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理工学200925 号关于做好关于做好 2009200920102010 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各系(部),南海校区:根据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院即日起开展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初审名单的评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名额分配根据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文件精神,今年我校可推荐上报的国家奖学金名额为 7 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为 170 人,国家助学金名额为 900 人。受名额限制,国家奖学金名额分配为:工程技术系、计算机技术系、经济管理系、文法系、外语系、汽车工程系、工商学部各 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按各系(部)在校生数比例,名额分配为:工程技术系 24 人、计算机技术系 19 人、经济管理系 53 人、文法系31 人、外语系 11 人、数码设计与制作系 3 人、汽车工程系 14 人、工商学部 15 人。2国家助学金,按各系(部)在校生数比例,名额分配为:工程技术系 122 人、计算机技术系 106 人、经济管理系 247 人、文法系169 人、外语系 53 人、数码设计与制作系 29 人、汽车工程系 77人、工商学部 97 人。 二、申请与评审1.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各班按照评比条件与标准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民主初评,国家奖学金每班的候选人为 1 人,励志奖学金每班候选人为 1 人,助学金每班候选人为 3 人,图书档案管理为 4 人。原则上,优先考虑大一没有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学费减免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优先考虑大二没有获得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优选考虑学习成绩优异,综合测评排名靠前,平时遵守纪律,不旷课,不迟到,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的同学。2.学生根据有关条件向所在系(部)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但在同一学年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只能申请其中一项,且 09 级新生只能申请国家助学金。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填写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附件 1);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填写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附件 3);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填写20092010 学年度 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附件 5)。3.请各班于 2009 年 11 月 4 日前将附件所列各项表格的纸质材料打印及电子文档各一份报辅导员处。同时提交相关贫困证明3(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需盖章)。4.由于上报时间较紧,请各系(部)配合抓紧落实有关评审工作。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一)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突出;5、在校期间曾获得过一等奖学金或“三好学生”称号。6、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学生。(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6、热心参加公益活动。7、在校期间曾获奖学金或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等荣誉。8、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学生。(三)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没有不合格科目;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6、热心参加公益活动。附件:1.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2.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3.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4.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5.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6.20092010 学年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学生初审名单表二九年十月三十日主题词:主题词:国国家家奖奖学学金金 国国家家励励志志奖奖学学金金 国国家家助助学学金金 评评定定 通通知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