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美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剖 析内容提要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健全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从本质上讲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涉及到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和行为决定了公司在什么状态下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2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效的或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由经营管理公司股东不能做过多的干涉;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经营者从股东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出发使用控制权 1 公司治理结构在经济运行中具体表现为两类公司治理机制:一类是内部治理机制公司的出资者为保障投资利益在公司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明确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具体表现为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决策权力分配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安排;另一类是外部治理机制公司的出资者通过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控制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它是通过企业外部主体(如政府、中介机构等)和市场如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并购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发生作用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行使事前的监督和治理,避免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外部治理机制则是一种事后机制,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确的公司信息披露本文主要就中美上市公司治理模式作一简单对比,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一、美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3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尽相同在美国由于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自由发展较少受到政府、工会、管理机构或银行的影响形成了发达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流通活跃的证券市场与此相适应美国的公司采用的大体上是一种以外部监控机制为主的治理模式即主要依靠高效运行的资本市场来监督企业经营者美国实行单层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为公司的执行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聘用首席执行官(CEO)为核心的管理层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他们从董事会获得经批准的战略计划并负责实施以公司业绩向董事会负责美国的董事长一般兼任公司的 CEO 因而拥有很大的权力对董事会及经理层的监督则是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实施借助由独立董事和外部审计师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多数的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等机构实现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作为公司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激励机制则采用经营者持股和经理股票期权即给予经营管理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一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使所有权和经营权互相制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美国公司治理机构的特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4(一)以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会结构董事会作为公司资产控制权的拥有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是典型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在公司机构设置上没有独立的监事会业务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合二为一董事会既作为决策机构行使业务执行职能也作为监督机构监督业务执行独立董事是指公司制企业中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 3 由于独立董事不象内部董事那样直接受制于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因而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独立判断一方面可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经理层遏制内部人控制现象(二)股权高度分散美国股份公司的股票大多为公众所持有这一方面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出于“谨慎人原则”分散投资通过一定的投资组合来降低其投资风险避免因其投资过分集中于某些企业或行业而使自身遭受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律上的限制法律严格禁止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工业和商业公司的足够起控制作用的大宗股票因此美国多数上5市公司缺乏控股股东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4(三)股权的流动性强股东主要从股票交易中获利并不真正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所有权的分散使得个人股东也不大可能对其所投资的公司具有控制权只有通过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卖掉所持该公司的股票而选择其他公司的股票)的方式来选择代理者形成对公司行为的约束由于存在十分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经营者一旦管理不力就可能由于公司被接管而淘汰出局这就决定了美国公司股权具有高度流动性(四)较为严格的外部市场控制股权的高度分散和频繁流动、股东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导致经营层权力膨胀监督失控制约了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转效率作为一种替代外部竞争性资本市场起到了约束美国公司经理人员行为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发挥的一是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二是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6自安然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对公司治理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久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该法案事实上是对美国 1933 年通过的证券法的一个修订该法案涉及成立审计师监督委员会、审计师独立性、公司责任、增强财务报告揭示等十个方面就上市公司治理而言该法案主要从规范监督审计事务所、上市公司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5(一)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该法案规定上市公司要在公司董事会内部成立审计委员会成员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每一位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不能从该上市公司中获取咨询费用或其他补偿费用也不能是该上市公司或其附属机构的关联人员该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聘请审计事务所、决定审计费用审计事务所向该公司提供的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都要事先获得该委员会的批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建立适当的机制和渠道收集和处理任何同会计、7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相关的意见该意见可以是来自公司本身也可以是来自公司的员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有权在必要时聘请独立的机构对其关注的事项进行咨询和评估为此每一个上市公司都要建立适当的基金以便上述业务的开展(二)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要对本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负责该法案规定对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财务报告上市公司的CEO 