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杂志2 0 0 6 年6 月第4 7 卷增到现代医学中中医思想的体现成海生张学松+田德福+医学之道,殊路同归,现代医学中也多处可见中医思想的光辉。通过以下几点看看现代医学中是如何体现中医方法论的。1正治反治正治法又称作“逆治法”,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塞者通之”;反治法又称作“从治法”,例如“寒者寒之”、“热者热之”、“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现代医学中炎症的消炎、出血的止血、肿瘤的切除、栓塞的溶栓或取栓都符合正治、逆治的方法;在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时应用血管扩张药物酚妥拉明及脑出血时应用尼莫地平属于反治、从治的范畴。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也体现出中医活血化瘀的含义。2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感冒可以分为风寒、风热、暑湿邪气等类型,采用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疏邪解表等不同的方法;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病证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而采用相同的治法,例如癃闭、水肿表现为肾阳不足时都可采用温阳利水法;肠痈、丹毒都表现为毒热内蕴、瘀血阻络时可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久痢脱肛、子宫下垂都表现为中气下陷时可采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来治疗。现代医学中也有同病异,治例如糖尿病分为I 型、型分别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磺脲或双胍类药物治疗;现代医学中亦有异病同治,例如冠心病、膀胱过度活动症都可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肾绞痛、胆绞痛及心动过速都可用阿托品来治疗;颅压增高和椎间盘脱出都可用甘露醇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都可用西地那非治疗。3 药物归经中医认为,药物对机体某部分有选择作用,因而确定了“药物归经”理论,如麻黄人肺经与膀胱经,可以发汗、平喘、利尿;柴胡归肝胆二经,可疏肝解郁、升阳退热。西药中他莫昔酚用来治疗乳腺癌,西米替丁治疗胃疾患,保列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思密达治疗腹泻,是不是可以把上述药物分别归属乳腺、胃、前列腺、大肠呢?4君臣佐使历代中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遣药组方的理论,包含两层意义:遣药组方时考虑药与病合,又要考虑按照组方原则将方药配伍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西医治疗中也可见一些成熟的组方,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三联或四联疗法;高血压采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B 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联合应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 一1 A 受体拮抗剂、5 一a 还原酶抑制剂、C O X一2 抑制剂、植物制剂的联合治疗,从疾病的发病机理出发设计多药多层次的共同治疗,体现了药与病合;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中,使用他巴唑和心得安;化疗药与止吐药合用治疗恶性肿瘤,又体现了将药物组合成有机整体来使用。5双向调节在中医中药里,有的药物能使亢进的或低下的脏腑功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作用叫做双向调节。例如川芎小剂量增强子宫收缩,大剂量抑制子宫收缩;大黄少用收敛,大量致泻;四磨汤在肠麻痹时可兴奋肠道,蠕动增快,消化液增多,肠痉挛时可使肠平滑肌收缩力下降,蠕动减弱,消化液减少。在西医西药中同样有这样的药物可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例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可升压也可降压,托特罗定可治疗尿频尿急也可治疗排尿不畅,双歧三联活菌既治疗腹泻又可以治疗便秘。6 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指将四诊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中医学的特点及灵魂。现代医学又是怎样“辨证”的呢?以肠梗阻和高血压为例看现代医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又是何其相似。肠梗阻首先“辨证”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肠梗阻,单纯性抑或绞窄性肠梗阻,这里的“证”包括症状、体征、化验、X 片,根据“证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再比如高血压的急症须“辨证”分为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卒中,这里的“证”包括症状、神志、体征、C T ,不同的急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不论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还是西医的分型治疗都是首先概括疾病某些共性,做出一最初的诊断,然后在共性中再找出其特殊性,具体分析,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7整体观念中医认为,经络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病机病1 0 证涉及气血津液,由于经络密切相关,其证候性质又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由于脏腑是一个纵深的概念,不同于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脏器。