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木乃县矿产资源简介吉木乃县矿产资源简介吉木乃县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可开发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后,除了能源、建材类矿产开发以外,其余矿种的开发仍然较为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条件限制、资金制约以外,缺乏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指导也是重要因素。为此,吉木乃县矿业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矿业结构调整;以体制创新,不断壮大矿业支柱产业地位,并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发展外向型矿业经济,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勘工作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促进地勘工作;不断完善矿业权市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使我县的矿产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吉木乃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矿产资源特点:吉木乃县位于哈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西与哈萨克斯坦的阿尔泰矿区阿尔泰扎马尔萨吾尔成矿带、南面成矿带相连。本区地跨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配套性好。区内以额尔齐斯构造挤压带为界,县内分属于 2 个成矿带,总体上分为北部科克森套成矿区和南部萨吾尔山成矿区,矿种齐全、优势矿产多。2、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概况吉木乃县处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西准噶尔古生代盆系。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明显,吉木乃县位于哈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西与哈萨克斯坦的阿尔泰矿区阿尔泰扎马尔萨吾尔成矿带、南2面成矿带相连。本区地跨两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配套性好。全县已发现矿产达十大类,29 种,其中:矿点、矿化点 114 处。金属、贵金属矿点、矿化点 62 处。非金属矿点、矿化点 29 处,能源矿产煤炭矿点、矿化点 21 处,放射性矿产铀异常点 3 处。吉木乃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铜、煤、粘土、天然碱、石膏、石灰岩、珍珠岩、萤石矿、锌、镍、钴、铀等,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金、天然碱、盐、大理岩、粘土、硭硝、石膏等。2005 年,已初步探明县境内布尔合斯岱金矿黄金储量达 20吨,开发前景及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注册资金 1000 万元,组建了吉木乃金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已开始进行金矿基础设施建设。吉木乃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葛尔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 4700-4759,东经 8533-8709。吉木乃县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北部,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 141 公里,总面积 8222 平方公里。全县辖 5 乡 2 镇 41 个行政村,总人口 3.7 万人,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等 16 个民族组成。县域经济以牧为主,农牧结合,是新疆的主要牧业县之一。2005 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23662 万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6700元,地方财政收入 1015 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2518 元。3吉木乃县自然草场资源丰富,全县自然草场总面积达 923 万亩,其中萨吾尔高山草原是全疆四大优良草场之一。萨吾尔山牛羊肉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绿色无污染,在新疆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中心论证。2006 年全县最高牲畜饲养量将突破 40 万头只。吉木乃县土地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盛产春小麦,是阿勒泰地区的粮仓。全县可开垦耕地面积 88 万亩,现已开垦 24 万亩。近年来,全县大力推行现代节水喷灌,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喷灌面积达12.6 万亩,实现全喷灌县,成为新疆最大的喷灌节水示范县。同时全县有10 万亩耕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优质无公害春小麦生产基地。 吉木乃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铜、煤、粘土、天然碱、石膏、石灰岩、珍珠岩、萤石矿、锌、镍、钴、铀等,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金、天然碱、盐、大理岩、粘土、硭硝、石膏等。2005 年,已初步探明县境内布尔合斯岱金矿黄金储量达 20 吨,开发前景及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已注册资金 1000 万元,组建了吉木乃金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已开始进行金矿基础设施建设。 吉木乃县境内拥有常年通关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发展边贸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吉木乃口岸设施完备,已有百年通商史,2002 年 3 月 1 日实现向第三国开放。口岸距县城 22 公里,距阿勒泰市 220公里,距乌鲁木齐 680 公里,距哈国斋桑县仅 68 公里,是我国通往中亚、俄罗斯、欧洲的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2005 年,吉木乃口岸过货量达19 万吨,进出口总额达 35.4 亿元人民币,在全疆口岸中名列第三位。新疆第二大对哈边民互市市场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于 2006 年 3 月 1日正式运营。市场内设置了行政区、生活区、贸易区和仓储区,可进行一般4贸易、转口贸易、边境贸易、旅游购物等业务。市场内经营的货物以中方为主,主要有家用电器、服装百货、装饰建材、水暖配件、手工艺品、针织品、各种水果、副食品以及哈方食品、百货、工艺品等。自 3 月 1 日开通营业以来,在短短 2 个月时间内,已有 740 余名哈国公民通过一日免签进入互市贸易区开展商贸活动,完成销售 450 万元,口岸经济效益凸显生机。 吉木乃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是夏季旅游避暑胜地。木斯岛冰山距县城正南 45 公里,海拔 3864 米,常年冰海雪原。木斯岛冰峰相对高度不到 1500 米,有边防公路直达雪线。中国滑雪协会田有年秘书长在2005 年亲临冰山考察时指出:“无论木斯岛的雪质、地势,还是雪道长度,都可谓是全国罕见的夏季天然滑雪场地。 ”今年 5 月下旬,中国滑雪协会将组织美国冰雪专家亲临冰山考察。从 2005 年开始,我县本保护先行的原则,加快了冰山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修通直达雪线的简易公路,修建了冰雪园、冰情园、冰雕园、冰凌园,并将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冰山旅游和国际滑雪训练基地,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冰山建成夏季冰雪运动、旅游休闲的胜地;国门位于口岸以南,周边战壕、雕堡、硝楼和中苏军方 14 代会谈会晤室等冷战遗址保存完好,有“中华西北第一门”的美誉,独具神韵;萨吾尔草原辽阔壮丽,第四季冰川造就了诸多奇山怪石和劲健新奇的民间文化;有蒙古文化与沙吾尔文化交融汇通的神秘的“神石城” ;有集瀑布、小溪、怪石、草原、森林为一体的三线柏杨沟风景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冰臼遗迹、草原石人、岩画;在县城西北 40 公里的北沙漠地区,银胡杨、沙棘、沙拐枣、梭梭等千姿百态的植物编织出巧夺天工的绿毡地毯,把整个沙漠染成了十分独特的绿色大漠景观。近年来,吉木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打造 “国界风光、冷战遗址、百年商埠、跨国体会”边城旅游精品,为观光5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跨境旅游、生态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开辟了多维的空间,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到吉木乃旅游,探现代冰川,观绿洲沙漠,游国界风光,品哈萨克族文化,逛边民互市商城,将成为新疆旅游新的时尚。开放的吉木乃,必将成为中国西部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几年来,吉木乃县城市面貌得到日益改善,人流、物流逐年增多,金融、邮电、餐饮、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机构应有尽有,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十纵十横的县城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绿化覆盖面积达 130.4公顷,覆盖率达 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9 平方米。县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基础设施和邮电、通讯、集中供水供热、排污等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吉木乃县新宾馆将在今年 7 月阿肯弹唱会期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县城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吉木乃县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口岸优势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充满了无限的商机。我们竭诚欢迎区内外、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开发这块美丽神奇的热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