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题正题反题反题合题合题“一分为三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表现形式之一20O4 年第 1 期No.1.九江师专(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l0fJiujiangCollege(Phil,tmvhyandSocialScience总第 126 期StunNo.126正题反题 l 又题舍题 IIII;i口正銮“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之一坚毅(tr 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77)摘要: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是由康德首创的,黑格尔使其完善与系统化,马克思则加以继承并进行了根本变革.但经过考茨基与伯恩斯坦关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是取其一还是互补的论战之后,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就被人们抛弃了.于是“三段式“成为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代名词,“合题“,“融合“成为“修正主义“的主要观点.这样一来?,“一分为二“,“两分法“也就被绝对化了.实际上,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要意义.关键词:三段式一分为三唯物辩证法我是“一分为三“的倡导者,.在论述“一分为三“时,主张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正面,中介,反面的典型形式,而且还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以及正题,反题,合题等形式.在学术界.有少数人把正题,反题,合题归入于否定之否定规律,但绝大多数人是不讲正题,反题,合题的,甚至批判它,说什么这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三段式_,并主张彻底把它抛弃.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我才来专门论述一下正题,反题,合题“三段式“.,I一,正窟,反题,合题的首创与演变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他认为:感性,知性,理性都是人所具有的三种先天认识,人就是通过知性先天就具有的十二个范畴来整理感性认识的.他把这十二个范畴分为四组,每组三个.它们是:一,量:单一性,多样性,总体性;二,质:实在性,不定性,限制性;三,关系:实体与属性,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四,样式:可能性不可能性,存在一不存在,必然性偶然性.三个范畴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一个范畴是肯定的,第二个范畴是否定的,第三个范畴是前二者的结合.黑格尔指出:“伟大的辩证法的本能使得康德说,第一个范畴是肯定的,第二个范畴是第一个范畴的否定,第三个范畴是前二者的综合.“收稿日期:200E8?作者筒介:坚毅(雷正良 1936 一),男,江西丰城人,哲学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立体化.?l5?康德哲学“到处都展示为正题,反题和综合的图式“.(z)人们根据黑格尔的评述,把康德哲学称之为“三一式“哲学.费希特遵循了康德的“三一式“,提出“自我非我自我与非我的同一“的基本理论.他认为:第一个命题为“我与我自身同一“,这是正题:第二个命题为“自我设定一个非我与自我对立“,这是反题;第三个命题为“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这是合题.在这里,正题,反题,合题也是非常明确的.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者是黑格尔,他确立了辩证的否定观,明确地提了否定的否定概念,揭示了否定的否定规律,即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他的发展公式是三段式:第一段是正题.发展的肯定阶段;第二段是对正题的否定,即反题,发展的中间环节;第三段是对反题的否定,即“否定的否定“,亦即合题,发展的终结,正题与反题的综合.黑格尔以此为指导,建立了自己庞大的哲学体系;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力学,物理学,有机物理学;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质,量,度,本质,现象,现实,主观概念,客观概念,绝对概念;这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就是不断地进行“一分为三“的.可见,黑格尔哲学就是“一分为三“哲学,其方法则是“三分法“辩证法.二,正题,反题,合题的继承与变革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其内核是辩证法的.费尔巴哈站出来,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学说,恢复了唯物主义学说应有的权威,并在批判的斗争中振兴了唯物主义哲学.不过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待黑格尔哲学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象蠢妇一样,在给小孩洗澡之后,没有把小孩抱起,结果把小孩和污水一起泼掉了.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并且干脆把它抛在一旁.但是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箭服不了这种哲学.象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o弃“,既克服又保留,批判地继承,或者说既继承又变革.当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毕希纳,朗格,杜林,费希纳等人把黑格尔当作一条“死狗“来对待时,马克思大声疾呼;“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当然,马克思也指出,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因此,“必须的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恩格斯也深刻地指出:“黑格尔的体系包括了以前的任何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为地停留在他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0 正题,反题,合题就是珍宝之一.1846 年,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蒲鲁东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为了反驳蒲鲁东的观点,马克思在 1847 年写出并出版了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在这部书中,马克思写道:“安置自己,把自己跟自己对置起来,自相结合安置,对置,结合.用希腊语来说,这就是:正题,反题,合题.对于不懂黑格尔语言的读者,我们将告诉他们一个神圣的公式: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又说:“对立面就是通过“辩证运动“这种方式相互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销.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这个新的思想又分为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而这两个思想又融合成新的合题.这种增殖过程就构成思想群.“他还严厉地批评了蒲鲁东,并且说到:“尽管蒲鲁东先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爬上矛盾体系的顶峰,可是他从来没有超越过头两级即简单的正题和反题,而且这两级他仅仅爬上过两次,其中有一次还跌了下来.