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附件一湖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填表时间: 2008 年 9 月 11 日项目名称农村土地有偿流转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分析 基于对长株潭地区的实地调研申请经费10000研究时间1 年姓名姓 别年级专业联系电话手机E-mail负责人李怡女 2006 级经济学137390772 62ly2006232011416 3.com项目学生项目 成员梁瑞男 2006 级经济学135748870 66Lr321com126.co m姓名李琳职务/职称教授导 师电话/手机13974846788E-mailLiLin963/Vip.sina.c om一、一、申请理由(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等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等) 首先,我们项目研究小组的成员对于选题都有很大的兴趣,历年来对于中国土地问题都有过关注 与思考,尤其对于土地有偿流转这一举措有足够的研究热情,将一直坚持实地调研工作,以期获得大 量真实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从个人素质看,李怡同学思考问题严肃认真,理论扎实,数理基础较好,责任心强,组织 能力及表达能力均较出色;来自农村,对农村问题有着切身体会,有明确的研究方法与方向;并在大 一时参与 sit 项目,现已顺利完成课题,这种宝贵经验能给此次研究带来便利,在程序上和研究内容 整合上做得更好。梁瑞同学思维活跃,英语基础较好,专业知识过硬,从多方面关心关注于三农问题, 并就此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和理论体系,将给土地有偿流转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较多的 参考意见。再次,从团队整体能力来看,项目研究小组的成员均来自经贸学院 06 级经济一班,联系方便,便 于及时交流;有经济学专业背景,并已经完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社会 学等课程,具备研究的能力与基本知识储备;项目研究成员均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关注与国内外时事 政治级各项经济政策和前沿经济学问题,从而有更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团队协作 能力较强,从而为相互协作提供可能;身体素质较高,为以后赴长株潭地区多个农村进行实地调研打 下基础,保证调研能够顺利完成。2二、立项背景(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二、立项背景(研究现状、趋势、研究意义等,参考文献和其他有关背景材料)【研究现状研究现状】现阶段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关注日益增强,很多学者在理论上对农地流转权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出现了一些对市、县等小规模区域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现阶段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行为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行为分析:从流转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分析入手,论证 集体经济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客观必然性,为国家逐步放开限制和规范流转提供理论参考。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解决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 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虽然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普遍实行,形 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 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问题。 土地流转应维护农民利益土地流转应维护农民利益:提出归还农民的基本权利,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土地流转(征 用)程序,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在不伤害农民,在维持其正常生活(生存)的基础上 合理、有效的进行土地征用和流转。 嘉兴南湖区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嘉兴南湖区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浙江省嘉兴南湖区在探索和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 经验,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农村土 地流转市场、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文章就流转的形式、存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合同制度、营造外部环境、完善法律体系等具体解决措施。 浅析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浅析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章从实践的角度,找出农地流转的症结所在,并据此 从市场层面、农户层面、政府层面提出了农地流转机制的构建模式。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户流转行为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户流转行为分析:张林、何丹认为研究土地流转的问题,应该先从 农户入手,他们以湖北襄阳区为例,分析了土地禀赋、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对农 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分析:通过分析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的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 差异,发现在既定的土地制度框架下,农户的土地流转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是一种社会行 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普及程度以及流转行为的理性化、契约化、组织化程度都随着农村二、 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试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试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作者石峰从物权法角度阐述了如何稳定农村土 地的经营权流转。在谈到如何设计流转机制时,作者认为应该统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登记制度 和建立与改善农村土地价值的评估机构和农村土地的交易机构。 土地流转工作应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应稳妥推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作者白文泰以云南元谋县的实地调查为依据,展示了 农村土地流转的全貌。他在众多土地流转形式中大力提倡土地租赁,认为租赁简单易行,农民 容易接受。同时,这符合农民土地不能买卖有必须流转的现实。 土地租赁实证分析土地租赁实证分析在纯数理化验证方面,从微观领域的农户入手,通过实证分析论证土地 租赁理论,得出了土地租赁与农户自有土地面积、农业机械投入有关。土地细碎化从多并不构 成对土地租入和租出行为的影响。总的说来,目前的研究成果如下: 关于土地有偿流转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观点。 (1)流转行为欠规范。也就是说目前的土地流转私下进行的比较多,政府,特别是乡村政 府在这一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 (2)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目前全国性关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依然很少。 (3)土地流转的供给机制尚未形成,如现阶段广大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健全,土地仍然3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后依靠。 (4)农地流转需求动力不足。由于农业属于低产出生产部门,同时又面临很大的自然风险, 能有多少人愿意出来接受流转的土地还是未知数。 在解决问题方面,学者们也给出一些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大宣传,提到农民的土地流转意识。 (3)建立土地流转服 务体系。 (4)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也就是建立农业保险,化解农业产出的不稳定性。 (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化解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研究趋势研究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农户本身在农地流转中的自发性行为,这也表明农户的利益正日渐受到关注,针对目前还没出现稳定的法律法规,很多学者开始了对流转制度化的研究,希望能将土地流转制度稳定下来,而不仅仅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有些学者开始了从产权及法律层面上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也体现了对稳定土地流转制度的要求。加强了和其他农业政策相关性的研究,解决在流转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出路和征收问题。针对现阶段学者们研究的不足与缺陷,我们研究小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多数研究没有具体的实际数据作为支撑,例如,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问题上,没有深刻考虑到政策的实施对农民行为的反作用,也没有考虑到农民对现有政策的评价,比如农民对转让土地的具体要求和担忧;第二,没有考虑到政策在不同地区地域实施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没有考虑到土地流转的投入产出,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地区土地贫瘠、产出低下,当地农户不愿耕种这些土地,外地人也不愿承包这里的土地,这时的土地流转政策就是失效的;第三,没有考虑到土地流转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新的需求;第四,由于现阶段的实际调查是小区域性质的,而湖南省特别是长株潭地区还没有相关的实际调查和理论政策分析,这一点也是我们此次研究项目的现实意义的所在。【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治理抛荒的核心环节就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现在,关于土地流转在全省范围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政策,但是湖南各地方政府在治理土地抛荒的过程中已相继出台了地方办法。例如湖南道县就对因劳动力不足等原因而抛荒的耕地,通过与群众协商采用调换与转包的形式,由村集体组织统一调整后,转包给种植大户或引进种田能手大面积承包。该县清塘镇洪家宅村由于外出人口多,2007 年全村抛荒面积超过 100 亩。村里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决定将水田重新划片,除去烤烟田和每人 0.2 亩左右的口粮田外,剩余田由村里转包给种植大户和种田能手。这种政策固然是个好政策,但是它缺乏有力的法规依据,一旦出现纠纷,农民的利益很难得到确切保障。并且这种政策的实施仍然只强调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而忽视土地的个人经营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违反农民意志的行为。更有甚者,强有力的行政权力在本属于市场经济的领域又出现了。例如道县县政府向各乡镇下达了遏制耕地抛荒责任书 ,实行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凡出现连片抛荒 5 亩或零星抛荒 30 亩的,对乡镇场主要领导和分管农业领导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连片抛荒 15 亩或零星抛荒 50 亩的,对乡镇场主要领导和分管农业领导及责任村支部书记实行就地免职,对村主任按程序给予罢免。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农民权益又显得是何等弱小,更谈不上依靠土地流转来发展现代大农业了。随着湖南建设工业强省目标的提出,全省工业必将步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过程4也将加速,这就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其次,随着我省交通日益便捷(武广客运专线的建成) ,农民外出务工更加便捷,也会促进农村务农人口减少。另外,更重要的是农资上涨,冲销补贴。比如复合肥 180 元一袋,尿素 140 元一袋,一亩麦子要施 60 斤复合肥,价 108 元;尿素 50 斤,价 70 元;农药 15 元;种子 50 元;农机耕地和收割不考虑涨价因素,至少要 90 元,这样合计 333 元。以水稻平均亩产 1000 斤,按国家最新的最低收购价每 50 公斤 79 元计算,亩收入 790 元。在加上灌溉等费用,收入确实很小。这些都给小规模土地的耕种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省全局性土地流转方案应尽快出台。在这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将对象放到了长株潭地区。理由有三。其一:长株潭地区大都位于平原和低山地区,农业基础较好,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其二:长株潭地区在获准建设两型实验区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即建设大长沙)进程提速更快,这样土地矛盾也就更加突出。第三:长株潭地区的农民收入较高,在全省位于前列,这就有可能使得的该区域对土地的重视程度降低,导致土地抛荒严重于其他地区。我们的此次调查研究重点将放在长株潭地区的土地流转的差异化分析上,土地流转的政策在各个地区都尝试过,但是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有的是城市近郊,有的是偏远农村;有的是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有的位于丘陵山区,只能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全局性政策要出台,也必须以各地实际为依据,切不可搞“一刀切” 。为此,我们会实地深入到长沙、株洲、湘潭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村地区,实地访谈,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考察广大农民自己的想法,去了解他们希望政府出台怎样的政策。下图是我们设想调查表格中一种,我们也会采用录音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调查资料。我们在研究中将建立起有利于总体决策并宜于各地按实际执行的具体策略。这项政策的实施可以解决现存的大量土地抛荒问题,提高农民福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提高长株潭地区的区域竞争力。此外,随着大长沙的构建,城市近郊的土地将产生新的需求,关注绿色与环保的城市居民也许会产生获得自己土地上生产出的有机蔬菜的诉求。(香港及上海的崇明岛已经产生了这种模式) 。这一切都必须以土地的有序转让为基础。这些都是实地调查和研究这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