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腾讯的危机在于,目前支撑整个腾讯大厦的那只小企鹅根本就难当大任,必须另辟新枝, 在更加前沿的基础性原创技术领域,开发出足以支撑腾讯帝国基业的技术成果。否则,腾 讯危矣。腾讯的发家史正如马化腾所言:“我的复制可以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腾讯的发家史 就是一部复制史。阅者不要抠字眼,笔者并非意在否认腾讯公司的大量科技成果。我的意 思是说,支撑整个腾讯事业的技术力量尚处于应用技术的末端。腾讯公司在基础性、前沿 性、革命性技术的发明创新方面严重不足,公司的持续发展后劲乏力。举例来说,Windows 操作系统诞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基于 dos 平台的图形用户界面,并 不是独立的操作系统。但是微软对 Windows 的开发坚持了“傻瓜化”的技术路线,以极大的 亲和力赢得了广大普通用户,有力地推动了微型计算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 1985 年到 1998 年的 13 年,Windows 的技术终于发展成熟。占据了 pc 发展前沿,而今全世界都不得 不服从微软制定的游戏规则。小企鹅可以吗?腾讯有类似的核心技术吗?目前维系整个腾讯帝国的支柱就是 QQ 这款即时通讯软件,腾讯的产业链都捆绑在这只 小企鹅身上。当 3Q 之战打到大家桌面上的时候,腾讯吃惊地发现:一家公司的发展不能 只相信群众。说过: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360 以免费为盾,安全为矛, 将深大北门对面的腾讯大厦憾三憾、摇三摇,腾讯之惊恐如其公关部刘总经理之情绪,泪 崩失声。为什么?1、尽管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这个历程还只是刚刚开始。主流的通讯手段 进入以手机为主的时代仅仅才十多年。看看诸位手中的名片,有哪张名片的联系方式第一 个写的是 QQ 号码?换句话说,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只是人们日常交通的辅助。2、即使是在网上,QQ 并非不可替代,而替代之法,周总已经交给我们了。可惜的是周 总太性急,行动准备不足。如果早些时候推出自己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此役恐难分伯仲。 QQ 的可替代性是腾讯事业的巨大隐患。当然在短期看来,这种隐患还没什么,腾讯也不 是吹出来的。3、腾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赶上好时候,在于先人一步,在于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于 QQ 的附加品和衍生品以 QQ 为圆心,开发新的服务产品,通过用户通过在线体验,不 断的增值。这是一种商业的成功,却没有给对手形成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说白了,就是有 一定技术背景的商业运作。但是 it 丛林,技术是永远的王道!这个技术根基现在看起来太 薄弱了。在遭遇新贵挑战的时候,这个所谓的王者心惊胆战。所以说,QQ 有霸主之象, 但还没看出来有王者之相。再繁茂的花朵、再肥硕的果子,只要看一眼它的根基,也知道它凋落的日子。复制的成 功,也正是复制的隐患。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还没有完全走出神话时代,3Q 的激情碰撞似乎 擂响了战国时代的鼓声。缺乏更加前沿的核心技术,腾讯帝国其势危也。未来,在一个真 正的挑战者面前,百亿资产、6 亿用户、数千员工,也许就只是一些数字。说腾讯,是为了说深大。未来五年,深大的生存境地将发生巨大的变化。1、港校来深办学是迟早的事情,据悉有 两所香港名校进驻深圳的日程已经确之凿凿。2、南方科技大学立意高端立校,虽然遭遇暂 时难产,五年却嫌太久。3、哈工大深研院已经与市政府达成在深招本科生的协议,其他两 校也在逐渐融入深市。深大与这些学校的交往,合作当然是主流。但深圳素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传统,加 上一娘九子,竞争不可避免,深大人再不警醒,再不努力,很可能在五到十年之内沦为特 区的二流学校,光荣地肩负起为特区子弟当保姆的重任。我非常希望这是危言耸听。腾讯的危机告诉深大人两点:其一,危局已定,退无可退,自己不强大,就只能遵从自然法则;其二,一家公司战胜对手的唯一决胜条件是有对手学不到的核心技术,是给对手 制定游戏规则。对一所大学来说则是这个学校的人!她的教师、学者、培养的学生足够强 大,强大到足以在某一地立足、某一省立足、甚至某一国乃至全世界立足。人才培养即“立校之本”!遍翻深大“十五”、 “十一五”规划, “本科立校”的思想始终坚持,但 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却尚付阙如。