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南市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田家庵发电厂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田家庵发电厂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二 OO 八年五月八年五月2前前 言言为了提高淮南市集中供热化率,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淮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将在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已关停的2120MW 和 2137.5MW 机组的场地上建设,以替代淮南市中心城区分散的供热小锅炉并取代田南热电厂和田东热电厂,实现淮南市中心城区的集中供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田家庵发电厂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2006 年 2 月 14 日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 (环发 200628 号文)有关规定,现特向社会发公布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3淮南市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告1.总体概况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解放后几经扩建,至1977年全厂装机容量为601MW,分为高、中压站两部分:高压站装机为 2120MW和2125MW计4台机组;中压站为46MW、112MW和325MW计8台机组。中压站因设备老化、效率低,煤耗高达600g/kW.h以上,除尘平均效率低于70,给淮南市田家庵区带来严重的污染,于1993年底开始拆除进行技改工程,并利用其场地规划建设了2300MW机组。一期技改工程建设的300MW机组(5机)于1996年投运,技改二期工程建设的300MW机组(6机)也于2005年11投运。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热化率,节约能源,控制减少废气污染物量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安徽省发改委的要求,田家庵电厂原高压站14机组2120MW和2125MW机组于2007年11月15日前已全部停运。目前,田家庵电厂的装机规模为2300MW。为促使淮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改善环境的目标,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决定利用2007年关停的14机组2120MW和2125MW机组的场地,原址建设230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作为淮南市中心供热区的主要热源,以替代田南热电有限公司和田东热电厂的小型供热机组及分散的供热小锅炉实现集中供热。2.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本项目名称、规模及基本构成见1。4表1 项目基本构成项 目 名 称淮南市2300MW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或业主)大唐淮南田家庵电厂项 目单机容量及台数总容量现有电厂2300MW600MW本 期2300MW600MW规模全 厂2300MW2300MW1200MW锅炉本工程选用两台1100t/h控制循环锅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 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锅炉。汽轮机本工程采用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 带两级可调整抽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300MW。主体 工程发电机本工程选用两台水氢氢冷却、三相交流隐极同步发电机, 额定功率330MW。输煤系统厂内输煤系统卸煤装置、带式输送机系统、贮煤场及煤场设 备、筛碎设备、煤仓间配煤设备。此外,还设有燃煤计量、入炉 煤取样、自动除铁等辅助设备以及除尘通风等辅助设施,部分利 用关停小机组的设施。 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干湿分排、粗细分排的除灰渣系统。供排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 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完全分流制。配套 工程接入系统利用原有的电厂6回220KV线路,无需新增出线回路环保工程锅炉配备除尘效率为99.8%的高效静电除尘器;采用脱硫效 率不低于90%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措施,除尘效率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并选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工艺,脱硝效率为80%;锅炉灰渣和脱硫石膏拟全部综合 利用,综合利用途径不畅时,拟送至与现有5#、6#机组配套建设 的灰场分区储存;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经相应处理后达 标排放;对高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减振和绿化等措施。3. 拟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废气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前,拟建工程锅炉 SO2产生量为 1.72t/h(设计煤种)或2.28t/h(校核煤种) ,烟尘产生量为 82t/h(设计煤种)或 92t/h(校核煤种), NOX产生量为0.99t/h,若不采取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能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导致区5域空气环境功能目标的改变。(2)废水拟建工程产生的废水包括酸碱废水、含油废水、脱硫废水、净水站排泥水、脱硝废水、输煤系统冲洗水、生活污水和锅炉酸洗废水等,若不采取有效的废水治理措施或在厂区内实现综合利用,减少外排废水量,外排废水会对区域地表水体淮河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3)固体废弃物拟建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锅炉灰渣和烟气脱硫石膏。拟建工程锅炉灰渣产生量为 45.74104t/a(设计煤 3.4150.88104t/a(校核煤种),若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造成大量占用土地(4)噪声拟建工程产生的噪声分为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机械噪声是由机械设备运转、振动、摩擦等产生的噪声,以中、低频为主,主要产噪设备有磨煤机和各类泵等;电磁性噪声是由电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噪声,以中、低频为主,主要产噪设备有发电机、励磁机和变压器等;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流动产生的噪声,具有低、中、高各种频率成份,主要有送风机、引风机等噪声源。噪声源噪声级为 7595dB(A),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污染。4.