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个有亲和力的微笑教师 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 徐 婷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教师有涵养,有方寸,有独自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不 会轻易上火,冲动,就不会“因怒而滥刑” ,就不会因小失大。就会在有缺点或失误顽皮的 学生面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就会有分寸、有节制、有办法。有的教师温文尔 雅,却能制服调皮的学生的心理,有的老师不太批评学生,学生却心服口服,有的教师不 轻举教鞭或戒尺,学生秩序井然。教师热爱学生,热情真诚的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 教导,这就是一种师生关系,在这里教师的亲和力就是关键的所在。有了良好的亲和力, 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老师就比较容易打开学生心灵天窗。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学生普遍喜欢的老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 的老师。他们和蔼可亲,他们平易近人。他们和学生的关系不是紧张的,是和谐的。常把微笑送给学生。教师每天与充满朝气的学生共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着 轻松愉快的心情、朝气蓬勃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宽容大度的胸怀;构建自身独特的 魅力,打出自己的品牌,亮出自己的风格。这学期新接任一个班的数学。课上,当我向他们提出问题时,他们都不主动举手配合 我,我忍不住训斥到:“怎么,你们没有听懂吗?还是不会举手?”我本以为这下一定会 有许多孩子举手发言,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孩子举手,反而都低下了头不敢看我一眼,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败。 一次,我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题目是“你希望什么样的老师。 ”结果大部分纸条上写的内 容令我惭愧:“老师,您能多给我们一点微笑,少一点训斥吗?” “老师我愿意看您笑。 ”这使我感到,我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用微笑代替威严,真心实意地和学生交 朋友。后来,每天我都用微笑面对我的学生,有孩子淘气了,我微笑着把他拉到自己身边, 拉着他的手,弯下身子对他说:“你这样做对吗?他看着我和颜悦色的笑脸不好意思地低 下了头。课上,有孩子不听讲了,我投去微笑的目光,再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敲一下桌子, 有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把他叫到僻静处悄悄地批评微笑挂在我的脸上,微笑也挂在了孩子们灿烂的脸上,是微笑保持了师生间的亲密 关系,是微笑,使不爱发言的学生大胆地举起了手,是微笑,使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能自觉 遵守纪律了,是微笑,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断提高 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带勺子而向我报告,希望得到帮助。我建议她向别人去借一下,或是 向楼下食堂的叔叔去借一双。然而,她却因为不知所措,而拒绝,甚至打算不吃午饭。这 已不是第一个这样的孩子。竟然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想办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画面二:做作业或考试时,总有几个人在老师再三解释题目后,不愿动脑筋去想,而是告 诉老师我不知道。其实,他可以明白,但是,他已经习惯家人帮他打理好一切,甚至连脑 筋也懒得动了。大猩猩聪明的人类,我们都知道,这两者的智商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猩猩却有如 此强的生存能力,能够为了获得食物,会根据现实的情况改变不同的策略,变得越来越聪 明。是什么造成的呢?是环境,对,是环境!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野外生存完全得靠自 己,不动脑筋,不想方设法,它们就没有办法立足。而纵观这么多年来中国孩子的变化, 你会发觉现在的孩子知识学得比以前的多了;见的世面更广了;感觉也更聪明了。但是, 他们的社会能力却退步了不少。就比如说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却反而退化了。这是怎么了?是环境,对,是环境!独生子女的一代,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 堂,爸妈爱,老人宠,样样事都不要孩子动手动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环境如此安逸, 他们缺少的是一种“锻炼机会” ,缺少的是一种“紧迫感” 。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知识, 更多的,更长远的目标应该放在教孩子做人,培养他的“能力”上。就让他们试着饿一次肚子吧,就让他因为不愿动脑筋而完不成一次作业吧,放开紧紧搀扶 的双手吧!跌倒一次,他会记住摔倒的痛而慢慢成长,磨练能力。我们这些进化得如此高等的动物,上帝最得意的作品,难道还比不过那群机灵的大猩猩吗?孩子孩子, ,让我们学会感激让我们学会感激金惠红走进教室满眼都是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快乐洋溢在我的心中。可细细想想,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不知从哪里读到这么一句话:“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它就会开出爱的小花;在自己的心里种植快乐的小树,它就会飞出很多很多快乐的小鸟。”现在的孩子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可他们却很难体会到快乐,有的只是抱怨与不满。比如白天,老师留他补作业,耐心地纠正他的错误,他满脸不高兴;晚上,做作业,面对母亲蹑手蹑脚端来的一杯牛奶,他却抱怨太烫难怪老一辈人叹息:“现在的孩子太少感激之情!”不会感激,把周围的人的爱心视为天经地义,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私自利;不会感激,也就不懂得尊老爱幼,没有爱心;不会感激,凡事斤斤计较,对人对事心胸狭窄,当然谈不上开心了。如何在孩子心里播下爱的种子,种下快乐的小树,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只有教孩子学会感激!学会感激,孩子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学会感激,孩子才会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才会懂得爱的反馈与回报,才会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学会感激,孩子才能学会分享,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合作;学会了感激,孩子才不会一味的抱怨,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学会了感激,孩子才会微笑着生活,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从长远来看,学会感激,也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文明的体现。教孩子学会感激,需要道德的教育、环境的熏陶和社会的实践,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潜移默化。学校里,孩子为我的点滴付出都能得到我的真诚感谢。“谢谢你帮金老师收齐了作业本”;“谢谢你帮金老师擦干净了黑板”;“谢谢你为金老师倒了一杯茶”;“谢谢你们工整的作业”;“谢谢你们精彩的回答”;“谢谢你们甜甜的问候”;“谢谢你们,是你们让老师感到爱的快乐”。在家中,我也时常告诉女儿,懂得感谢他人,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修养。父母养育之恩,恩重如山。父母为我们辛苦付出,无怨无悔,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更应该要懂得回报。