所谓战略,一般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全局性、宏观性的方案和对策。若论 一事物之战略,既要有宏观把握又要有一定的行动方略。概括起来莫不过观念认识, 目标定位,行动计划三者。否则,战略极有可能变成纸上谈兵的谈略。本文只是本人对深大人才培养战略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观念问题。一所大学的根基在哪里?在她的首要职能教学!正是有了强大的教 学、培养的素质过硬的学生、维系了饮水思源的校友,大学才能在高校丛林中立于不败, 日久弥新。所以笔者反“科研强校”之成语提出“教学强校”!(提教学并非反科研,大学的 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去年张磊捐给耶鲁 8888 万 8888 美元,国人震撼,痛斥者不乏其人,但笔者能够理解。 张磊说: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可以想象,国内的大学都在热衷放科研卫星的时候,有多 少大学把学生的培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张磊的抉择,类似笔者的经历,我要是有那么 多钱也捐给深大 8888 万 8888 元,哪怕是人民币。我不好臧否以前的学校、老师,我毕竟 从那里走过来,但的确是深大改变了我的命运。这种经历从个人看是一种机缘,但是从一 所大学来看,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办学思路。耶鲁不会给张磊吃小灶,深大没有给本人发 特贴。一所大学能使学生最受益的是她能够以组织的形式、制度的构建、机制的运作、精 神的熏陶、能力的塑造让学生受用终生。章校说:我从来不讲马化腾是深大培养的。大学需要有这样的风骨!大学所做的一切, 精致最细微处,是在实践一种教育理念,不是为了培养某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天才。发 展、成长、成功,根本就是非常个人的事情个人的努力、抓住了机遇。办学即是为了 这种高度个人的发展提供我们所认为相宜的准备必要的素质、心态、能力、知识等等。况且,人有多种多样,成功有多种多样的。取得一定成就、有一定社会影响是成功,做 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幸福的人生也是成功。大学的人才培养战略,应着眼于人,一个 完整的人,一个基本的人,一个客观的人,而不是一个部分的人、一个拔高的人或一个抽 象的人。教学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校友强,校友强则深大强。二、目标问题。即深大培养什么样的人?“深大简介”说得非常清楚:以培养“素质好、基 础好、上手快、转型快的事业骨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但笔者认为还不够具体,缺 乏深大的特色。发乎其上,取乎其中,目标应该高远一点,方显其导向、引领的作用。深大要旗帜鲜明的提出: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 工商业巨子为己任。这一目标与当前表述目标的关系,前者可以看作是最高追求,后者可以看作是基本目标。提出这一目标理由有四:其一,深大办学不足 30 年,其富豪校友数名列全国前十,是唯 一一所“白身”高校,这种成就是提出这一目标的事实基础。其二,这种成就与深大所处的 时代背景、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她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当今中国,有几所 高校与改革开放如此密切相关?有几所高校的命运随着改革的命运而辗转沉浮?屈五指可数。其三,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创造了无数财富富豪,但大部分富豪还只是金钱的代名 词,鲜有精神富豪、文化富豪、慈善富豪、科技富豪。史玉柱抒写了一代商人的诚信传 奇,马化腾开创了国人沟通的全新方式,周海江诠释了中国的服饰美学,典型或出于偶 然,但还有更多的毕业于深大的工商业校友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深大有理由将这一传统 继承下去。其四,深大办学 27 年,逐渐形成了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 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生思维敏锐,勇于尝试,敢闯敢干,创业激情和能力高于内地高校。很多世界名校都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有的在建校 之初就确定的,有的则是偶然形成的。