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拟建工程拟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拟采取的防治措施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案,脱硫效率达 90%;选用除尘效率为 99.8%的高效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湿法脱硫除尘效率为 50%,控制烟尘排放浓度;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并采用 SCR法进行脱硝,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两炉共用一座 210m 高烟囱排放烟气,通过高烟囱排放使得电厂大气污染物能充分利用大气扩散自净能力,减少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可能产生煤尘点和粉煤灰逸散处,采取水喷淋、水喷雾、水冲洗、密闭、收尘等防治措施。通过采取以上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后,拟建工程 SO2排放浓度为 78mg/m3(设计煤种)或104mg/m3(校核煤种),烟尘排放浓度为 37mg/m3(设计煤种)或 41mg/m3(校核煤种),NOX排6放浓度为 90mg/m3,均符合 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 3 时段标准要求。(2)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拟建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完全分流制,厂区雨水经下水道收集后排入长江。拟建工程各种工业废水(酸碱废水、脱硫、脱销废水、含油废水、净水站排泥水、输煤系统冲洗水等)经处理达标后回用,厂区仅有冷却塔排污水外排。(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拟建本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锅炉灰渣和脱硫石膏。锅炉灰渣和脱硫石膏立足于综合利用,目前已与有关单位签订综合利用协议,综合利用率为 100。当锅炉灰渣和脱硫石膏不能综合利用时,输送至与现有 5#、6#机组配套建设的灰场分区储存。现有5#、6#机组配套建设灰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得到安徽省环保局的批复。(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拟建工程噪声污染防治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以声源控制为主,同时从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采取对设备装设隔声罩,对外排汽阀装设消声器,在建筑物内敷设吸声材料等措施控制噪声。经过治理后噪声确保做到不扰民。5.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建设项目;工程热电比为 72.5%,总热效率为 53.4%,符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四部委计基础20001268 号文“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基础2003369 号文“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同步建设脱硫装置,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159 号文“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规定;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拟建项目利用田家庵电厂原有小机组的拆除场地建设,无需新征土地,项目用地属工业用地;厂址不在淮南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厂址选择合理;拟建项目属淮南市热电联产专项规划(已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复)中规划的电源点,拟建项目建设符合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淮南市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的要求。拟建项目有关清洁生产指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在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实施后,各种污染物可稳定达标排放,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均较小,不会改变原有环境功能目标的要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总量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当地公众对拟建7项目的建设大都持赞成态度,无人反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拟建项目建设对淮南市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落实报告书所提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拟建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6.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及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众若要查阅淮南市 2300MW 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需索取关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其他信息,请与淮南田家庵发电厂或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联系方式如下:单位: 淮南田家庵电厂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人: 潘中立 巫建光电 话: 0554-3662802 0551-2821309传 真: 0554-3666113 0551-2826767e-mail: tdpzl007163.com wu_jianguangsina.com索取资料时间:2008 年 5 月 12 日2008 年 5 月 20 日。7.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包括三部分:(1) 直接受影响的人群,主要是项目实施地及其周围的居民;(2) 间接受影响的团体及代表,主要是淮南市相关部门的代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代表;(3) 对拟建工程比较关心的其他淮南市民。(2)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您对拟建项目建设的态度(赞成、反对、无所谓) 、您对拟建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意见以及有无需拟建工程新增的污染防治措施或者您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其他建议和要求等。8.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公众反馈意见可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与环评单位或建设身单位联系,具体联系信息见本公告第六部分内容。9.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 2008 年 5 月 16 日2008 年 5 月 31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