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工4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量工作,开发出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三大系列三十多个新产品。如肝血宝,生血宁。舒乐康胶囊,复方营养要素,天龙宝口服液,生宝养生液等产品。投放市场后,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了利废为宝的作用。蚕副产品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利用已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先后申报科研立项2 2 项,如国家级科研项目4 项:蚕蛹提取复合氨基酸研制大输液,蚕砂提取物研制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生血宁,蚕砂提取物研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新药血障平,蚕蛹提取物研制复合氨基酸胶囊。省部级科研项目1 4 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 项。发表有关学术论文6 0 余篇。先后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3 0 余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浅谈中医诊治与顺势疗法结合使用的可行性徐崇权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 广州5 1 0 4 0 5 )顺势疗法是目前流行于西方国家颇具影响力的自然医学方法,又称同类疗法( h o m e o p a t h y ) 即“与疾病相同”之义,与传统医学的对抗疗法( 又称异类疗法) 是相对的,其治疗的基本原理是“相同者能治愈”,治疗的根本原则是“相似定律“,特点为找寻种自然界的物质,该药物所产生的病理性症状与药物所治疗的病症存在相似性,透过降低毒性的过程使用小剂量或极微小剂量的药物来治疗该疾病,使机体不会造成严重损害,具有疗程短,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点。“同病同治”是其用药指导原则,在诊断上不同病症用药不尽相同,医者必须小心校对患者各种病理表现对症下药。顺势疗法是以“整体”诊断或称“宏观”诊断和“动态”诊断为主,辅以“微观诊断”以及现代科学仪器诊断,将发病的内在及外在所有诱发因素综合分析比较,依实际产生的病症加以辨证分析。也是首先提出对心理健康障碍的患者旌行人道治疗,对于现代一些精神方面的病症处理,己取得极好的示范效果。砖方顺势疗法并不单纯只是“以毒攻毒”的狭窄范围,其与中医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因势导之的哲学思维方式十分契合,其预防作用又和今日的预防注射与免疫接种相同,都是相似定律的实践,借由少量毒素激起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进而达到抗病的作用。是一个根据临床现象总结出来的假设建立的系统医疗科学,具有具体理论、完善的科学实验与临床试验三个阶段,已被科学界所承认。已出版了四部正式的顺势疗法药典作为顾势疗法药品的检验和生产依据,并在6 6 个国家使用。中国古代医学卷帙中不乏“顺势治疗”的例子,中医“顺势”的“势”包含了顺应正邪相抗之势、顺应人体气机升降之势、顺应脏腑苦欲喜恶之势、顺应脏腑经络气血时间变化之势、顺应体质差异之势、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之势。顺势治疗就是根据病邪所在具体部位,正邪对抗之势、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及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之规律把握最佳时机与途径,以最小代价达到最佳疗效。顺势疗法与中医治疗都是自然医学的范畴,是根据临床经验积累总结而成,能促进人类的免疫系统、全面提高人的艇康水平、激发患者自身医治疾病的能力,对来来多变的病种与瘸种变型,如流感、论文摘要- 会议交流非典型肺炎等,提高自生免疫力是最优的途径。我国传统医学对自然界药物的认识与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医学理论博大精深,药物品种繁多,临床经验丰富,在辨证论治的架构下宏观整体地将人、病、理、法、方药融为体、配台现代化医学检验仪器、从多方面周全考量、治防兼顾,相信这个思路将带领我们走向一条中西互参另类治疗的大道上。肝郁证蛋白质组学研究思路探讨吕志平张绪富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广州5 10 5 1 5 j肝郁证本质研究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已初步证实其具有现代病理生理学基础,并部分地阐释了其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单指标研究方法使中医肝郁证本质研究长期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借鉴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破译证本质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医证本质是指引起证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决定着证候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最终体现者,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理应成为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我们拟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循证医学方法与蛋白质组学方法相结合。从动物模型和单一病证入手。研究和求证肝郁证的相关和特定蛋白。通过对正常及肝郁证病人血清蛋白质组成分差异的比较,从整体上探讨不同疾病肝郁证特有蛋白质的表达,并结合束缚应激肝郁证动物模型,可望在复杂的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归纳总结出肝郁证侯的共同本质。通过对样本血清蛋白质组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可望为最终揭示肝郁证候的重要相关蛋白质特性:证候的基本病理学本质:以及证候相关蛋白质的相应基因进行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将对肝郁证乃至中医肝病的防治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开创中医药研究的新领域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从食物对人体生理影响机转探讨中医饮食禁忌之适当性粱美玲1钟蕙如2杜素珍3杨贤鸿1 台北医学大学护理研究所,2 台湾长庚纪惫医院中医医院院长室,3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护理部,4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中医内科,5 台湾长庚大学中医学系目的饮食文化数千年来,直与中医有密切的关系,即令是当今以西方医学为主流的时代,与饮食密切相关的药膳仍然广为民众所接受。中医诊治疾病中,对病患饮食之建议,常配合中医体质辩证而给予建议然而,食材种类繁复,而个人体质也有差异性,因此不同的食物对不同人的影响及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仍有许多未知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重要性,作为日后医师诊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