比如牛津是英国的“首相之家”;剑桥培养了很多外 交家;耶鲁被成为“总统摇篮”;西点是“美军之魂”。国内比较著名的高校也都有自己的人 才培养强项。特色与综合、倾向性与多元化在大学发展中绝不矛盾,而是一种有利的互补。三、行动建议1、营造更为适宜的人才培养环境。大学与环境的互动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深大 从外部环境来看,准确定位,固守深圳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深大的不二选择。深大服务深圳 社会的方式不是被动适应,不是迎合,而是引领、批判和创造。因此,应当将深大的影响 力因子考虑到发展规划中去。 “城市,因大学而不同”,大学以自己的存在影响城市,以自己 的毕业生影响城市。希望在若干年后有人会说:深圳,因深大而不同。从内部环境来看,深大校园里还缺乏足够的人文气息,缺乏人与人之间静态相处的适宜 空间。老师上下班开着车进进出出,学生上下课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忙忙不知为何?因 此笔者建议,十二规划可否将人文环境营造考虑进去,通过小环境改造,给学者和学生制 造“邂逅”,也给思想和智慧制造“邂逅”。目前,深大还没有像样的酒吧、书吧、茶室、咖 啡屋、音乐驿栈和学术书店。仅有的几处休憩书吧如文科楼湖边,图书馆南馆地下一层都 非常有气息;北馆地下一层的水吧光线太昏暗,旁边又是自习室,建议置换到其他地方; 小西南食堂旁边的那些小店商业气息太浓,跟街上的店没有什么区别,缺乏大学的味道, 建议改造。内部环境改造还有一个建议。深大现有 25 个学院,培养特色并不突出,校园里见面先问: 你是哪个学院的?开运动会不打旗号分不出来彼此。其实我们实行的小院制,专业与专业 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应该个性鲜明、色彩斑斓才对。比如服饰、社团、活动领地、行为 方式等等。包括给校长信箱写信,很难看出“哦,这口气,是学法律的”、 “这个是文学的笔 调”、 “这个显然是学经济学的”。对此,笔者涉猎不多,不敢多言,提出来而已。2、关于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建议。取消撒胡椒面式的统一免去学费和发普通奖学金制度(以下简称“免奖制度”) ,试行收费 上学与奖学金分离的“收是收,奖是奖”制度。收费多少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奖助学金分为 入学奖、毕业奖和校友奖,以及绿色通道基金和勤工俭学基金。原因:其一、 “免奖制度”使深大连年来成为研招报考热门,却难以吸引最优秀的生源。这 主要是当前研究生招生制度造成的,如汕头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并没有深大这么优惠的条件, 该校某专业每年招生都招不满,最后不得不大量接收调剂生,而调剂的考生都是名校的落 榜生,素质大大高于直接报考该校的考生。其二、 “免奖制度”客观上鼓励了统一高考式的研 招做法,招到的学生多是考霸,但未必都有研究潜力。其三、 “免奖制度”不利于激发研究生, 尤其是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以 2010 年为例,我校毕业 7 百余名硕士研究生 考上博士的仅仅 27 人。而申请延期毕业的有 62 人。部分研究生养尊处优,四处兼职,慵 懒之风甚行。假如以每年招生 1000 人计算,学校给研究生的免奖总额达 6 千万。这 6 千万可以这样花:1)入学奖。设立入学特别奖,每届新生,每人 15-20 万,奖励 100 名优秀新生。获奖名 单由学校组织专门委员会评定,评奖范围包括推免入学的所有新生。对申请者的条件进行 匿名评审,主要考察综合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宁缺毋滥,入学成绩和排名仅仅作为参考。 此举用来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深大。设立入学一、二、三等奖学金,由于收取学费,该奖项可人人有奖,但奖金数额根据总 成绩高低各异。特别奖获得者可以兼得该奖,三等奖学金垫底,金额等于第一年学费。 (约 占之前免奖投入的 45%50%)2)淡化学年奖,设立毕业奖。淡化研究生以学年为单位的评奖办法,学年奖主要奖励在 校研究生的社会服务、组织管理、党务班务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而设立毕业奖,则奖励研 究生两到三年的学习中取得的学术上有成就。理由:其一、研究生第一年入门,第二年积 累,第三年出成果,以学年为学术成果的评定单位,太过仓促,不利于研究生潜心学习, 长远计划。其二、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专业、选题、兴趣、难易程度) 。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