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单项选择题1.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使A.产业资本 B.商人资本 C. 工业资本 D.可变资本 2.资本的流通公式是A.W-GW B.GWG C.WWG D.GWG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使A.使用价值与价值一的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6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7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8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9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10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相对人口过剩规律11社会再生产是( )。A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C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13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14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15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 )。A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 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7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货币工资 D年货币收入18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 )按同一比例增长。A总资本 B固定资本 C劳动力总量 D人口总量1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2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在于A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B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C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D.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E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2.对资本总公式 GWG的分析可以看处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A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D.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4.相对剩余价值是A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5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 D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E银行贷款6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A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B不变资本是剩余价值转化的C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被再生产出来7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主要有A长期的过剩人口 B临时的过剩人口 C流动的过剩人口 D潜在的过剩人口 E停滞的过剩人口8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B掩盖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C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 D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E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方法通常有A增加雇佣劳动者数量 B压低工人工资C延长工作日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加大劳动强度10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提高商品的价格11剩余价值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E产生于资本主义流通过程1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A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C.劳动者人身必须依附于某个资本家 D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E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1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E劳动者能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14资本的共性可以概括为A资本是简单商品经济中的范畴 B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C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D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E资本的表现形式是货币1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竞争的激烈程度 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16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绝对地增加是由于A大量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 B破产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C破产的手工业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D大量童工进入劳动力市场E人口绝对量的增加,从而使劳动力的绝对量不断增加17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A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B贫困和失业在无产阶级方面积累C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D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资本积累过程存在着对抗性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基本经济条件是A存在大批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B勤俭、节约是资本形成的源泉C少数人聚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 D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E商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19资本集中借以实现的杠杆是A竞争 B供求 C价格 D信用 E利率20绝对剩余价值是A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C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D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E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条件三、简答题1简述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异同。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4简述资本的本质,以及区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意义。5绝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6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7劳动为什么不是商品?8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9简述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以及资本积累的实质。10简述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1简述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1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四、论述题1什么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它的条件是什么?2试述“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性。3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4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5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哪些特点?6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7试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8如何认识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D 4.C 5.C 6.D 7.D 8.B 9B 10C 11D17B 18A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1ADE 2ABDE 3ACE 4ADE 5.BC6ACDE 7CDE 8ABCDE 9ABCDE 10.AC 11ACD 12AD 13ABD 14BCD 15.ABCE 16ABCDE 17ABCE 18AC 19AD 20.ABC三、简答题1答: (1)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而在每一个流通过程中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2)二者的区别。首先从形式上看:买和卖的顺序不同;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其次是内容和目的上的本质区别:第一,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它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流通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使用价值,即满足商品生产者对特定商品的需要。第二,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流通的内容是一定量的货币能带来更多的货币,流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增殖,即取得剩余价值。2答: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出他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的劳动力。(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不同的,其物质内容会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扩大。3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自己的特点。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耗,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又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4答: (1)资本不是物,而是同货币、商品一样,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2)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