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DH 与 PDH 优劣对比分析_网络和应用_基础信息化三网合一,这个概念相信网络管理员已经听到好几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 都还没有变为现实。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传输体制的问题。在以前 互联网中采用的传输体制主要是 PDH(准同步数字传输体制)。而随着互联网产 业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在成几何级的上升,PDH 传输体制已经不能够在满足现有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 SDH 传输机制也就应用 而生。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给大家介绍一下 SDH 与 PDH 两种互联网传输机制 的对比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以帮助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选择合适的传输机制。一、一、SDHSDH 的主要优势的主要优势SDH 互联网传输体制其实是从 PDH 中进化过来的,也可以将 SDH 当作 PDH 的一个二代产品。不过其在 PDH 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SDH 在实际工作中 应用的也比较广泛了。如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中都可以看 到 SDH 的身影。相比 PDH 传统的传输机制而言,SDH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优势一:能够提供比加高的冗余功能优势一:能够提供比加高的冗余功能网络的冗余功能是指当业务信道损坏导致通信中断时,网络会自动将业务 切换到备用业务的信道,是业务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正常通信。在 其他的一些专业书籍上,又将这个冗余功能称之为自愈功能。不过笔者这个称 谓可能会引起误会。因为在这里只是通信恢复了,但是发生故障的设备和发生 故障的信道仍然还没有恢复,需要人工去调试与排错。这就好像有两条山路,其中有一条由于山体滑波被截断了。此时只有通过 另外一条备用山道。这只是一个冗余的功能,谈不上自我康复。因为损坏的山 路还是需要人工修复。为此笔者还是喜欢将这种机制称之为冗余机制。SDH 中 提供了 DXC 功能(这个技术主要用来完成业务从主信道切换到备用信道的工作) 和冗余的信道和设备,从而使得 SDH 网络传输机制有了很好的冗余功能。显然 这个优势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与稳定性。优势二:维护更加的方便优势二:维护更加的方便在 SDH 协议的数据帧中,专门安排了一些字节用来存放管理过程中所需要 的字节。这虽然浪费了一定的带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监控性能, 并方便了后续的维护工作。而在 PDH 传输机制中,其管理开销的字节数量不是 很多,这使得传输的监控与维护比较麻烦。如需要通过在线路编码时加入冗余 的比特来完成。如在 PDH 中就无法实现 OAM 功能。这显然不利于网络管理员的 后续工作。在 SDH 传输机制中,管理开销的字节数量大概占据了整个数据帧长度的二 十分之一。可见 SDH 传输机制非常看重后续的维护与监控。正是由于这些字节 的存在,大大加强了 OAM 管理功能,使得系统的维护成本大大的降低。根据相 关的测试,SDH 传输机制的管理维护成本可能会比 PDH 传输机制低 50%左右,即 可以节省一半的管理费用。优势三:提供很好的兼容性优势三:提供很好的兼容性现在互联网中采用的传输信号有很多。除了有同步传输信号之外,还有异 步传递模式的信号(如 ATM 信号)、FDDI 信号等等。而且这些信号在短时期内还 是会大量存在的,并且是某些应用的关键传输模式。故 SDH 如果要为大家接受 的话,必须提供良好的兼容性。否则的话,很难被大规模的采用。SDH 传输机制提供了很强的兼容性。当使用 SDH 组建传输网络时,可以兼 容原先传统的 PDH 传输机制,即这两种机制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在 SDH 传输网 络中,还可以传输多种信号。如 ATM、FDDI 等信号都可以在 SDH 网络上传输。在给一些网络管理员进行 SDH 的培训时,笔者往往将 SDH 比喻成一个集装 箱。在这个集装箱中可以运输不同体质的信号。而这些信号在装上集装箱之前, 往往都会被一个个纸箱包装好,他们之间互不干涉。然后这个集装箱就会在互 联网的主干道上进行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将货物卸出来。这也就是说,SDH 传输机制不管其传输的是什么类型的信号(实际上 SDH 传输机制根本不知道自己 运载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要各种信号按 SHD 的要求进行包装,就可以在 SDH 网络中传输。为此 SHD 传输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正是这个特性,SDH 机 制现在已经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被广泛的采用。或许在以后三网合一的时代, 其也是主要功能之一。SDH 兼容性的另一个体现是规范了各种接口。现在在互联网中采用的接口 主要有电接口和光接口两种。众所周知,接口的规范化直接决定了不同厂家设 备能够进行互连,这也是网路兼容性的一个重要体现。SDH 传输机制对网络的 节点接口(包括电接口和光纤接口)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即全球统一。在这种情 况下,SDH 传输设备能够与很多厂家的设备进行互联,从而提高了 SDH 传输机 制的兼容性。二、二、SDHSDH 的劣势分析的劣势分析SDH 传输机制与 PDH 传输机制相比,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劣势也显 示的比较明显。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SDH 与 PDH 相比,其在扬长避短。即 SDH 为了实现这些优势(往往是网络中应用的重点),在某些方面做出了适当的 牺牲。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劣势。劣势一:带宽的利用率降低劣势一:带宽的利用率降低在上面分析 SDH 优势的时候,说过,在 SDH 传输机制中,大概有二十分之 一的数据帧被用来当作管理用的信号。如此的话,在固定大小的数据帧中,用 来传输用户数据的信号帧数量就会明显减少。所以在提高维护性的同时,降低 了带宽的使用效率。而在 PDH 传输机制中,没有 OAM 功能额外的开销字节。如此的话,其带宽 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但是其管理维护这方面的优势就降低了。这就是牺牲某一 方面的内容来获得另一方面的优势。这对于我们后续的传输机制的选择有很大 的参考作用。如果我们有自信,对网络的状况有信心,那么就可以采用 PDH 传 输机制。相反,我们可能更多的考虑后续的维护成本,或者预计的带宽可以满 足用户的需求,此时则采用 SDH 传输机制。劣势二:在安全性上有所欠缺劣势二:在安全性上有所欠缺SDH 传输机制中采用了 OAM 作为后续的性能监控与维护的工具。其实这个 OAM 也是一个软件。而软件的话,在设计与开发是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漏洞。 而这些漏洞的话,就会成为木马、病毒等攻击的对象。所以在计算机病毒无处 不在的今天,在传输层中采用了 OAM 系统,就会对传输层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 患。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在部署 SDH 机制的时候,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 安全措施,来保障 OAM 这个软件的安全性。综上所述,SDH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管理维护与兼容性上。而这些优势其又 是牺牲性能与安全来获得的。在小型网络中,我们可能更加看重的是性能与安 全。但是在大型网络中,网络越复杂,其维护成本越高,兼容性也越差。此时 我们反而更加看重的是网络的维护与兼容性方面的内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两种不同的传输机制,其在适用范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 SDH 的推出 与成熟,给网络管理员又多了一个选择。不过这个选择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很难 做判断。鱼与熊掌难以兼得,需要网络管理员认真权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