“最后,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两个相互矛盾(应译为对立)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马克思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对它进行“扬题,?l6?根据马克思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正题,反合题与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与共存,斗I争,融合,都是相通的:它们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从中,我还有两点体会和理解;一是正题,反题,合题体现着“一分为三“;二是蒲鲁东还停留在正题,反题的地步,而没有上升到合题.由此可见,“一分为二“还没有上升到马克思的观点.三,是二论取一,还是二论互补的争论与结局马克思花费 40 年精力撰写宏伟巨着资本论三大卷共四册.第一卷(第一册)在 1867 年 9 月 4日出版.第二卷(第二,三册)由恩格斯整理并变成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在 1885 年 7 月上旬和 1894年 l1 月出版.恩格斯把第四卷(实为第三卷)的草稿交给马克思的幼女爱灵娜,后由考茨基进行编辑出版工作.考茨基没有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而蝙成剩余价值学说史共三卷,并在 1905年1910 年分别出版.到 1954.年一 l961 年,苏联重新编辑出版,定名为剩余价值理论.l75年 l1 月,中共中央着作编译局翻译出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二,三册,并标明为资本论第四卷.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阐述了劳动价值论.为了揭露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他暂时撇开了其他生产要素如何形成使用价值舳问题,舍弃了使用价值在价值要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所要求的,即应该从抽象劳动价值论出发,以后再上升到思维的具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起先是大学生加布里埃尔?杰维尔以满腔热情撰写书稿进行宣传,但他把劳动价值论绝对化,接着是大人物考茨基出版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他杜撰了“劳动价值一元论“;与此同时,庞巴维克也出版专着资本和利息一书,用“效用价值一元论“去反对“劳动价值一元论“另一个大人物伯恩斯坦则出版专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他根据恩格斯的指点,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互补“的主张.考茨基坚决维护“劳动价值一元论“,痛斥“效用价值一元论“,同时也反对伯恩斯坦的“二论互补艘主张并把他打成“修正主义者“.由于恩格斯的教导,考茨基在两三年后便放弃了自己的“劳动价值一元沦“的见解.0 后来列宁站出来,严厉批判伯恩斯坦的二论“互补说“,把它斥之为“折中主义“,紧接着考茨基也成为“修正主义者“,“无产级阶革命的叛徒“.这样一来“劳动价值一元论“就被钦定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政治上对伯恩斯提,考茨基的批判,我现在仍然持赞成态度.但就对于马克恩的价值理论的理解这一点来说,伯恩斯坦倒是正确的,考茨基原先是错误的,后来放弃也是值得欢迎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已经阐述了效用价值论.他写道:“社会的现实财富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的可能性,并不是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剩余劳动的生产率“,r 人类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舶条件下“,“进行使用价值产生“.回他又说:“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和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 l 舶社会生产颁域舶总产品“,其中,“社会需要,即牡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殴.可见,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是.劳动价值论_与“效用价值论“相结合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本人在资本论中已经从正题经反题上升到了合题,而我们在过去还只是停留在“劳动价值一元论“与“效用价值一元论“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的地步(这一部分论述参阅了胡义成同志文章中的观点和材料)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加以理解,断章取义(断旬取义)是不行的,即使是为了政治需要也最好不要这样徽,因为那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四,正题,反题,合题的黼性与意义,: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全面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在合题阶段,因为正题阶段也好,反题阶段也罢,都只是拥有真理的颗粒.从光学发展史来看,我们对于光本质的认识,正题是牛顿提出的微粒说,他认为光是发光物体发射出来以一定速度向空间直线传播的微粒.反题是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他认为光是某种振动,通过介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之后,微粒说与波动说产生激烈争论,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买谁的帐.实际上,他们各自都拥有真理颗粒,但都不是全面的真理性认识.合题就是爱因斯?17?坦提出的光量子说,他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学说吸取了微粒说和波动说各自所包含的真理颗粒,从而融合成一个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论.可见,全面的真理性认识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对世界秩序发展的看法,正题是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他认为在封闭的环境系统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自动地传向低温物体,系统的熵趋于极大,不断地走向混乱和无序,一直达到平衡为止.反题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他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有序地不断地由低向高发展.合题是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他认为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从有序到无序和从无序到有序的两种情况,从而把原先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相互统一起来.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的导盲中就明确指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物质在它的发展长河中会产生出物质分化的新条件;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就是热的运动形式,它除了消极的一面,也还有重新集聚的一面;形成了的太阳系必然按照铗的规律走向死寂,同样,必然按照铁的规律产生出新的太阳系;宇宙的发展可以由有序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