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项目内容教案名称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标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批判错误的人生观,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确立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 认清错误的人生观的实质和危害。2. 怎样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去享受生活、焕发生命、完善自我、服务社会?3.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4.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时安排6 学时教法说明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二)什么是人生观1.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方面所构成,三者相互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从而也构成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是生活实践的根本指向,决定了以怎样的方式对待生活,也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价值2取向。3.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人生目的的含义含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的含义(1)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苦乐、生死、祸福、善恶、得失、成败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2)人生态度的形成3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当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人生态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第一,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直接影响到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如果不思不想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事事都显得“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认定“浮生如梦”,主张“及时行乐”,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状态的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也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二)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2.人生当务实。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并从人生实际出发,透过生活中的多种复杂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用积极的行动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3.人生应乐观。一个人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体现了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奠定了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是乐观人生态度的深刻写照。4.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适应历史发展的4需要,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就能在战胜困难和挫折、开拓人生新境界的过程中领悟美好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能否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还涉及是否具备了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同学们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优化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牢固树立起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所说的,只有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二)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批评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拜金主义的含义: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万能,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拜金主义的基础: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之前就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资产阶级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条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金钱仍然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职能;合法取得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5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科学、合理、健康的享乐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但如果把物质享受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毁掉了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劳动、事业、贡献、崇高的理想、社会责任,结果只能过着低级、庸俗的生活。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 19 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个人主义还同时具有消蚀社会的一面。20 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三)上述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没落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他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私利的。它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全面需要。6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一)价值及价值观1.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我们知道价值产生于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或者人的相互关系中,是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等属性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和主体的人以自己的需要对客体的这种属性的认可关系。是客体的属性、功用对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人对这种意义的追求。2.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态度与观点。(二)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人生价值同样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但这需要不是一般的需要,是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通过自己劳动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的属性,即人生价值只能从人的社会意义、作用方面来界定。 “人生价值指的是人在其一生中通过劳动创造对自我、他人、社会的需要的积极满足和贡献,或者说,是个人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效用。 ”它着重强调人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对他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与作用。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和献身精神。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1)社会价值: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是个体人生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2)自我价值:所谓人生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生活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72.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个人既不单纯是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单纯就是目的,这个“必然的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前提,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价值的标准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二)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8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客观条件或外部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应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