可以说中医的心代表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脾代表部分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肾代表部分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这种从身体的整体观念出发认知人体,在现代医学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现代医学也出现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系统、尿路上皮器官、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垂体一肾上腺轴这样的概念,把以前的单器官概念扩大为多器官组合概念。已经颇似中医里的脏腑观念。当多组织、器官、系统的症状组合在一起无法用已知的单一疾病来解释时,往往只是以某某综合征表述。例如r a i t e r 综合征即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w o l f r a m 综合征即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听力减退、尿崩症;b e h c e t 综合征即复发性口腔溃疡、外生殖器疼痛性溃疡和眼部炎症。这种组织、器官、系统之间若有似无的联系正等待现代医学去重新认知、命名。8 五行理论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脏腑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关系影响着疾病的转归,所以总结、形成了中医特有的五行理论,反过来,又应用它指导医疗实践。同样在现代医学中也认识到一些脏器的特殊关系。J T C M J u n e2 0 0 6 ,V 0 1 4 7 ,S u p p l e m e n t例如g o o d p a s t u r e 综合征即肺出血合并肾炎;胆心综合征即胆囊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及E C G 异常;肝肾综合征即肝硬化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s t a u f e r 综合征即肾癌无肝转移时出现肝增大、肝功能异常、血白细胞减少、贫血、发热。综上所述,不能说中国传统医学长期医疗实践后的演绎、推理、归纳是抽象的、无根据的,现代医学只不过是用现代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传统医学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从整体上、从宏观上说,这些理论是形象的、具体的,在语言文字的总结上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不能要求中医学在微观世界达到与现代医学同样的水平,虽然中医学在疾病的过程及细节上也存在独特的辨析与归纳,例如“真寒假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湿热伤及阴分”、“宣中”、“传经”、“阴虚阳亢”、“气行则血行”,但现代医学还不能完全读懂,还仅限于做一些“脾虚”、“肾阳虚、阴虚”的文章而已。即使这样,大量成功的中医医疗实例印证着这些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作用。至于现代医学用多少时间来全部解释、或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表达出传统医学中的“精髓”、或者是“虚妄”,还是未知数。*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 1 0 1 1 0 0 )糖尿病中医脏腑病机中肾脏致病机制的探讨李军。1糖尿病脏腑病机中肾脏作用的传统认识从皓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试图去探求糖尿病脏腑病机中肾脏的作用是困难的。同时古代医家一直在努力阐明肾脏在消渴病中的作用及地位。黄帝内经提出肾虚,东汉及唐代认识到肾阳虚导致消渴,宋代认识到肾阴虚是导致消渴病的另一个主要方面,而金代却认为心火是导致消渴的主要病机,肾脏只是在心火伤及肾后才发挥作用。到了明代,肾脏在消渴病中的作用机制得到了最为完善的阐述,到了清代,有关方面的论述并不详细而且没有突破,现将古代医家对于消渴病中肾脏作用的认识简述如下。肾阳虚:真阳不足,火亏于下,因阳不化气,水精不布,水不得升,直人膀胱而饮一溲一,发为消渴。肾阳虚又可导致心阳不足,妄行凌于肺,移寒与之,致肺病消。肾阴虚:真阴不足,水亏于下,肾水虚无以制火,火旺不能灭,煎熬脏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阳盛阴衰,发为消渴。还认为:上中消也是由于肾阴虚,致火不归原,火游于肺而为上消,火游于胃而为中消。故认为肾阴虚不止是导致下消的主要病机,同时也是导致上消和中消的主要病机。肾火:认为肾火或邪火或心火内烁,真阴枯竭,而最终发为消渴。2现代中医学从肾论治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的进展虽然在糖尿病中医脏腑病机中,肾脏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但是在从肾论治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方面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验室研究显示:( 1 ) 糖肾康胶囊对糖尿病家兔有降糖作用,可明显提高大鼠糖耐量,对肾病大鼠尿蛋白有降低作用 1 ;( 2 ) 左归双降方治疗给药3 0 天后具有降低实验大鼠血糖及改善糖耐量异常的作用 2 ,左归丸加减对实验性大鼠具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 3 ;( 3 ) 益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