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产专业音响的发展与未来国产专业音响的发展与未来许多做国产专业音响的人都看不起做民用音响的, “他们(指民用音响)没有什么技术 含量”。现在,曾经红红火火的民用音响行业也确确实实为自己的“没有技术含量”而付出和 正在继续付出惨重代价,在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代短暂的繁荣昌盛之后,民用音响市场近 年来已经进入持续低迷状态,行业二三线厂家倒闭的倒闭,转型的转型,一线品牌也是在 苦苦支撑。 几把螺丝刀,一堆线料,几块木板,可以说,技术含量不高、较低的进入门槛既造就 了当初一批大大小小的民用音响企业,同时也为他们埋下了今天衰败的宿命。高技术含量 的数字娱乐方式的兴起、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开始要按国际市场上的游戏规则缴纳高额 的专利费,这一切都成了民用音响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 而随着人们对娱乐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获起娱乐感觉的方式更加多元,卡拉 OK 量 贩式的蓬勃兴起,电影大片的票房收入持续走高,网络音乐的下载和 MP3、MP4 的泛滥成 灾,更是对民用音响的致命打击。 与所谓“没有技术含量”的民用音响正在走向低迷,相反目前的专业音响似乎正一片形 势大好,整体行业利润率仍处在令行业人员比较满意的水平,一些做不下去的品牌民用音 响企业,也正竭力向专业音响转型。但是,专业音响的发展会否也将步民用音响发展的后 尘?当“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又该在这股历 史大潮中被置于何种地位、发挥怎样的作为? 在目前行业发展形势尚好的背后,本文拟细探专业音响行业这些年艰难前行的步点, 藉此希望能够推动政企合力,为专业音响的长续健康发展建言。 专业音响在国内的三个发展阶段专业音响在国内的三个发展阶段 专业音响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专业音响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 80 到 95 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音响行业既没有品牌的概念也没有渠道 的建设。行业人才也主要是做贸易的销售人才,产品也是以进口代理的产品为主。而当时 国内的专业音响市场,也还是以卖方市场为主,不论什么进口产品,都能迅速地在市场消 化掉,市场上基本是不存在什么竞争的。 在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东番禺的易发市场,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专业音响 集散地,现在很多的专业音响人士回忆当时的易发市场,每天每个档口的营业额都在二十 多万以上,在周围的几个酒店里,常年累月地接待着全国各地来拿货的高人。特别有意思 的是当时由于银行业务的不发达,大量的交易都是通过现金来结算的。 从 1995 年至 2003 年,专业音响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段时期开始具有了相当程度的 市场竞争,竞争环境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是早期这些做专业音响的企业和个人, 在经过市场竞争后,特别是国家调整了产业政策,开始重点打击走私,对货物的进口加强了监管,在经历了打击走私货物和进口货物偷税漏税的双重高压下,一部分自然消亡了, 一部分转行去做其它的产业,还有一小部分利用自身优势成长为专业音响领域具有了较大 规模的企业。与此同时,伴随着大量专业音响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一些有远见卓识的 企业所打造的国内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虽然质量外观等很多方面不如进口品牌, 但由于价格优势等条件,国内品牌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而由于利益驱动和技术门槛低 下,又有相当一部分的从业人员相继从原来企业里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音响企业(注: 该类企业的特点是:无品牌、无技术、无工厂,只有一定的关系网络就可以了,是典型的 游击队企业) ,由于他们的出现,行业竞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阶段里,独领风骚的依然是国外品牌,表现最为耀眼的是 JBL、EAW、EV,而国 产品牌,虽然是左冲右杀,表现依然不尽人意,在这阶段出现了锐丰、音王、三菱、宏志 等等一大批的国产品牌,和国外的品牌相比,不论是市场占有率、品牌含金量和美誉度, 还是外观造型、工艺水平、技术含量都不在同一个水平线,难以同台竞技。虽然有的国产 厂家买回来进口知名品牌仿制,做得一模一样,但一听就非常明显。2002 年发展至今为第三阶段。这几年来,专业音响行业竞争氛围加剧,行业惯用的人 际关系网络正在逐渐失去优势,相反随之而来的对品牌的要求、对技术的要求却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工程招标上,一些以前曾经在业内表现非常出色的公司屡屡败北。整 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开始渐趋明朗。众多行内企业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定是品牌和技术的时代,只有品牌的发展积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累积,才可以为产品 创造更高价值。 从这几年的专业音响展可以看到,各企业国外和国内正不断加大品牌投入,在专业媒 体都加大造势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展览会和市场应用表现,国产产品有了飞越提 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知名产品由于受全球经济影响,逐渐认可了“中国制造”,开始选择一些国内有规 模、有实力的工厂为他们进行 OEM 代工,在代工过程中,这些工厂不仅获取了代工的微 薄利润,而且在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国际品牌的技术、特别是在工艺水平,产品控制上的严 格要求,对国产的飞越起到了关键性的提升。 一些国产厂家通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逐渐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拥有了相对雄厚 的资金,并由于行业的延伸发展,大量的国产厂家在拥有原始资本的同时,也获得商业金 融资金的支持,在拥有这资本的同时,一部分的企业开始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流水线,聘 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技术人才。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从家族企业等形式开始向股份 制等形势转变,使企业逐渐变得规范起来。 另外,对技术的要求也有了新的高度,没有技术的产品是不能创造品牌的,而买方市 场建立在技术层面的采购也有了很高的提升,因此,加大技术和研发力量的投入,是参与 今后专业音响领域优胜劣汰的根本,无技术的贴牌品牌和手工作坊类产品都会逐渐地被技 术类产品清理出局。 