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节第七节 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一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见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能量的转化。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C ,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UQ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二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电容的概念及电容的引入。 三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新课引入 打开调频收音机,调节调频旋钮调台。 设问:我们是通过调节的那些电学元器件来实现收不同的频道的呢? 引入:我们调节的是一个叫电容器的电学元器件,电容器的使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并了 解一下电容器。 新课讲解新课讲解 一、电容器的构造 实物展示:将一个纸制电容器轻轻展开,让学生观察元件结构,识别绝缘层和极板。电容器中将两片 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 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纸制电容器的结构。 学生讨论:两片锡纸是导体,但是是彼此绝缘的。 老师总结:两个彼此靠近又相互绝缘的导体便构成了电容器。 实物展示:平行板电容器 老师总结: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的电容器,我们今天就通过平行板电容器来了解电容器这样一种电 学元器件。 二、电容器的功能 电路图(如图 1) 提出问题: 如果将单刀双掷开关拨向 1,电流表会有示数么? 学生回答: 不会,两块金属板是绝缘的。 实验演示: 当我们单刀双掷开关拨向 1,我们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了,但是很快又恢复到 0。 老师分析: 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当中发生了电荷的定向移动,移动的电荷无法通过电容器,聚集在电容器的极板上,这样电容器 的两极板就带上了等量异种的电荷,我们把这一过程,叫电容器的充电。 提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电流很快就减小为零了呢? PPT 演示: 如图 2 提出问题: 如果两块极板上,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它们之间会形成什么呢? 学生回答: 两块极板之间形成了电场。 老师分析: 因为电场的存在,使得两块极板之间形成了电势差,当极板间的电势差和电源两端的相等 的时候,电路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便停止了,充电过程也相应停止。 提出问题:电容器充电结束,此时我们把开关拨向 2,电流表会观察的到示数么?图 1图 2 学生回答:会的,当开关拨向 2 后,电容器两极板的异种电荷相互中和,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 老师总结: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电容器的放电, 老师总结: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能的变化: 充电后,电源断开,两个极板上都保存有电荷,两板间有电场存在,电源的电能就储存在 电场当中,我们称之为电场能电场能 a充电过程,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 放电后,两极板不再有电荷,所以不存在电场,也就没有了电场能 b放电过程,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三、 电容器的电容 提出问题:如果在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增大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如果电容器两端所加的电压增加的话,电路中电荷将发生定向移动,使得电容器两块极板 上的电荷量增加。 提出问题:电压 U 增加,电荷量 Q 也增加,Q 和 U 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怎么证明?我们以前遇到过类 似的情况么? 学生讨论:Q 可能正比于 U,也可能正比于 U2可以利用图像来证明,在功和速度的关系里面,我 们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利用 Excel 分别划出 Q-U,Q-U2等图线,得出关系。 提出问题:要划出图像,必须先得到一组相应的数据,电压 U 比较容易测量,电荷量 Q 怎么办呢? 老师分析:我们现有的工具只能利用电流传感器,得出 I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怎么得出 Q?能不能再次 借鉴一下我们学过的方法。 学生讨论:因为 Q=I t ,而我们又可以得到 I-t 图线,我们可以借鉴以前利用 V-t 图线求位移的方法, 利用 I-t 图线来求得 Q。 实验探究:电路图如图 31、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 打开 DISLab 中的“电容器的电容”专用软件,开始采集数据,将开关拨向 1,当电流减小为零后, 再将开关拨向 2 ,完成数据采集。然后选定充电(或放电)部分的图像,积分求出面积,填入表格;3、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 2 过程; 4、 完成表格,利用 Excel 绘制图线,得出规律。U1V2V3V4V5VQ得出结论:Q U Q =C U 提出问题:不同的电容器,比例系数 C 一般不相同,能说明什么问题么? 学生讨论:说明比例系数 C 反映了电容器的某种能力,储存电荷的能力。图 3V老师总结: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 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用 C 表示 电容。单位:法拉(F) UQC pFFF12610101*类比理解电容:用不同的容器装水,要使容器中的水深为 1cm,需要的水多,容器的横截面积就大使不同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1V,需要的电荷量越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大。四、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提出问题:电容器的电容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可能和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面积等因素有关。提出问题:电容器电容的变化只能通过获得,我们希望其中一个量不变,通过另外一个量的变UQC 化,来反映 C 的变化,选择 Q 不变,还是 U 不变? 学生分析:如果选择 U 不变,Q 的测量相对比较麻烦 ,所以选择 Q 不变来测量 U。 老师分析:我们会选择 Q 不变来测量 U,我们将电容器从电路当中独立出来,这样电荷无法流走,Q 保持一定,但是在这里我们不用电压表或者电压传感器来测量,我们会用一种叫静电计的 机器来测量(如图 4) 。张角张大,说明 U 增大,张角减小,说明 U 减小实验验证: a.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S 现象:S 越大,偏角越小,说明静电计指出的电势差 U 越小,电容越大 b.