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十十章章 绿绿色色建建筑筑与与建建筑筑节节能能设设计计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部适用内部适用 20142014 年年 9 9 月版月版 适用适用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重庆地区的重庆地区1 10 0. .1 1 设设计计依依据据( (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 )10.1.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310.1.2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10.1.3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10.1.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 方法 (GB/T7106-2008)1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10.1.6 其它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1 10 0. .2 2 项项目目概概况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 XXXXX,属夏热冬冷地区。项目居住建筑部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部中,xxxx 号楼为三层商业用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相关规定。( (界定适用标准界定适用标准) )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 39856.56 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面积 29868.54 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 9988.02 平方米。( (描述项目情况描述项目情况) )1 10 0. .3 3 建建筑筑专专业业10.3.1 总平面布局( (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总平面布置主要采用东南向的错列式布局方式, 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有效利用太阳日照, 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10.3.2 围护结构主要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 ( (下表为案例示意下表为案例示意, , 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 1)1)主要保温材料及其主要热工参数表围护结 构部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W/(m.K)干密度 Kg/m修正 系数燃烧性 能等级备 注屋面保温难燃型挤塑聚苯板0.0325351.2B1 级平屋面倒置式设计,施工时应按保 温层计算厚度增加 25%取值。且不 小于 50mm 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0.186267251.25A 级当基层墙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外墙保温材料的有效锚固深度应 50mm外墙外保温 垂直纤维岩棉板0.0481001.3A 级1、最小厚度不低于 20mm2、用于外墙柔性饰面块材及贴砖 饰面,需应严格按照重庆市现有相 关文件的要求及规定设计使用,且 不适用于外墙贴砖饰面。楼板全轻混凝土0.31115112501.2A 级因强度要求达到 15MPa,建议选用 1200 容重等级功能转 换处 楼板全轻混凝土0.31115112501.2A 级因强度要求达到 15MPa,建议选用 1200 容重等级架空 楼板垂直纤维岩棉板0.0481001.3A 级用于结构层下部,性能指标应符合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 用技术规程 (DBJ50/T-141- 2012)规定地面泡沫混凝土0.146001.50A 级干密度不应低于 B05 级及以上;厚度需达到 150mm 以上防火 隔离带垂直纤维岩棉板0.0481001.3A 级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 用宽度不小于 500mm 的 A 级保温 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外窗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框窗洞面积比 20%)(6 高透光 Low- E+12A+6 透明),传热系数 2.70W/.K,玻璃遮阳系数 0.62, 气密性为 4 级,可见光透射比 0.72幕墙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框窗洞面积比 20%)(6 高透光 Low- E+12A+6 透明),传热系数 2.70W/.K,玻璃遮阳系数 0.62, 气密性为 4 级,可见光透射比 0.72公共建筑外窗及幕墙可开启面积小 于房间地板轴线 8%的主要功能房 间需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屋面透 明部分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框窗洞面积比 20%)(6 高透光 Low- E+12A+6 透明),传热系数 2.70W/.K,玻璃遮阳系数 0.62, 气密性为 4 级,可见光透射比 0.72公共建筑透明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屋 顶总面积 20%,且屋顶天窗采取遮 阳措施10.3.3 节能安全防护 10.3.3.1 主要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 关于加强2民用建筑保温隔热工程防火安全管理的通知 (渝建发201274)号要求及公安部公通字【2009】46 号文件的规定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10.3.3.2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位置应安装牢固,不存在安全隐患。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逐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宽度不应小于 3.0m,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不应大于4.2m,空调室外机的排风口相对时水平间距大于4m。10.3.3.3 屋面与外墙交界处和屋顶开口部位设500mm 宽垂直纤维岩棉板防火隔离带。10.3.4 绿色建筑说明10.3.4.1 项目建筑满足规划要求 ,场地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易燃易爆、无化学品和放射物质等危险源的威胁。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排放超标的危险源。场区整体稳定,适宜进行工程的建设。10.3.4.2 结合自然条件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引风进入场地内,增强建筑内部自然通风。10.3.4.3 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建筑室内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建筑周边采用了大量的绿化,种植高大乔木,降低项目场地内的噪声状况。10.3.4.4 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减少开发对原有环境的冲击,同时注重对现有植被的保护,注重项目的原生态,尽可能减少场地挖方量,充分利用项目场地表层土壤。