老师日夜操劳,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感激老师的不倦教诲,给予我们的帮助。朋友给予我们的关怀,我们也应该心怀感激。甚至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大自然赐于我们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我们也应反省自己,“今天,我给人家添麻烦了吗?谁帮了我?我最感激谁?我为谁做了什么事?我今天快乐吗?”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家里,面对母亲为我们准备的饭菜,说声“谢谢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在学校,对老师的辛勤劳动,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请歇一歇吧!”;对朋友的帮助,真诚地说声“谢谢”;对同学,则多一点尊重,多一些微笑-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多一份阳光,一份快乐! 孩子,让我们学会感激,学会真诚地对他人说:“谢谢”吧!如水的批评如水的批评我所欣赏的批评境界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 施惠贤施惠贤好话一句暖三春,的确,赞扬是抚慰人类灵魂的阳光,让人温暖给人力量。虽然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批评照亮他们的灵魂,从而让他们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可见,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记得自己以前遇到学生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漏做或者不做作业的现象时,经常用这样的批评方式:你为何不做作业?说不出理由对吧?那就是没有理由,那就是不想做,废话不 跟你多说,补起来再说!” “我知道,你不想做作业了是吗?你要懒是吗?你越是要懒,我越是让你懒不 成!补做不成还要多做!叫你偷懒!” “今天你没有完成作业,我在联系手册上会写上一句的,看你父母怎么收拾你!” 在接受了多轮的学生观的洗礼后,我对批评的认识有了蜕变。1、批评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成长,而非让自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他的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学起来),然后再帮助他学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魏书生的这段话让我牢记的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向上的美好一面,他们现在所犯的过错仅仅是一时的过错,那并不代表这个学生将永远变坏。回忆起以前用上面提及的批评方式时我们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样子:转过头眼睛盯地上看,不愿再看你;即使你叫他看你,他也不听;有时候还握紧着拳头,把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模样。在学生眼里,这时候的老师跟敌人差不多了。这样的批评,让我们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在对立的状态下,批评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二、批评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的生命体,而非接受批评的容器。教师批评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学生虽然仅仅是孩子,但却不能小看。记得叶教授曾经要求我们教师“把学生确实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把学校生活看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而不只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 “从教育对象观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 今天从批评的角度理解叶教授的学生观,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的确,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情感。我们的教育要追求的不只是从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认知能力的发展,转向还要高度重视人的“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的提升;也不只是扭转不关注学生在校的生存状态。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以主动、健康发展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假如老师给予他的是一种要成坏学生的断定,他当然不乐意接受,也许还会产生敌对的情绪:反正老师说我不好了,不好就不好,看你拿我怎么着?有时候,不恰当的批评带给他的是终身难以磨灭的负面作用,让他消极地对待学习中的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这样的批评扼杀的是学生追求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基于这样的观念蜕变,现在遇到上文提及的事情我会采用以下的批评方式:“怎么回事?瞧,多不该!自己说说,哪里不应该?”“前阵子你很努力,老师看到你经常所以你取得了一点进步,这样的进步容易吗?可是今天,你这样的行为,把你努力换来的进步白白扔掉了,老师真为你可惜!我知道,你也不喜欢这样的你,对吧?既然你不喜欢这样的你,你有什么方法避免犯同样的错呢?一个人摔进同一个陷阱两次,那叫愚蠢啊!”“今天老师提醒了你,目的是为了让你记住自己的目标,因为我喜欢进取的你!因为我不希望你往后退。不要忘记,最难的是坚持到底!”这样的批评,声不必高,只要点到要穴,虽仅只言片语,却如丽日和风,令人心悦,令人诚服,让学生感受的是教师对他真诚的希望和真诚的帮助。假如说我们的学生是器的话,那么教师心诚理直的批评应该如水,无坚不摧。水顺势而流,随器而变,虽无形而具百态。批评如水,那是我理想的批评境界。让如水的批评助学生成就大器!首先声明,惩罚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赏识教育” ,用鼓励的方式 培养孩子的自信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并不是只有赞赏才能给人以自尊与自信。当一个人知 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此时适当的惩 罚,可能会使他刻骨铭心,但是,惩罚的前提是了解和尊重。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 再指出他的错误,千万不能让孩子在大家面前难看。要考虑到他的承受能力,否则惩罚的 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所以在提倡表扬,鼓励,赏识的同时,也 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下课十分钟的思考 高 艳 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五分钟了,教室里依然没有安静下来。有的同学在擦汗,有的同学正在喝水,有的同学还在为游戏的输赢争论不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就知道他们课间做了什么。 活泼好动本是儿童的天性。然而,课间不是他们活动时间,他们到学校里来不只是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而是要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在这十分钟里,他们需要处理诸如收拾上课的学习用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等等琐事。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活动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脱离了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