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 d 现象:d 越小,偏角越小 说明静电计指出的电势差 U 越小,电容越大 c.保持 Q、S、d 都不变,插入电介质 现象:偏角越大,说明静电计指出的电势差 U 越小,电容越大 说明电介质的插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会增大UC结论d 变大 d 变小C 与距离成反比S 变大 S 变小C 与正对面积成正比 插入介质插入介质,C 增大得出结论: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因素:正对面积 S,板间距离 d,电介质公式 kdSC 4五、常见电容器的介绍 (1)介绍固定电容器:纸质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2)介绍可变电容器:图 4+-作业:学案1.8 电容器的电容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常用电容器。 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认识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运用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要点导学】 一、电容器的构成和功能 二、电容器的充放电 1、将开关拨向“1”电流表会有示数么?2、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很快就减小为零?三、电容器的电容 1、如果在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增大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Q 和 U 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呢?我们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3、Q 如何测量,如果我们能得到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既 I-t 图像,能否测得 Q?U(v)Q四、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2、实验验证 电容器电容的变化只能通过获得,我们希望其中一个量不变,通过另外一个量的变化,来反映UQC C 的变化,选择 Q 不变,还是 U 不变!如何使得 Q 不变?如何测量 U 的变化,能用普通的电压表进行测量?UC结论d 变大d 变小S 变大S 变小插入介质【典型例题】 例例 1 两平行金属板正对放置,充电后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2V,两极板带电量分别为+610-6C 和-610-6C,求()电容 C;()若电势差升高 1V,电容 C和电容器所带电量 Q分别为多少?拓展拓展 电容的大小等于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跟电容器两极间电势差的比值。可以证明:电容的大小也等于电容器带电量的改变量 Q 跟对应的两极间电势差的改变量 U 的比值。即。UQ C例例 2 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 A电容器的电容 C 变大 B电容器的带电量 Q 变大 C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 U 变大 D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E 变大 拓展拓展 求解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变化问题时,首先要分清什么量在变、什么量不在变。这里有两点必须注 意:()保持电容器和电源连接时,U 不变;()电容器充电后跟电源脱开时,Q 不变。请思考: 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跟电源脱开,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 C、电容 器的带电量 Q、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 U、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E 将怎样改变? 例例 3 (1996 年全国高考题)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A 与一灵敏静电计 相接,静电计指针如图。极板 B 和静电计外壳接地若极板 B 稍向上移 动一点,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作出平行极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 论的依据是(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极板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极板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拓展拓展 此实验要求电容器的电荷量远大于静电计所带的电荷量,所以 A、B 两板的正对面积应该较大,两 板间的距离应该小一些。 例例 4 相距为 d 的两块平行金属板 M、N,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 连电键闭合后 M、N 间产生匀强电场,一电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从 M 边的边缘射入电场,经电场偏转恰好打在 N 板的中央,如图所示。 设电子总是从 M 板的边缘射入电场,并且两板的正对面积不变,问: (1)为使电子能飞出电场,M 板在图示平面内应如何移动? (2)若先把电键断开,为使电子能飞出电场,M 板在图示平面内又应如何移动?拓展拓展 虽然两种情况下都是把 M 板向上移动,但是移动 M 板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只要求电子恰好离开 电场,后者移动 M 的距离应该是前者移动距离的两倍。【分层练习】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两个电容器的带电荷量相等时,两板间电势差较大的电容器的电容较大 D.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2.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3.对于一给定的电容器,在如图所示中,描述电容 C、带电荷量 Q、电压 U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线中正 确的是() 4.某电解电容器上标有“25v、470F”的字样,对此,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电容器只能在直流 25v 以下电压才能正常工作 B.此电容器必须在直流 25v 的电压时才能正常工作 C.当工作电压是直流 25v 时,电容才是 470F D.这种电容器使用时,必须考虑电容器的两根引线的极性 5.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充电平衡后,两极板间的电压是 U,充电荷量为 Q,两极板 间场强为 E,电容为 C,现将两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引起变化的情况是( )A.Q 变大B.C 变大C.E 不变D.U 变小 6.上题中,如果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将两板间距离减小,引起变化情况是( ) A.Q 变大B.C 变大C.E 不变D.U 变小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的两极板始终和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