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价简本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1?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项目建设单位 晋江市安海华峰皮塑有限公司 地址:晋江市安海镇可慕村;联系人:黄金莲;电话:;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地址:厦门市思明南路 422 号厦门大学映雪楼;联系人:小高;电话: 0592-2184656;传真: 0592-2184656;电子邮件: feiying1000126。 ?2?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整合背景 晋江市安海可慕村制革业历史悠久,发源于清朝年间。国家改革开放又为可慕制革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即可慕村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针对可慕村制革发展的历史情况,由可慕村委会牵头于 1993 年底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晋江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原称为晋江市安海镇灵山工业小区,以下称为“集控区”,一期工程于 1996 年 3 月建成,并成立管理机构“晋江市安海镇可慕村委会皮革理事会”,主要将分散于可慕村及周边无规划建设的各家小制革企业集中至可慕集控区进行有序发展、统一管理。一期工程于 1993 年由福建省环保总公司编制晋江市安海镇灵山工业小区水环境影响单项报告书,并于 1997 年 3 月 28 日通过泉州市环保局批复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向西北和东南扩建,引导 63 家有证制革企业集中搬迁至集控区,并根据相关的要求开展了集控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泉州市环科所编制的晋江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及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04 年 10 月 29 日获得泉州市环保局批复。2009 年 10 月福建省环保厅对全省制革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逐家进行了检查,检查情况表明全省一些制革企业存在污染严重,环境管理薄弱,污染治理不到位,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等问题,并印发了关于落实全省制革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随后泉州市环保局于 2009 年 11 月 3 日印发关于落实省环保厅对制革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针对福建省对皮革行业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 7 月下发了关于加强皮革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2010194 号文,文件指出:为进一步加强皮革行业天然皮革加工、不含合成革和人造革污染防治工作,促进皮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对全省皮革集中区实施分类整治,其中要求可慕制革集控区内 63 家皮革企业按照意见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和产能、排污总量“总量置换,总量转移”的原则,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整合、重组、提升。 泉州市人民政府于 2010 年 7 月 17 日下发关于下达皮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责任书的通知泉政文2010282 号,要求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人民政府,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认真开展本辖区内皮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晋江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皮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任务书的通知闽政文2010373 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皮革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10194 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皮革行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10155 号,制定了晋江市皮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责任书,开展本辖区内皮革行业的整治工作,实现皮革行业产业升级和污染防治水平提高的目标,对可慕制革集控区污染防治及生产重组工作提出了要求。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3? 2011 年 8 月 22 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林伯前副市长主持召开晋江市可慕制革集控区皮革企业整合重组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2011179 号,会议指出“扎实做好可慕制革集控区皮革企业整合重组工作是促进晋江市皮革行业企业做强做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2011 年 9 月 20 日安海镇人民政府下发了安海镇可慕皮革集控区整合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政2011132 号。 根据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关于制革行业的管理要求,晋江市安海镇可慕制革集控区委托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开展福建晋江市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企业整合重组及污染防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该研究院领导及行业相关专家多次赴可慕制革集控区开展大量的现场调研,针对可慕制革集控区整合、整改建设需求,以及实施集控区“结构调整、规模控制、清洁生产、分流分治、集中治理”等课题内容,于 2012 年 2月编制完成了可慕制革集控区企业整合重组及污染防控实施方案 。同时,福建联盛建筑设计院也于 2012 年 2 月编制完成了晋江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整合重组设计方案,对集控区整合后的总体平面布置进行了设计。整合方案为:可慕制革集控区内原63 家皮革企业中的华峰、恒泰、秋夏、华鑫等 4 家企业等量转移搬迁至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不参与可慕制革集控区内皮革企业重组,其余 59 家和区外的原丙厝源盛皮革有限公司按自愿原则,实施整合、重组、提升,整合为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慕盛皮革新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锦帮制革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雄峰制革有限公司 4 家制革企业。