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泥鳅水质优劣观察及处理方法经常保持池塘水质清新,不使其过度污染,并保证池塘水中有足够的营养 及溶氧,使泥鳅类能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加速泥鳅生长的重要条件。 如泥鳅生病、缺氧泛池等异常多半是因水质不良所引起,特别是高温的夏季尤 为明显。因此,常观察池塘水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 又复杂的工作,也是提高泥鳅产量措施之一。 一、影响水色的原因及水质观察 影响水色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有浮游 生物、悬浮颗粒、溶解物质、天空及土质反射等因素综合造成。但是浮游生 物数量及种类又是决定水色优寡的主体部分。根据池水水色可把水质划分几 个类型。 瘦水:水色呈淡绿色或清澈见底,透明度在 50cm 以上,水中浮游生物 量少寡,但有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少,有时出现使泥鳅难以消化的浮游植物, 此水质若迅速施肥,终属差水。 2、肥水:一般水色呈黄褐色、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在 25-40cm 之 间,说明水中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且易被泥鳅摄取,而且水中溶氧又丰富, 应正常的施肥。 3、老水:一般水质呈暗绿色、蓝绿色、灰色或混黄色,水质的混度大, 透明度在 20-25cm 之间,水中含有较多鱼类半消化及易消化的物质。此水质 若不及时采取注水、换水措施,就会使水质缺氧变坏;4、坏水:当水质变 成红棕色、褐色或黑色,具有腥臭味,这是水质严重污染的反映。它是浮游 生物在肥水基础上进一步繁殖而成,出现的蓝绿色或绿色的云层及块状、丝 状现象,即为“水花“。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全池缺氧浮头,甚 至导致大批死亡。同时水色的变化,还与投饵施肥的种类有关。 二、水质优劣标准及处理方法 衡量池水优劣的标准应具有“肥、活、嫩、 爽“的特征。“肥“表示水中有机物多,浮游生物量大且易使鱼摄取吸收。“活 “是指水色经常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的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嫩“是指水色 鲜嫩不衰,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大部分藻体细胞未老化。“爽“是指水色 清爽,混浊度大,透明度适中,水中溶氧量高。为使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水质的类型,应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物理法:一是用黄沙土及其它能使水质中悬浮物含量减少的物质来 提高水的透明度,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二是运用增氧和水质改良机械来促 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有害气体的散发,加快营养物质的繁殖和生长。三是对 坏水和老水及时进行换水和注入新水来改善水质环境条件。四是修建标准化 池塘,对池塘及时进行清游消毒,高产鱼塘每年清游一次,一般的养泥鳅池 塘每 2-3 年清一次。五是采用人下塘来回走动的搅塘方法,促进池底质有机 物的分解。同时在投饵也要掌握“四定、四看“的原则,坚持每天及时打扫食 场,清除残饵。 2、化学法:向池水中投放某些化学药剂,来迅速调节水质。常用块状 生石灰来改善水质 PH 值,投放氧化剂来增加水中溶氧和消毒、杀菌。追施 化学肥料来增加池水肥度,保证泥鳅正常生长的水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