同时,随着买方市场的扩大和理性消费,专业音响的行业特点还决定了其服务也将越 来越重要,在专业音响领域,服务将成为提升品牌含金量和价值的重要手段,谁打好这张服务牌,谁就会更有机会成为行业冠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 事实上,国内专业音响行业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也正是国家宏观经济向好,GDP 增长 强劲的时期,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06 中国经济展望”报告称,中国今年的增长预 计将达到 95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时期。 盛世文娱兴,随着地方财政、居民收入的增加,公众娱乐、文艺演出,广场建设、楼 堂馆舍、会议信息发布等等,人们的文化消费不断丰富和提高,与之相关的专业音响行业 的发展也因此获益匪浅。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主流思想指导下,政府、企业和 教育等行业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而能带来方便沟通,节约费用的行业(企业)视频广 播系统固定资产投资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层次也不断提高。 广大消费者对公共娱乐、文艺演出的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这就从需求层面给专业舞台 灯光音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 像李宇春、张靓颖等众超女的窜红,使全国上下、大江南北“想唱就唱”,类似“钱柜”、 “麦乐迪”等连锁量贩式 KTV 开了一家又一家,各地电台电视台也乐此不疲地变着手法一站 又一站地搞类似表演和活动,娱乐行业的繁荣发展,无疑为专业音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 片肥沃的土壤。 而国内许多城市“体育兴市”、 “文化立市”诸如此类口号的提出,背后也往往蕴藏着 巨大的商机。即以广东省为例,这几年已建深圳大剧院、中山大剧院、东莞大剧院、顺德 大剧院等多个项目,今年为了迎接广东省十运会佛山还建了“世纪莲体育馆”等一系列体育 场馆项目。除此外,据笔者了解,广东省目前已经立项和正在立项的还有七八个大项目。 例如广东省工业重镇惠州市为了迎接第十三届省运会,一次性投资修建了惠州体育场(座 位数 4 万座) 、金山湖体育馆(座位数 3 千座)和金山湖游泳跳水馆(座位数 2 千座)等场 馆,并且为了构筑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地区和导观,为了文化立市的目标,又相继投资修建 惠州大剧院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有湖北省,为了迎接全国第八届艺术节,一次性拟建和 对现有场馆进行灯光音响改造项目达 40 多个,总投资额达近 30 多亿元。从广东省和湖北 省的专业音响的需求来看待全国市场,这种机遇可以讲是空前的。 最为引人注目、并注定将成为专业音响行业发展强力推动器的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010 年广州亚运会,以及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其周边设备采购工作也已经从去年开始, 今明两年预计将达到高潮。 虽然各行各业都紧盯这其中的巨大商机,但这三大盛事,世界瞩目,尤其对于正在构 筑品牌阶段的国产专业音响企业来说,其意义更超越一般的商机,而成为未来行业能否进 入良性发展的重大 契机。业内人士也一致认为,未来 5 年,专业音响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在国产专业音响面临行业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现实制肘。正是因为 这些制肘,严重地制约专业音响的发展。 在国产专业音响面临行业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现实制肘。正是因为 这些制肘,严重地制约专业音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行业管理机构的缺位和政策法规建设的不配套 中国专业音响行业市场份额每年的容量大约在 150-180 亿元人民币之间,这样一个庞 大的市场,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工程建设考核标准,却没有颁 布相对应的工程企业资质要求。对于要求高技术施工的专业音响工程,目前工程企业都是 机电安装和弱电的资质,大部分企业的专业音响资质是各协会自行颁发的资质。由于行业 的鱼龙混杂,协会权威号召力的不够以及行业客户的“潜规则”,现有的政策法规在市场运 行实际中更多是流于形式的应付,并没有起到规范行业的发展,促进优胜劣汰的作用。 目前在国产专业音响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各环节领域,主要涉及到的有信息产 业部、建设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等部委,这些部门谁也不是这个行业的直接 领导和监管部门,但却又有关联。问起其他行业的厂家单位,当他们遇到行业障碍和困难 的时候,可以很确定地直接去找到相关的部门,而专业音响企业虽然“婆婆”很多,但没一 个真正能认这个“媳妇”的。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一个主要的问题,造成了国内专业音响领域鱼龙混杂,投机短见 心理严重,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大行其道。 重大项目的产品选型制约国产化发展重大项目的产品选型制约国产化发展 目前国内的重大项目比比皆是,在建设期的口号不约而同地都提出“国际一流,国内领 先”。正是因为这种建设心理和要求,造成了很多的人错误地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 只有大投入,选用国际知名的品牌,才能达到。由于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作怪,在国内近 年来的许多重大、标志性的工程中,清一色选用的都是国外品牌,在招标文件中有的还明 确指定哪几个外国品牌。国产专业音响品牌不要说参与竞争,往往连公平参与投标的机会 都没有。 全世界都在认可“中国制造”,大量的外国企业将工厂搬到国内和将大量的产品委托国 内工厂生产的时候,专业音响领域国产品牌的产品还在受着不公平的对待。行业内的很多 人都知道,国外的专业音响产品有一大部分都是委托国内的专业音响生产企业代加工后出 口到国外,贴上产品品牌后又回到中国。可就是这样“出口转内销”,令产品价格暴涨,造 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工程资金的浪费。 当前国家号召各行各业的产品要自主创新、打造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尽管我国 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政府 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可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 在中国市场遭受“白眼”的事例却越来越多。笔者在参加一项大型政府招标工程中和甲方一 位官员的交流中问到,这项工程为什么不能选用国产音响品牌时,这位官员的回答,让笔 者终身难忘:“我们选用进口的国外知名品牌,出了问题我们是没有责任的,国际知名产品 都会出问题,那我们有什么办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