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ynnex 301 萃取分离 Am 和 Cm 的研究 梁俊福 李旗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2201) 动力堆和生产堆乏燃料经化学后处理,可以回收 99以上的 U 和 Pu,剩余的 U、Pu、裂变产物、大部分 Np 和几乎全部的 Am,Cm 都进入后处理高放废液(HLW) 。HLW 的安全处理与处置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核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分离嬗变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世界上已有几种较有前景的超铀元素分离流程:中国的 TRPO 流程,美国的 TRUEX 流程,法国的 DIAMEX 流程,日本的 DIDPA 流程等。在这些流程中,三价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一起作为废物排出。 为了进一步减少废物体积需将 Am、 Cm 与镧系元素分离,为此提出的 Cyanex301 流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 Am、Cm 具有不同的核性质,这就要求在实现了它们同稀土元素的分离之后,再进行Am、Cm 的分离,然后分别嬗变为短寿命核素,本文用 Cyanex301 作为萃取剂,研究了 Am 和 Cm 的萃取化学以及分离。 一一 HBTMPDTP煤油萃取 Am 和 Cm 的化学研究 HBTMPDTP煤油萃取 Am 和 Cm 的化学研究 1.1 Cyanex301 的纯化 Cyanex301 的纯化 1.1.1 纯化方法 Cyanex301 是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公司产品,由 Cytec Canada 公司提供,是一种新的可供工业应用的萃取剂。HBTMPDTP 是 Cyanex301 中的主要成分,约占 80。纯化方法如下: 取一定量的商业 Cyanex301,溶于适量的石油醚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铵和少量无水乙醇,室温下剧烈搅拌约 1 小时,反应后在低温下(-30)冷却结晶,抽滤除去石油醚得到 Cyanex301 的铵盐,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用石油醚洗涤四次,得到的固体溶于适量乙醇中, 加入适量石油醚和过量的约 4mol/L 盐酸, 室温下搅NCES04拌数小时后静置分相。除去水相,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四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去硫酸钠,在旋转蒸发器上减压抽去溶剂石油醚,得到纯化产品。 1.1.2 纯化产品的纯度测定 纯化产品的纯度测定 图 1-1、图 1-2 分别给出了 Cyanex301 和 HBTMPDTP 的31P-NMR 谱图,由图 1-2 可知 HBTMPDTP 的谱图在很宽的范围内只有 66.4ppm 一处峰,表明产品中含磷化合物的纯度大于 99。 图1-3给出了纯化产品的75%乙醇水溶液中标准NaOH pH电位滴定曲线。由等当点计算酸的含量并由此可计算产品的纯度大于 99。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纯化产品即为二(2,4,4三甲基戊基)二硫代膦酸(HBTMPDTP) ,其纯度大于99。 图 1-1 Cyanex301 的31P-NMR 谱图 图 1-2 HBTMPDTP 的31P-NMR 谱图 NCES0402468101214051015202530V(NaOH)/mlpH图 1-3 pH 电位滴定曲线 1.2 HBTMPDTP 萃取镅和锔的化学研究 1.2 HBTMPDTP 萃取镅和锔的化学研究 本节主要研究了 HBTMPDTP 对示踪量镅和锔的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平衡 pH 值,离子强度、萃取剂 HBTMPDTP 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镅和锔的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分配比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对萃取机理进行探讨,为寻找合适的萃取分离工艺条件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 取等体积有机相和水相于磨口玻璃萃取管中, 于(250.2) 下在恒温槽中磁力搅拌 30 min 后,离心分相,除去水相,再加入相同量的新鲜水相,如此平衡 3 次。进行第 4 次萃取时,加入示踪量的镅或锔。由于只加入示踪量的镅或锔,其中所含的硝酸对于水相的 pH 值可以认为没有影响。达到平衡后,离心分相,测定平衡水相 pH 值。再取两相样品,分别加入有机相闪烁液和水相闪烁液中,在液闪仪上测量 50700 keV 区间内的计数率,然后分别计算镅和锔的放射性活度,并由此计算分配比。 1.2.1 搅拌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1.2.1 搅拌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在 0.5 mol/L HBTMPDTP-煤油有机相示踪量241Am 或244Cm+1 mol/L NaNO3水相;温度 250.2的情况下,在一定搅拌速度下,搅拌时间对HBTMPDTP 萃取镅和锔的影响分别示于图 1-5、图 1-6。HBTMPDTP 萃取镅和锔NCES04及水相反萃镅和锔时均在 20 min 后萃取反应基本平衡。 实验中选取的搅拌时间为30 min,可以保证萃取反应完全达到平衡。 00.511.522.5050100t/minD反萃,pH=3.20萃取,pH=3.18图 1-5 搅拌时间对分配比的影响 图 1-6 搅拌时间对分配比的影响 1.2.2 pH 值对萃取的影响 pH 值对萃取的影响 在 0.5 mol/L HBTMPDTP-煤油有机相示踪量241Am 或244Cm+1 mol/L NaNO3水相;温度 250.2的情况下,以镅和锔的分配比的对数值对 pH 值作图并示于图 1-7。由图可知,镅和锔的分配比随 pH 值的增大而增大,而且 lgD 与pH 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2.91、2.90,接近 3。说明示踪量镅和锔与 HBTMPDTP 的萃取过程中,每个 Am3+离子和 Cm3+要置换 3 个 H+。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反应。 -1-0.500.511.52.533.54pHDAm Cm图 1-7 pH 值对分配比的影响 00.511.522.5020406080t/minD反萃,pH=3.20萃取,pH=3.18NCES041.2.3 离子强度对萃取的影响1.2.3 离子强度对萃取的影响 水相 NaNO3 和 NaClO4离子强度对 HBTMPDTP 萃取 Am3+的影响示于图1-8,对 Cm3+的影响和 Am3+类似。由图可知,随水相 NaNO3离子强度的增大,lgDAm 、lgDCm值皆减小;而 NaClO4离子强度的变化基本不影响 lgDAm 、lgDCm值。 这可能是由于 HClO4是强酸, ClO4-与 Am3+、 Cm3+不发生配合作用, 而 NO3-与 Am3+、Cm3+的配合作用会影响 HBTMPDTP 对 Am3+、Cm3+的萃取。 M3+(M 指 Am 或 Cm)在水相中与 NO3-存在如下平衡: i iK)M(NOiNOMi+3 333。(1) NO3-浓度增大时平衡向右移动,水相中自由 M3+浓度减少,因而使 M 的萃取分配比减小。 00.20.40.60.8100.20.40.60.811.2I/(mol.kg-1)lgDNaClO4 NaNO3pH=3.37图 1-8 离子强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有机相:0.5 mol/L HBTMPDTP-煤油;水相:示踪量241Am+ NaNO 3/NaClO4 ; 温度:250.2 1.2.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1.2.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lgD 与萃取剂浓度的关系示于图 1-9。可以看到,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增大,镅和锔的分配比均增大, lgD 与 lgc(HA)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直线的斜率均为 1.91,接近 2,说明每个 Am3+和 Cm3+离子均与 2 个 HBTMPDTP 分子反应。 NCES04-2.5-2-1.5-1-0.500.5-1.5-1-0.50lgclgDAm CmpH=3 05图 1-9 HBTMPDTP 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 HBTMPDTP-煤油241Am 或244Cm+1 mol/L NaNO 3 温度:250.2 1.2.5 萃取反应平衡常数1.2.5 萃取反应平衡常数 文献1曾用两相分配平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HBTMPDTP 在正庚烷中的缔合情况。结果表明,当 HBTMPDTP 浓度大于 0.2mol/L 时,大部分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浓度低时,HBTMPDTP 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在煤油溶液中,浓度大于 0.1mol/L 时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本文中的 HBTMPDTP 浓度为0.5mol/L,故其在煤油中主要以二聚体(HBTMPDTP)2的形式存在。 lgDAmpH、lgDCmpH 曲线斜率均接近 3,lgDAmlgc、lgDCmlgc 曲线斜率均接近 2,因此 HBTMPDTP 萃取 M3+(M3+代表 Am3+或 Cm3+)的表观萃取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HHAMAHAMoK oex3)()( 2)(3)(23(2) 由式(1)和式(2)得 M 的分配比: YMcHAMAcDo =+)()(3)(33) 式中, Y=1+1NO3-+2NO3-2, i指 M3+与 NO3-配合反应的 i 级总稳定常数,从文献23得到 Am3+的 Y 值为 3.20,由于 Cm3+与 Am3+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故对 Cm3+亦近似取 Am3+的 Y 值进行计算。 萃取反应常数 Kex为: NCES042 )(233 )(3 )()()()(oo exHAcMcHcHAMAcK=+(4) 或 YHAcpHDKoexlg)(lg23lglg)(2+= (5) 基于式(5)计算得到 lgKex。每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平均的平衡常数值,结果列入表 1-1 和表 1-2 表 1-1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 lgKex( Am)值及误差 PH c(HA)/(molL-1) lgKex sexlgK3.40 0.5 -7.625 3.28 0.5 -7.625 3.16 0.5 -7.584 3.02 0.5 -7.605 2.92 0.5 -7.596 2.85 0.5 -7.572 -7.740.14 2.80 0.5 -7.564 3.023.07 0.05 -7.893 3.023.07 0.1 -7.949 3.023.07 0.2 -7.849 3.023.07 0.3 -7.897 3.023.07 0.4 -7.895 3.023.07 0.5 -7.793 表 1-2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 lgKex(Cm)值及误差 PH c(HA)/(molL-1) lgKex sexlgK3.35 0.5 -7.774 3.27 0.5 -7.757 3.22 0.5 -7.751 3.15 0.5 -7.764 3.04 0.5 -7.771 2.93 0.5 -7.743 -7.840.09 2.86 0.5 -7.702 3.023.07 0.05 -7.935 3.023.07 0.1 -7.928 NCES043.023.07 0.2 -7.932 3.023.07 0.3 -7.920 3.023.07 0.4 -7.940 3.023.07 0.5 -7.916 由表 1-1 计算得到总平均值-7.74)(lgKex=Am,标准偏差为 0.14,即0.14-7.74 ex10)(K=Am;由表 1-2 计算得到总平均值-7.84)(lgKex=Cm,标准偏差为 0.09, 即0.09-7.84 ex10)(K=Cm。 各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 pH: 2.803.40,c(HBTMPDTP):0.050.5mol/L,温度:(250.2)。 1.2.6 萃取反应热力学 1.2.6 萃取反应热力学 在 0.5 mol/L HBTMPDTP-煤油有机相示踪量241Am 或244Cm+1 mol/L NaNO3水相下,不同温度下测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