施多元化的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控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2+1“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不仅仅是校内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各系(部)及教研室,应该包括学校的各个相关部门,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部门到相关职能部门人人关注教学质量问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需要全员参与、全程支持。要明确各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职责和任务,在体系的运转中各部门要保证目标一致、信息畅通、调控有力,对体系存在的欠缺要主动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整改报告。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要认真调查研究体系的运转情况,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不断改进体系的相关环节。还应吸纳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多元化、多层次的反馈信息。(二)建立全程化的教学(二)建立全程化的教学质质量量监监控控教学质量监控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教学、职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到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全过程加以监控。针对招生工作、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执行计划修订、排课工作、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检查、考试工作等主要工作流程,明确主要环节和相应的工作程序,做到运行流程的清晰明确,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好运行。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实施、检查、监控、反馈、调整,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三)建立(三)建立畅畅通的校内外信息反通的校内外信息反馈馈系系统统针对“2+1”教学模式,建立校内校外教学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系统。校内信息反馈系统, 要研究开发网上评价系统,教务处和各系要认真组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同行评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至少在期中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教务处、教学督导处每个学期可采用问卷或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评教信息;每个任课教师期中、期末对任课班级学生的学风状况要进行总结,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部门;各系和所属教学研究室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师互相听课,了解情况,开展教师评教工作,互相帮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外信息反馈系统,首先要建立社会(学生家长)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各系要通过辅导员按专业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网络,通过学生家长收集社会评价信息,定期开展信息反馈工作;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社会评价信息。其次建立企业(用人单位)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教学管理人员和各系领导利用学生与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机会,了解企业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的意见。三是在合作信誉好、关系稳定、专业对口的企业内聘请兼职教学质量监控员,对我校到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四是建立每年一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全面反馈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信息。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闭环的重要保证,信息反馈必须沿着质量监控体系的环节、程序反向传递质量信息,形成闭环。要注意可靠性以及信息的通畅,同时应有专人对反馈的结果进行跟踪,保证问题的解决落实。各部门获得上述校内外监控评价的反馈信息后,须将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整理。要认真研究,应及时把改进和处理意见反馈给信息来源单位,有关宏观和共性的信息汇总至教务处或学校有关部门。坚决杜绝听之任之的现象发生,对于因主管部门处理不及时或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四、修四、修订订、完善适合、完善适合“2+1”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模式下的规规章制度章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监控系统,制定、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保证“2+1”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根本,是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顺利、有序、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几年来,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一定作用。如何把已制定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修订成更适合促进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充分保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2+1”教学培养模式顺利实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2+1”教学培养模式中的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已占到整个教学计划 40%以上,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应逐渐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但是,目前学校实训设施还不足,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还不尽人意。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应是重点研究的项目,学校应组织吸纳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学科带头人等,对实训基地、项目组及学生进行实践过程监控。真正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才是高职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所在。要加强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制定完善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监控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要坚持工作月报制度、顶岗实习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实地走访制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