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表汪永智汪永智目前,全国在校中职生有 2000 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各条战线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全面把握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自 2009 年联合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整个调研共有 21 个地级市的 69 所中职学校和省直属的 23 所中职学校参与,回收学生调查问卷 8200 份、教师调查问卷 2460 份,同时获得各市教育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123 份。调研组还集体到 8 个地级市的 20 多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调研组部分成员利用暑假到 18 个地级市为德育课教师培训班授课的机会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地级市教育局、中职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以及中层管理人员、学生的座谈会 46 场,有 800 多人次参加。参加抽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 36%、女生占 64%;现在为一年级学生的占 44%、二年级学生的占 49%、三年级学生的占 7%;独生子女占 17%,来自农村的占 45%,来自县城的占19,来自地市级城市的占 9%,来自广州、深圳的占 27%;家庭人均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的占 34%,3000 元至 6000 元的占 30%,6000 元至 1 万元的占 19%,1 万元以上的占 17%;生活费主要来源靠父母的占 79.5%、来自亲友支持的占 4%、来自学校和国家资助的占 2%、靠自己打工的占 3%、靠借贷的占 0.5%、11%靠其他来源;原本想升入普通高中的占 49%、想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占 51%。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向上,但又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热情关爱、真切关心,需要中职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促进广大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呈现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调查表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着、贡献着。调查发现,广大在校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表现出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给人以自信、阳光、可爱的美好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追求进步,热爱国家,拥护改革开放政策。调查显示,71.4%的学生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历史的选择;91%的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90.2%的学生赞同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注重学习。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占 67%),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有 70%的学生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78%的学生认同“遵守社会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的观点。这些说明学生比较注重道德素养和道德习惯的养成。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法律素养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71%的学生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观点表示反对;80%的学生对“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6%的学生对“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观点持反对意见;74%的学生对“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观点表示反对。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77%的学生认同“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80%的学生认同“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的观点。广大中职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为社会服务中锻炼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坚持常年双休日在社区提供维修家电等服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广东粤剧学校为一名患重病的学生举行“爱心捐款”活动,短短两天收到 3 万多元。汶川地震后,很多中职学生踊跃捐款。努力学习、钻研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查发现,他们学习起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非常用功,不少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在实验室、操作室度过,渴望早日掌握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们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都很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创造的灵感,技术作品不仅在全省、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而且有的申请了专利。仅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有 500 多人次获得专利证书。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适应能力较强。他们不怕吃苦,做事认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受到学校教师的赞扬,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如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进入工作状态迅速、吃苦耐劳、尊重师傅、团结工友,被称为“标准的小工友”,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留在企业工作。多才多艺,富有个性,市场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进校后,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感动,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潜力得到挖掘。他们的多才多艺得以展露,得到认可,品尝到成功。如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组建的学生百人艺术团,多年来坚持送文化下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东莞卫生学校的学生们积极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了解高新技术力量,努力做合格现代人。一些中职学生存在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问题一些中职学生存在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问题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有些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理想观念过于现实,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经济利益。有的学生对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有的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文体活动没有兴趣,在班集体中做“边缘人”。这些学生大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上。调查显示,只有 58%的学生能够根据将来社会的需要来选择自已的职业,有 39%的学生认为以后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和稳定,有 35的学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对自已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的占 51%。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前期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会学习。进入中职阶段后,他们对全新的课程学起来更感费力,尤其是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以致影响到他们对新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的学生来校读书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或是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厌恶课堂,厌恶学习,上课睡觉、精神不集中、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近年来有的学校每学期有 10%左右人次的学生补考或重修课程。调查显示,有21%的学生表示学习缺乏针对性,带有盲目性;有 26%的学生认为一定要老师不断督促才能学好;有 21%的学生不喜欢或比较不喜欢所学专业,说明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带有盲目性,或者根本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还有 18%的学生选择了“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说明一些学生对学习静不下心、钻不进去。思想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低,自我约束力不强。调查显示,只有 51%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到最后胜利,有 34%的学生表示不能坚持到底,与占 35%的学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占 37%的学生做到“经常犹豫”相佐证,反映出一些学生害怕吃苦、遇事犹豫、意志不坚定、缺少青春的朝气和勇气。81%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更多尊重,反映出大多数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有 53%以上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反映出部分学生内心顾虑重重,心理防线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不太了解行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不强。调查显示,有 17%的学生认同“有时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观点,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学习任务等方面不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和表现。有 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时,对今后从事行业的道德规范,只有 44%的学生有所了解、35%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21%的学生对此不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生还有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却一切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一些学生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缺乏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息息相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家长、同伴关系比较融洽,所占比例较高。但是有 3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感到孤独”、10%以上的学生没有“很谈得来的朋友”、10%以上的学生当同学有困难时不愿意尽力帮助。这说明在中职学生中有一部分比较孤独,有个别学生非常孤独,没有知心朋友,也不愿意结交朋友,自己封闭自己。有 18%以上的学生“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13%以上的学生对教师不太尊重。这说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着不扎实、不深入等情况。调查显示,有13%以上的学生与父母沟通不好,关系不很融洽;29%的学生“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充分显示出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更大关注。个别学生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较多。调查显示,考虑到有 1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的因素,仍有超过 12%的学生认为“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超过 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超过 18%的学生“不能处理好我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超过 1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有超过 2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关违纪处分规定的大概内容”。加强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的发展构想加强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的发展构想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喜悦与忧虑同伴、机遇与挑战同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要破解中职德育的难题需要构建一个“大德育”的建设框架,需要营造“大德育”的环境,需要构建富有实效的长效机制和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发展构想。一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不用。这是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因此,中职德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第一要义,坚持这个第一要义就要强调以学生成人成才为根本目标。二是把握两个育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办学要求的育人基点。这两个育人基点的把握情况是检验中职德育工作实效高低重要,也是反映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同度、知名度的主要因素。三是树立三个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要强化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和谐法治观,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带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影响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中职生的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观、差异性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观、人性化服务观等在内的正确中职学生观。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并围绕学生的特点去开展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教育等,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要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在民主法治、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文明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