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光的直线传播 2015 光现象练习 姓名_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下列实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日食或月食现象 B、 射击时用“三点一线”的方法瞄准。C、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D、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 km/s.(2)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 、 “小” ) 。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填“会”或“不会” )传播速度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4)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1、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1、区分光学现象、区分光学现象( )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 镜花水月 B、 坐井观天 C、 海市蜃楼 D、 立竿见影( ) (3)一人通过平静的湖,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2、光的反射规律 ( )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30,反射角是 。 两光线的夹角为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度,当镜面顺时针旋转 20 度,则入射角为 度, 两光线的夹角改变了 度。 () (4)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减小 B、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C、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 (5)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则入射角为 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 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1.5108km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 的缘故,其中 每一条光线 (填“遵循”或“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 ) (2)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 ,让 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A 、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 )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 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这 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4、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5 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m。这人向平面镜前近 2m,他在 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 、 “不变” 、 “变小” ) 。 (2)如图 4 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水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与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3) 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如图 7 所示,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4)一个人位于平面镜前 5 米处,人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 2 米,则人和镜 中的像的距离减少 米,人到镜中的像的距离是 米,镜中的像大小将 。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像的大小只跟 大小有关,跟距离平面镜的远近 (5)上题中,若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 1m 处,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 ) 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在木板上 接受到人的像(填“仍能”或“不能” ) ,表明平面镜成的 是 像 () (6)下面情况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 从照相机的小窗口中看到了北海的白塔B、在静静的湖面上,映出柳树的倒影 C、光源通过小孔所成的像D、晚上开灯后,能从窗口玻璃上看到屋内的东西 (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小 B、物体越大,它在平面镜里成的像也越大 C、平面镜越大,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就越大 D、 平面镜竖直放置比倾斜放置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要大 3、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1 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种光的传播规律。 (1)日、月食的形成;(2)水中倒影;(3)看到水中的鱼;(4)海市蜃楼;(5)杯弓蛇影 (6)杯中筷子弯折 2.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属于同一种光现象的连接起来 (1)日、月食的形成 A.从水面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偏折 (2)水中倒影 B.手影 (3)看到水中的鱼 C.用放大镜看地图 方法总结: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的区别_。 ( )多选 下图所示的六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 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4. 关于光的折射错误说法是 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 B、入射线和法线与折射线不一定在一个平面内C、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 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5. 如图所示三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6. 某同学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看到水中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 C看到“水中飞翔的鸟”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水中的鱼就是它本身 ( )7. 下列几种情况中成实像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B、放电影时人们屏幕上看到的像C、人站在岸边从河水中看到的游动的小鱼 D、从放大镜中看到被放大的微小物体 ( )8.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 四、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一) 、光的反射实验1、如图,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1)第一步:改变入射角的角度,观察的_角度如何变化,并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记录下来,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日全食现象 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酒杯在镜中成像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放大镜把文字放大E酒杯在镜中成像F酒杯在镜中成像经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 F 向前折或向后折, 观察_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论是: _ 2、 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半圆形面板为平整的木板,半圆右侧可沿中线 ON 向后翻折,其中 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没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 实验时, 当入射 光先后 为 EO、CO、AO 时,反射光先后 分别为 OF、OD、OB。(1)将表格填写完整 (2)实验时,将入射光线改为 FO,反射光线为 OE;入射光线改为 BO,反射光线为 OA; 入射光线改为 DO,反射光线为 OC。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_。 (3)实验时,入射光线为 DO,沿 ON 将半圆面板向后翻折后,如图乙所示,反射光线不见了,再将半 圆面板翻回到原处,反射光线又出现了。从这个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_ 3、平面镜成像: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了观察的更清楚,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该实验应该在_的环境下进行。 (填“较亮” “较暗” ) (2)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虽然成像不如平 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 一步观察 A、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 距离_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入射角0304560反射角0304560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EO202AO3CO甲乙A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5)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_这一侧观察(填“A”或“B” ) ,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 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像(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 (8)作图题: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