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一生最为 著名的就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被公认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经 济学著作。他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乘数理论”代替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获 得了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人们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凭借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不但成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甚至是 20 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开 山鼻祖,而且他还能被置身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家的行列,能与亚 当斯密相提并论. 通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萨伊定律”与充分就业均衡 通论的核心是就业不均衡理论。凯恩斯认为,经典经济学只承认两个 失业范畴:一是摩擦失业,一是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理论基于两大前提:第一, 工资等于劳动力之边际生产力;第二,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效用就等于该就 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在古典经济学家眼中,资本主义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所有愿意从事劳动的人都会就业,只有自愿失业者或者正在转换就业位置的人 才会处于失业的状态。 凯恩斯反对萨伊有关供给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萨伊忽略了 货币这个因素。事实上,供给与需求不一定会平衡。他提出的法则是:储蓄动 机与投资动机不同,人们有可能储蓄过多而消费过少,而使 得储蓄和投资不一致,从而产生市场需求不足对消费品、生产资料需求不 足,供过于求,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与失业。 萨伊定律在西方具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最简单的一种是“供给会自 动创造需求”,意思是说,生产者进行生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消费,主 要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与其它生产者进行交换,以便得到他所需要的其它东西。 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存在着一种相应的需求。所以,按照 萨伊的说法,社会上一切产品都能被卖掉,因此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不 仅如此,由于每个生产者都尽量制造出最大数量的产品和别人交换。也就是说, 社会不仅没有生产过剩的现象,而且还能使生产达到最高的水平,即达到充分 就业状态。 二、有效需求原则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 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的购买力不足,并由此导致萧条。凯恩斯给 出了关系等式: 收入=产品价值=消费+投资 储蓄=收入-消费 因此,储蓄=投资 三、消费倾向 凯恩斯认为,当就业量增加时,总所得也随之增加。然而社会往往会出现这样 一种情况:总的真实所得增加时,总消费量也在增加,但没有所得增加德那么 快。这是一个心里法则,无论从人性来看,还是从具体事实来看,这都是毫无 疑问的。他详细列举了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 工资单位的改变,所得与净所得差别的改变,在计算所得时没有考虑到资本价 值的意外改变,时间贴现率的改变,财政政策的改变等;主观因素则包括:人 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 四、资本边际效率论文联盟*编辑。 凯恩斯把一种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与它的供给价格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这种 资本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是从资本资产在所生产的生 产物的价值中,减去为取得该生产物而支付的开支之后的剩余额。凯恩斯认为, 因为经济体系的现状是完全被动的、确定的,所以,对于未来的种种不同看法 足以影响目前的情况。也可以这么说,经济体系的现状是利益主体关于未来看 法的函数,人们对于未来种种情况的预期是自变量,而经济体系目前的状况是 因变量。因此人们在研究实际时间中运行的经济过程时,与被动的、确定的现 状相比,肯定对主动的、不感兴趣的未来更感兴趣。因此,凯恩斯特别强调预 期的重要意义,这一点给后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开辟了道路,对于现实生活的种 种行为提供了很强大的解释力! 五、利率与灵活偏好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所谓的“灵活偏好”和货币量。他说,一个人在 处置他的所得时 会碰到“个人心理的时间优先”问题。第一是消费倾向,在所得中有多少用作 消费,有多少以某种方式保留为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第二,他持有的所得或 储蓄保留为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的方式,可以是即期的、流动的,也可以是把 即期的支配权放弃一些时候,而由未来的市场状况决定。这便是“灵活偏好”, 利息就是放弃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归根结底,该书中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的对 策和政策,不外乎使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数值处于能维持充分 就业的状态。消费倾向、预期收益、供给价格与流动性偏好这四个变量系由人 们的自发市场行为所决定,因此,国家的政策很难加以控制。只有控制货币数 量,能由国家的货币政策所掌握。所以,国家必须直接进行投资来使社会的投 资量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的储蓄量,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失业问题。1992 年,席卷世界的大危机打破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的神话,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被现实中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冲突、繁荣 的危机两把利刃斩断;萨伊定律:“供给会创造自己需求”也在大萧条的冷酷现 象中摇摇欲坠。 面对国家经济衰败,工人失业剧增,产品堆集如山,工厂纷纷倒闭的社会现 实,作为研究国民财富增长,个人福利最大化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反思, 是经济学的传统理论:经济自由、国家不干预经济本身的错,还是现实背叛了 经济学理论,从而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一部分经济学家坚持自由竞争、国家 不干预经济(守夜人)的信条,认为过不了多久,萨伊定律必然会使经济复苏, 继而走向繁荣,而则有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开始反思经济学基本假设存在的 可能性,从而冀图重建经济学的大厦。 1936 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 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经发展 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时代,同时也宣告了“凯恩斯 革命”的开始。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从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他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他首先批驳了以往的“经典学派”的假设,指出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自愿失业”、“摩擦失业”,而且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此萨伊定律的对于充分就业 均衡的假设是错误的,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才是经常存在的。只所以如此,原 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为此他 提出“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灵活偏好规律, 成功的解释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凯恩斯认为,在资 本主义社会,需求小于供给是经济的现实,经济行为不在于研究供给而在于需 求,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通过这些原理,凯恩斯认为增加消费,引导投资、 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乘数原理,乘数原理的经济含义可 以归结为,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 往是投资的变动的倍数。通过乘数原理,凯恩斯得到了国民收入( Y )与投资 量( I )之间的确切关系,将其经济理论导向经济政策,并指导经济实践。 在工资与物价理论中,他分析了总需求的改变与物价水平的改变之间的复杂 关系,也就是货币数量的改变与物价变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增 加不能直接影响物价。在充分就业之前,货币增加能够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国 民收入,从而促使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在达到充分就业时,增加货币数量会导 致物价的同时上涨。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着一个失业大军,所以增加货 币数量 , 刺激有效需求,成为凯思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论的出世,使经济学从微观领域转入宏观领域,为国家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的创新,还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方面,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经济理论的价值在于其成功地的解释经济现象,又能正确的指导经济活动。 那么凯思斯理论做到了这些么?“看的见的手”是一只强健有力的手么? 纵观二战之后的多国经济发展现实,我们都不能发现凯思斯晃动的身影。从 日本到美国,从德国到葡萄牙,每一个国家,每一届政府都在为本国的经济增 长而殚思竭力。凯思斯理论也确实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看的见的手”可以无所不能,任何理论都有自己起作 用的前提,离开这一假设,理论在现实面前的就会束手无策,任何理论也有自 己的作用界限,过了极限,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凯思斯主义起作用的前提在 于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现实,在于国民经济的萧条,在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如 果离开这些凯思斯政策只能是一种无用的政策,同样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 的手”,在微观领域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的合理联合,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于常人意料。事实上 统治世界者,就具有这些思而之。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无故经济学家之奴隶。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夸 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早些晚些,不论是好是坏,危险 的则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在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为一 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面临着种种前有未曾预料 的情况,需要解决许多现实问题。我们不能为那些传统观念所束缚,同样也不 能为今人的教条所束缚,只有联系我国现实,只要实事求是,我想,我们为之 奋斗的崇高理想必将实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