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力红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创新性校本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力红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 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 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 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 的过程。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从这些特点看,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身就包含创新的因素。而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创新性校本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校本课程 开发还包含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我们学校所开展的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我们把校本课程开发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 能力上。我们学校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创新性校 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在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 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一、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创新性校本课程既然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必然要依据创新教育的有关 理论来进行开发研究。参加全国中小幼创造教育典型经验专题研讨会的专家们提出: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 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 的一个信念是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 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导向,其目标是培养符 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从本质属性上说,创新教育属于一种新型的人才培 养模式,它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 体系的统一体。关于创新教育,国内已有许多专家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创造教育,就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 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和创 造力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 更加注重知识的增量和流量,注重知识创新、传播及使用,形成知识(存量)传播与使用 (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的良性循环。即是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教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应教他们“是怎样”和“是谁”的知识”。“创造教育,是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 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 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 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 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 创新能力。根据专家们的创新教育理论,我们在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力求基于创新教育的 理念,来贯彻教育学理论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一)贯彻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开发各种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课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忽视甚至抛弃德育绝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 发,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教育学理论中的德育 知行统一原则,要求教育者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 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行动,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要求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但不是“理论加实 践”“读书加劳动”“学加干”,而是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思 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我们开发各种道德体验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道德体验的各 种情境与道德实践的多种机会,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目标、计划与安排中有序地展开, 以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实践体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防止德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抽 象的概念,空洞的词句。(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开发各类选修课和各类兴趣活动课当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人的遗传素质与生长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人的个性差异,这是 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思维品质 和个性心理倾向。这在每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智力水平的不同,才能特长的不同,个 性性格的不同与兴趣爱好的不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这种个性差异进行教育教学的原则就 是因材施教原则。我们的各类选修课与各类兴趣活动课就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发的,目 的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得更多一些,使有特长的学生能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使有各 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在他们所乐意参与的课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二、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运行机制(一)强化德育功能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作用就是把人塑造成人,就是培养和发展 他的人性。”我国教育家吕型伟则这样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核云盖顶,而在于人类 心灵的残缺,在于道德的堕落。”教育是一项将人塑造成为人的传大事业,它的重要任务就是抑制人与身俱来的兽性而竭力培育还显得十分脆弱的人性。而人性的程度差异的衡 量标准,则永远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对人类个体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体现在学校教 育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育。德育担负着培养人之为人的重任。如果撇开德育去奢谈 什么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强化德育功能。(二)弘扬学校特色从总体上看,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 规定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几乎不可能照顾到各校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性。而且,千 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 人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亦即学校要根据具体 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根据我校正规正常加特色独创的办学理念,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要努力从创造发明与学 科竞赛去凸现我校的特色。(三)培养创造精神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蕴蓄着某种创造潜能,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这种创造潜能最 活跃的涌动期,好奇心、敏感性、跃跃欲试的勇气即其最明显的体现。但是,好奇心易在 日复一日的司空见惯后丢失,敏感性易在烦琐芜杂的日常生活中麻木,而跃跃欲试的勇气 则易在杰出人物的伟大发明创造的光辉照耀下消亡。许多人的创造潜能就是这样被沉埋 于心底,长期尘封甚至霉烂掉了。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积极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维护其敏感性,鼓励其敢试的勇气,使学生产生探索未知领域的 渴望,形成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需要,并具备“我行”“我必行”“我能创造”“我必创 造”的信念。(四)注重实践体验校本课程要克服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状况, 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自主选择探究。它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广阔空间。这样,才会使学生自己寻 找问题,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校本课程 开发,必须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必须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性,同时要考虑某些 活动课程能得以实施的场地与设施。(五)建构开放体系社会在发展变化,学校在发展变化,办学条件也在发展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要遵 循这些发展变化,不能一经开发,就一成不变,固守袭用,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而不闻不问 社会世事的春夏秋冬。尤其是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更要睁大眼睛,密 切关注社会的各种变化,让这些变化及时地反映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因此,校 本课程开发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六)考虑学生负担校本课程不能开发多少就开设多少,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然就会 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开发结果与开发初衷的南辕北辙。这就要求我们恰当地处理好国家 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1996 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规定,整个高中课程三年共计 3195 课时,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板块构成。 其中占总课时 90.1%的学科类课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课 程占总课时的 62.4%,限定选修课程占总课时的 12.2%至 18.7%,任意选修课程占总课时的9%至 15.5%,活动课程占总课时的 9.9%。这些比例就是我们开设校本课程数量上的一个度,我 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住这个度。根据上述 6 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建立了图示如下的创新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运行机 制:目标定位:体现学校特色提高学 生素质条件分析:教师能力学生实际场地提 供社会变化 课程开发:选择课类确定内容探讨方式反馈 实施过程:培训教师编写教材制定方 案操作实施评估内容:道德素养兴趣培养特长发 挥潜能挖掘三、创新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环节(一)明确目标创造发明活动课的开发,不仅仅是把它作为对我校劳技课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更 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即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一个必要途径;德育 实践体验课的开发,要基于大德育的理念,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都能有切 实的提高;各类兴趣活动课的开发,既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 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又要寻找和挖掘学生潜在的 能力与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学科类任意选修课的开发,不仅要巩固和 扩充学生从必修课中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努力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成为某些学科中的 尖子。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 成功。(二) 落实教师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 我们首先根据原有的师资力量,将开发与实施的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优秀骨干教师身上。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德育高级教师商伯逊老师负责开发与实施德育实践体验活 动课;省级教坛新秀、全国优秀教师黄林负责创造发明活动课的开发与实施;省教坛 新秀吕吉尔等优秀教师负责各类选修课与兴趣活动课的开发与实施。此外,学校还授 权各负责老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决定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讲座和作指导。 但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高素质并不都是现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也并不是仅靠 少数骨干教师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还长期开展对全校教师的校本培训,不仅使全 校教师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使骨干教师的特长优势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 而使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得以落实。(三)确定场地许多活动课的实施需要配备专用设施的特殊场地,如果没有特殊的场地,许多活动 课就只能停留在设想中而无法切实开展。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我校开发与实施创造 发明活动课程之初,我们就在老校园内专门设置了一幢劳技发明活动楼,并在其中设 钳工实验室、制图室、作品制作室、作品陈列室;在实验大楼设配有无线电技术专用 教室摄影暗室;此外,还提供校园花圃、农场和科教实验厂等活动场所。2000 年学校 搬迁后,我们在新校区内的科技馆、体艺中心等建筑设施中,为许多活动课的开展提 供了设施现代化的场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