和 CFO 要同时附上书面申明保证递交的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该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上市公司的任何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试图采取任何方式欺骗性地影响、胁迫、操纵、或误导为该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服务的审计师都是非法的如果上市公司被要求重新准备其财务报告是因为处置不当导致重大不符相关规定的话该上市公司的 CEO 和 CFO 要将下列利益返还给该公司(1)在财务报告发表后一年内的上市公司对他们作出的任何奖励(2)上述时间内出售该上市公司证券获得的任何利润8(三)审计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当审计事务所对一家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业务服务时该审计事务所就不能同时向该上市公司提供下列每一项非审计业务服务会计记账业务、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执行、价值评估业务、精算业务、内部审计外援业务、管理功能或人力资源服务、中介和投资顾问、投资银行服务、同审计相关的法律和专家服务、以及任何其他委员会不准许的业务对于任何其他没有包含在上述列示中的非审计业务包括税收业务服务事先必须获得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批准为保持审计独立性该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审计事务所要对负责该公司审计业务的合伙或者是负责评估该公司审计报告的合伙人至少 5年更换一次如果该上市公司的 CEO、CFO、主计长、主要财务负责人等在本次审计业务开始前一年内曾受雇于该审计事务所并参与任何一项该事务所针对该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该审计事务所为该上市公司提供任何审计业务服务是非法的9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根据我国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涉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外部独立审计五个方面 6(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选举和更换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等(二)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定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制订增资本或减资本方案;制定公司的基本10管理制度;聘请公司经理根据经理提名聘请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三)公司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聘请或解除有关管理人员经理列席董事会会议(四)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董事会成员、经理、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根据公司法第 126 条的规定监事会的主要职权是检查公司的财务监督公司董事、经理的行为(五)对于外部独立审计事务所的聘请公司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公司法第 175 条只是规定公司的财务报告“依法经审查验证”11作为对公司法的一个实质上细化的补充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引入独立董事的监督模式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量作了原则规定它赋予独立董事下列特别职权重大关联交易认可权;提议聘请或解聘外部独立审计事务所的权力;独立聘请外部咨询机构权力;向股东征集投票权等随后中国证监会又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强化了独立董事制度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第一、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尊重中小股东或投资人的利益我国现行股权结构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根据投资主体身份的12不同人为地将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并强调国家高比例控股如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国家股的比例高达 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 80%以上其二是将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把绝大多数国有股纳入非流通股的范围如我国1200 多家上市公司中 80%90%是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其中尚未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比重高达 60%以上这种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流通的状况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短期行为、上市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的不正当关联交易甚至是控制股东的“抽血”行为等很多控制股东肆意掠夺中小股东情形的出现第二、董事会独立性不强决策监督职能失灵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公众股东过于分散且力量弱小董事会大多由控制股东任命的内部人控制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现象比较普遍可以说管理层占据着董事会的大多数席位而且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比例相当大董事会实际上很大限度地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在这样一种格局下董事会往往受控制股东意志的影响无法独立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它与管理层的高度重合也使其无法对经理人员保持独立的监督以致职能失灵13第三、监事会有名无实对董事会监督制约不利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实中监事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监事会并不拥有控制董事会、管理层的实质性的权力监督作用虚化从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来看监事会并不拥有任命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其职权仅限于业务的监督权而又没有提起诉讼权等的司法救济权的保障监事会对董事会、管理层而言毫无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公司监事任免机制的设计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实践中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主席是企业内部提拔上来的绝大多数公司监事会副主席和其他监事会成员也是企业内部提拔上来的由于监事会成员在身份和行政关系上不能保持独立,其工薪、职位基本上都由管理层决定因此实际上监事会根本无法担当起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第四、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和信用机制三个方面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把关、证券分析师对上14市公司的追踪分析、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的评价、证券市场内在规律的制约和人力资本市场的评价等应该说多方健全的监控有利于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有利于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很好地履行职责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包括缺乏一套科学的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制度股东们选择公司经营者困难重重;政府对股票市场的监督还存在诸多漏洞;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