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1.1 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1.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1.3 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第二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2.1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2.1.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2.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第三章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3.1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和漏洞3.2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3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和产权制度不明晰3.4 审计和外部监督力度不够3.5 会计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第四章 改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4.1 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研究和制定4.2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4.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产权制度4.4 加强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4.5 加大会计违法打击力度总结2第一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1.1 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会计信息是指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通过编造财务会计报表,报告或其它形式向公司经营管理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或其它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就是指财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能不能为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价值。1.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计目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仅有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对于全面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准、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有以下8 个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客观性: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如果没有客观性,将失去其意思,没有使用价值。 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可比性: 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直或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互相可比。每个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都不一样,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是信息使用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及时性 :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如果没有及时性,则会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无论是提前还是延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或变成无效的会计信息。明晰性: 企业会计核算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如果没有明晰性,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使用,也是没有价值的。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3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 8 个特征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1.3 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是企业真实经济活动的反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张和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冲击,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复杂化,会计信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投资者,我国财政部门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我国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是依靠投资者或债权人、股东的支持,注入更多的资金,让企业有更强大的经济力量。在投资前。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其他投资者,都会对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进行一定的了解。了解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好坏,再决定其投资决策,其了解的途径就是通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一个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如销售量,产品库存,原材料消耗等信息都将要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编制成会计报表。经营者能通过这些报表详细清楚的了解企业各个工作种类的费用支出,收入及企业的负债利润等会计信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改善生产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会计信息有助于我国财政部,税务部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以及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作出宏观调控措施。在我国,国家财务部门每年都会对一些公司进行财务审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监督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也需要根据企业提供的利润报表等会计信息来进行税收工作。也可间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加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促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4第二章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2.1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速度急速上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发展离不开的会计行业也逃不了。2012 年 12 月 17 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了对上市公司 2011 年年报审核结果。这是证监会第一次对此项工作进行综合通报,各证监局、沪深交易所以及证监会上市部,对截至 2011 年底 2403 家上市公司年报进行了审核。其中,沪深交易所共关注了 9503 个问题,其中财务会计问题占比 58%。各证监局针对年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向上市公司下发监管意见函或关注函 564 份,同比增359 份。在所有问题中,会计信息失真占比最高达 27%,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我国会计业中的严重问题,也一直是我国有关部门极其关注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炙手可热。2.1.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的依据来源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最主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原始凭证失真。会计原始凭证是编制会计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会计原始凭证一旦失真,会计信息必定失真。在整理会计信息,形成最终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始凭证失真的表现又分为以下两种, (1) 、原始凭证记录的内容上不真实。如在购买办公司用品时,多记用品数量或增加用品种类,导致实际费用与发票不符,或者原始凭证内容纯属虚假,表里不一,虚开票据,如用于购买办公用品的费用实际为自己私用了。 (2).原始凭证形式上不规范。所取得的原始凭证项目不全或票据没有经办人的签名或盖章,不能证实其票据是否真实。2、财务报表失真。现在企业为了发展生存,会随意调整编报,准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账本,真实的账本用于企业内部使用;为了应付税务,财政,银行等不同部门的需要出示不同的账本,使得他们了解的企业会计信息是假的,不能真正的清楚企业的经营情况。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指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通过各种方式来隐藏真实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及披露的信息相关性不足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了解到企业经营情况,财务能力等信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大减小。会计5信息披露不充分,漏记会计信息,应该记录在内的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没有得到体现,影响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也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减小。披露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不足,披露的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关系不大或无关系,牛头不对马嘴。2.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1、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利润。企业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乱提乱摊费用。不该摊的费用进行摊销,计入经营成本,该摊的费用又不摊,造成成本费用虚列。或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等方法来虚增利润,从而达到掩饰不良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逃避税收,骗取上市资格,得到贷款信任等目的,严重损害国家利益。2、虚列投资项目。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增发资格,在进行会计信息记录的时候,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虚设投资项目,投资资金,让投资者或股东误以为公司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进而拿出资金投资。这样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3. 虚列资产。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让资产评估人员提供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自我虚列不存在的资产来增加企业资产或隐瞒企业债权,对企业某些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来虚减企业资产,导致企业实际资产与实际资产完全不符。6第三章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3.1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缺陷与漏洞会计受本身特点和制度制约,在会计政策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难以做到提供完全真实的信息。首先,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空间。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企业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留有一定余地,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旧的会计规范尚未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又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为会计准则选择提供了空间。其次,会计法规之间的摩擦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提供了条件。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 、 企业会计准则 、 公司法及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一些具体会计准则。但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之间却存在一些不协调和不一致。例如,会计核算制度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损益,而税法一般情况下对未来发生的资产损失不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前予以扣除,这就产生了矛盾而必须协调解决。另外对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值得关注的。如 8 项减值准备的计提、重要性概念的应用和会计政策、方法及会计估计的选择等,均允许并需要企业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加以判断,实际上会计核算本身就包含着不确定因素,对其质量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3.2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失真离不开会计主体的主观原因,而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主观因素。会计人员是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的整理者,编辑者,是最终决定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者。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队伍迅速增大,其中有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受过正式的专业教育,对会计知识认识不全,实践经验不够,不会做或不太会做会计工作,在处理企业会计信息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法去做会计处理。导致企业拿出的会计信息失真,不规范,使用价值不大。还有一些人,甚至拿钱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更高级的会计职业证书,从而混进我国会计队伍的大军中,导致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下降。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等目的,会开出一定的条件,如提高工资,晋升工作职务等诱惑会计人员,让会计人员不按企业发生的真实经济活动进行会计记录,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为了不失去自己的工作,7畏惧上司的权利,也难抵诱惑,只好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事,不顾会计法规的规定,宁愿做出违法的事,失去自身的职业道德。3.3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和产权制度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 、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特点 。在我国,上市企业都根据公司法建立了应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公司治理。但是,实际上,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发杂,股权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也很常见。大股东最为公司所有权的拥有者,一般在股东大会中都拥有重要地位。而股东大会是公司最大的权利机构,公司所有重大事件的决策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