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用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选用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3-11-3-1【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等;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学习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 【学习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地形部位名称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基础知识积累1、以_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_叫做海拔,海拔有时又称为陆高。 2、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500 米 B、1000米 C、1500 米 D、2000 米 3、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0 米 B、500 米 C、1000 米 D、1500 4、地形图分为_ 和_ 两种 5、识图比高度:根据 P16 图 1-32,回答; 图上最低的、最高的等高线分别表示海拔_米_米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都是_米,这就是等高距。读海拔:A 点的是_ _米,B 点是_ _米,C 点是_米。 A、B 相对高度是_米,A、C 相对高度是_ _米。 6、阅读并领会图册 P9“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和“地形坡度陡缓与地图上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参看 P16 图 1-32 判断,地区等高线(疏、密)地势起伏(大、 小)坡度(陡、缓)甲地乙地沿 BA 线爬到山顶容易还是沿 CA 线爬到山项容易?为什么? 7、比较 P17 的图 1-33 和 P16 的图 1-32,两幅地形图反映的是同一地区吗?(1)可见,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 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_ _状况。 (2)仔细观察图 1-33,回答黄色区域的海拔一般在_米以上,绿色区域的海拔一般在_ _ _米以 下 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褐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_ _,绿色越深,海拔越_ _。 (3)读 P32 图 2-17,请回答:2华北平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 米以下; 云贵高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 米以下。 8、仔细研究 P18 图 1-34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请完成图 1-34 下半部分未完成的剖面图曲线。 (2)请描述图中自 D 到 E 一线地面起伏的特点(3)小明班级要组织一次登山活动,现拟定两条路线:A 线是从 D 点开始至西部山峰; B 线是从 E 点开 始至东部山峰。请问要组织轻松安全的登山活动,应选_线,理由是_; 要组织挑战刺激的登山活动,应选_线,理由是_。 【我的问题】【当堂练习】 1、为了安全,登山路线一般应选在( ) A、缓坡 B、鞍部 C、陡坡 D、山峰 2、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图中 A 表示的地形是_,B 点的海拔为 _米 (2)图中河流方向大致是自_向_走向,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_ 高 _低。 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形状相同,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是( )【课堂小结】 提示:请你从等高线的特点及判断方法方面加以总结。【资料链接】: 等高线地形图特点 1、同线等高,海平面为 0 米 2、等高距(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A 、 、1: :5000 B、 、 1: :10000 C、 、 1: :15000 D、 、10000033、除了陡崖,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部分不中断 4、等高线越密集,越陡峭;越稀疏,越和缓 5、两个峰中间的地方叫鞍部。 6、中间高的地图形,等高线向外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反之等高线向中间凹的地方是山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