根据福建省政府及泉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要求可慕制革集控区皮革企业整合重组工作方案在得到省环保厅认可后,要抓紧组织开展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报批工作。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作为可慕制革集控区整合重组后 4 家皮革企业之一,正是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指向,由原区内 21 家制革企业出资组成。 1.1.2 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安海镇可慕村,其地理位置见图 1.1。 可慕制革集控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可慕村西北侧,泉安公路边。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位于可慕集控区的西北侧,东面为可慕集控区的另一个整合项目雄峰制革有限公司,南面为拟整合的锦帮制革有限公司,北侧为规划的世纪大道,西侧分布有集控区供气站、闽益印染公司。厂址与周围环境关系见图 1.2。 1.1.3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建设规模 本项目由可慕集控区内原 21 家制革企业整合组成,整合后的公司为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该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加工 66.6 万张蓝湿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前处理水场车间、蓝皮车间、后整理车间、反绒车间、化料?4?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仓库、危废室、试验车间、综合办公楼、职工活动场地、保安室等。 项目投资 项目规模总投资约为 16013 万元。以上投资由可慕集控区内 21 家制革企业联合出资组成,其中环保投资估算为 397.5 万元。 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期为 2 年,从 2012 年到 2013 年底,其中施工期为 1.5 年。 项目组成 项目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前处理水场转鼓车间、后整理车间、蓝皮车间、化料库房、成品仓库、综合楼、员工休息室及食堂,传达室等。具体组成和建筑面积见表1.1。项目目前水场车间已基本完成整合改造。 表 1.1 项目组成一览表 2 2序号 车间名称 占地面积 m 建筑面积 m 内容功能 将富兴、慕容、达荣等小型制革企业的厂房进1 1#转鼓车间 1241.9 1241.9 行改造而成,拟布置 14 个 3m3m 木转鼓 利用成发等现有厂房,布置了 21 个转鼓,大2 2#转鼓车间 1315.9 1315.9 部分规格为 3m3.2m,2 粒为 3m3.5m规格,目前已基本安装就位 在华峰现有厂房基础上,布置 21 粒 3m3m 的3 3#转鼓车间 1340.6 1340.6 新转鼓木制 保留恒泰厂区现有水场,布置 6 粒转鼓其中 44 4#转鼓车间 300.9 300.9 粒 3m3m 的木制,2 粒 3m3mY 型不锈钢转鼓 对达荣、兴源、慕容、富兴、宏益、永发等小5 实验车间 4362.6 4362.6 厂进行改造,布置 20 粒 1.82.2m 木转鼓 恒泰厂迁走迁入安东园,保留其现有厂房,6 1#后整理车间 4F 1531.5 6126.0 作为头层皮后整理车间,布置片皮、挤水、真空干燥机、喷涂烘干线等设备 将永兴、福林、和盛等现有厂房进行整合后,7 2#后整理车间 3F 2992.2 8976.6 作为二层皮后整理、深加工车间 保留洪源厂的后整理车间,作为二层皮反绒8 3#后整理车间 2F 1610.9 3221.8 皮、喷涂烘干车间 9 4#后整理车间 1023.7 1023.7 将明利厂房进行改造,作为后整理车间 将佳兴、源洋厂房进行整合改造而成,作为后10 5#后整理车间 900 900 整理车间 将金相级、凌丰厂房进行整合改造而成,作为11 煎板区 2633.3 2633.3 二层皮煎板车间 12 磨革车间 751.5 751.5 将顺达厂区进行改造,作为二层皮磨革车间 13 1#蓝皮仓库 1130.9 1130.9 将洪源厂房原水场车间改造为蓝皮仓库 将蒂恩斯、顺达现有厂房进行整合改造,作为14 2#蓝皮仓库 1347.7 1347.7 蓝皮库和成片皮存放仓库 将志诚厂房进行改造,作为蓝皮库和成片皮存15 3#蓝皮仓库 968.7 968.7 放仓库 16 化料仓库 3F 1863.2 5589.6 将德盛、泰盛厂房改造整合为化料仓库 将贤鑫、兴泰厂房进行改造,作为危险废物存17 危废室 475.6 1426.8 放库 保留洪源、顺达原办公楼,作为整合项目办公18 办公楼 5F 719.3 3596.5 区、员工休息区、传达室等 19 合计 26510.4 46255 ?福建省晋江市聚泰制革有限公司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5? 生产制度及定员 本项目整合后的定员为 300 人,其中生产工人 200 名,技术人 50 名,管理人员 30名,营销人员 20 人。企业生产部门按三班配置定员,每班工作 8 小时,全年工作日为300 天。 厂区平面布置 2整合项目聚泰制革有限公司位于可慕集控区的西北部,占地面积约 40800m,东侧为可慕集控区的另一个整合项目雄峰制革有限公司,南侧为拟整合的锦帮制革有限公司,北侧为规划的世纪大道,西侧分布有集控区供热站、闽益印染公司。 建设单位根据用地形状、周边环境现状、建设单位发展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运输、消防、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工艺流程特点,将前处理水场车间在现有恒泰、华峰、三源等企业厂房基础上整合建设,在集控区内主干道西侧,临前处理车间布置化料仓库,有利于化料的输送,其次按工艺流程的特点,依次布置蓝皮车间、反绒车间、磨革车间。厂区的平面布置见图 1.3。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本次整合项目选购进口或国内牛蓝湿皮为原料,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牛头层皮加工工艺和二层蓝湿皮加工工艺及其深加工生产。本项目生产工艺分为复鞣、整饰两大工段。 ?牛头层皮加工工艺 a.复鞣鞣后湿处理工段 铬鞣后的湿革称为蓝湿革,为进一步改善蓝湿革的内在品质和外观,需要进行鞣后湿处理,以增强革的粒面紧实性,提高革的柔软性、丰满性和弹性,并可染成各种颜色,赋予革某些特殊性能,如耐洗、耐汗、防水等性能。鞣后湿处理工段主要包括浸水、复鞣、中和、染色加脂、水洗等。蓝湿皮加工工艺见图 1.4。 b.后整饰工段 整饰工段包括皮革的整理和涂饰操作,它属于皮革的干态操作工段。其中整理多为机械操作,它可改善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提高皮革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涂饰是指在皮革表面施涂一层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皮革涂饰过程,经常辅以磨、抛、压、摔等机械加工,以提高涂层乃至成革的质量。整饰工段主要包括干燥、涂饰、熨皮、打尺等。 首先在转鼓内进行回潮、摔软,并通过机械振荡来进一步提高皮革的柔软度,该工序有噪声产生。之后进行绷板、涂饰,涂饰工艺采用全封闭的自动真空涂饰装置?通过式干燥的一体设备,该工序有废气产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