10.3.4.5 建筑周边体育设施、绿地、休息设施错时向周边市民开放。10.3.4.6 本项目主要采用的重庆本地的乡土植物,采用了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等形式。10.3.4.7 采用地下停车库方式节约用地,错时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效率。10.3.4.8 场地交通便利,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汽车站点,到达公共汽车站步 行距离不超过500m/到达轨道交通站步行距离不超过800m。( (站点情况请根据项目情况描述站点情况请根据项目情况描述) )10.3.4.9 景观设计尽量减少硬地铺装,增大透水地面面积,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地面面积比不低于50%。10.3.4.10 景观用水采用管灌、微灌相结合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10.3.4.11 建筑采用通透式布局,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增强室内自然通风,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从而加强室内自然通风。10.3.4.12 场地周边无高大建筑物的遮挡,主要功能房间与周边建筑距离较大,防止视线干扰。10.3.4.13 建筑的外墙、隔墙、楼板均采用隔声性能良好的材料,优于标准的要求。10.3.4.14 本项目建筑造型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一体化设计。10.3.4.15 建筑施工均采用预拌混凝土;采用高强钢材、高性能混凝土。10.3.4.16 建筑中采用了节水型器具、高能效光源,隔声及热工性能优良的门窗产品,节能耐久的电气设备产品。1 10 0. .4 4 结结构构专专业业10.4.1 场地规划选址根据地灾评估资料本场地属于抗震一般地段。( (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10.4.2 地基基础地勘报告暂时不详待明确后确定; 根据重庆当地经验一般为独立基础或者桩基。( (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10.4.3 结构布置本工程建筑物为框架结构。车库顶板平面布置采用双向板,其余建筑物平面主要采用单向板传力体系,以达3到结构受力合理,结构构件经济。( (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10.4.4 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不低于 400MPa 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 级钢筋的用量高于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70%。钢结构中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低于 50%。10.4.5 采用预拌混凝土。1 10 0. .5 5 电电气气专专业业10.5.1 变配电系统10.5.1.1 合理布置变配电房,使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以减少电缆用量,并尽可能地避免电能回送,保证供电半径小于250m,电压降控制在5。10.5.1.2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的电能损耗。10.5.1.3 合理分配负荷,变压器的负荷率不大于85%,尽量使变压器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10.5.2 配电线路尽量选用电阻率小的导体作为配电线路。 电缆的选用在满足了供电负荷的电流大小的基础上,参照根据TOC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经济电流范围表作校核,大部分电缆尤其是大截面的电缆供电的设备的电流符合经济电流范围。10.5.3 变压器、电动机10.5.3.1 选用SCB10型节能型变压器。10.5.3.2 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10.5.3.3 本工程30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30kW以上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10.5.3.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如恒压供水系统的变频调速等,车库、卫生间通风机采用定时控制等。生活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10.5.4 提高功率因数:10.5.4.1 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电感性设备选用带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10.5.4.2 采用低压柜集中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2,降低无功损耗。10.5.5 照明节能 在确保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的光能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10.5.5.1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其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从而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能。10.5.5.2 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相关条款规定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值(LPD) 。各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功率密度选取如下:房间类型照度(lx)照明功率 W/住宅起居室1006住宅卧室756住宅餐厅1506住宅厨房1006住宅卫生间1006车库302普通走廊502.5普通楼梯间50变电所、柴油发电机 房2004风机房、空调机房、 泵房1004消防控制室3009普通办公室3009一般商店营业厅30010疏散照明的地面平均水平照度值:水平疏散通道不低于1lx,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2lx;垂直疏散区域不低于5lx;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及避难层的应急照明的照度,按不低于正常照度水平标准选取。10.5.5.3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灯管)及紧凑型荧光灯。10.5.5.4 使用低能耗及性能优良的光源用电配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电子变压器等) ,公共场所内的荧光灯选用带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10.5.5.5 根据照明使用的特点,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卧室等床头灯采用调光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的灯具采用程序控制(时控、光控)或光电、声控开关进行控制;住宅的楼梯间、前室、走廊等人员短暂停留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进行控制,当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应采取消防时强制点亮的措施。10.5.6 计量与智能化10.5.6.1 本工程公建部分根据建筑功能特点,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